沒有李成通等軍方高級將領的認可,王永興是絕對不可能直接帶一個步兵營的,大概率會被安排到某支新部隊裡擔任副團長,慢慢學習,然後接觸帶兵,積累經驗後再讓他正式帶兵。
王永興不想搞砸,所以他來之前就已經下定了決心,這一次任職絕對不能出任何的差錯,自己沒有經驗那就學。
高正這個名為副團長,實際上是個團長的人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
哪怕高正以前都沒正式上過學,隻是從軍後讀了個掃盲班認字,又上速成班以及進修班,說話連個成語都不會用。
但是這並不翻蓋高正是一個經驗非常豐富的一線軍官。
高正可是一路從最基層裡爬上來的的軍官,指揮經驗豐富,而且也絕對不缺乏能力。
高正投軍之時,保鄉軍都已經有上千號人裡,那個時候的普通士兵,已經不可能依靠所謂的資曆就穩步爬到主力團長這種級彆的位置了。
所以,王永興很重視高正的經驗,對高正主動教導他的行為也是讓他大大鬆了口氣。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趁著大批新兵還沒有抵達,高正對王永興以及其他軍官乃是士官們進行培訓,相互學習討論,並進一步完善第二十四步兵團的組織構架。
就當高正他們為了第二十四步兵團的編練而努力,也是為了個人前途而努力的時候,武昌城裡也是逐漸大變樣。
城內原本以為戰爭而遭到破壞的一些建築被迅速修繕,一些砂石碎木等建築廢物被二次利用或者直接運走。
城內臟亂差的街道開始被整頓清理。
對城內的各下水道進行了規模大,而密集的集中清理。
還對城內乞丐、流民等無家可歸者進行了收容,後續根據以工代賑原則,安排進入各勞動營、建築營或屯墾營,。
這個過程裡也會有少數職業乞丐,驕橫流民之類的不願意去勞動營,叫嚷著我就樂意討飯你咬我……對於這種人,保鄉軍士兵基本上會直接端著上了刺刀的火槍過去再說一遍以工代賑政策。
如果此人還不樂意,非要頑抗的話就直接一刺刀下去了。
亂世當用重典!
為了快速整頓新占領城池的治安情況,大楚帝國一向來都是重拳出擊,通過前期的肅清作戰,再到後來的治安清理等一係列手段,基本上會把所有潛在的不安定因素通通都控製起來或者直接肉體消滅。
這個過程裡殺傷的頑抗分子,往往會比攻城階段還要更多一些!
大楚帝國非常重視武昌城內的治安、環境衛生問題,或者說是羅誌學個人重視。
不出意外,他將會在武昌城裡待上好長一段時間,至少在拿下江南,遷都金陵城之前,他大部分時間都會待在這裡了。
\b而他可不想自己常住的城市臟亂無比,疫病到處飛!
這年頭一旦感染什麼疾病可是非常危險的,絕大部分疾病都隻能靠著人體自身的免疫力硬抗,一旦抗不下去就得宣告人生遊戲結束。
尤其是現在天花,鼠疫等各種傳染病多著呢。
羅誌學也不想自己突然就染上什麼疾病了,因此平日裡他就非常重視周邊的衛生問題,也比較注重自己的飲食健康和鍛煉身體。
總之就是避免生病,甭管是感冒還是天花,鼠疫等等,他都不想染上。
否則的話,他也無法保證直接就能夠扛過去。
正所謂是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羅誌學因為怕死,一直都是非常重視衛生問題,這上有所好,下有所投,所以大楚帝國的官員們不可避免的也會非常重視這些問題。
尤其是羅誌學所經過或者駐紮的城市裡,大楚帝國官方更加重視這種衛生問題,經常搞衛生清理整頓行動。
而他們到了武昌城後,更是把這一問題重視到了極端的程度。
除了大楚帝國保鄉軍,你可見不到還有第二支軍隊會在攻克某個城池,結束了城內戰事後,其他什麼事都不乾,第一時間清理下水道的……
而經過短短數天的集中整頓,武昌城內的市容市貌煥然一新!
城內的乞丐流民不見了蹤影,下水道也是被清理不再淤塞,街道兩側的商鋪也是沒有任何一家再敢占用街道路麵,更不敢把垃圾隨便扔到大街上。
武昌還是那個武昌,連建築都沒什麼變化。
但是在很多人看來,武昌卻是和原來的武昌不一樣了。
這種變化,在從襄陽趕來武昌參加大婚的王家父子看來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