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可以生產十八門左右。
\b而這個產量隻是五斤野戰炮的產量,襄陽兵工廠那邊同時還保留著生產兩斤半野戰炮的生產線,產量有所降低,但是每個月也能夠生產十二門左右。
\b這些批量生產的火炮,雖然還無法做到一個月就裝備一師,但是也能極大的緩解目前保鄉軍的野戰火炮嚴重缺乏的情況。
此外隨同這一批五斤野戰炮抵達的還有四門比較特殊的大口徑火炮,也就是九斤野戰炮。
保鄉軍的九斤野戰炮,出於控製重量,保持機動性的考慮,其身管倍徑是不如明軍那邊的同級彆紅夷大炮的。
明軍的紅夷火炮的身管倍徑普遍在二十倍以上,甚至二十二倍,二十三倍左右,這種倍徑在這年頭,屬於非常典型的艦載加農炮。
但是保鄉軍的野戰炮的倍徑一向來都比較小,兩斤半野戰炮隻有區區十六倍,五斤野戰炮是十八倍,九斤野戰炮也隻有十八倍。
炮管減短了,同時保鄉軍的這些九斤野戰炮還是用青銅鑄造的。
用青銅火炮鑄造炮管,可以做的更薄一些,這重量自然也就更輕一些。
因此最終保鄉軍搞出來的九斤野戰炮,對比明軍同口徑的紅夷大炮是要輕了一大截的。
不過即便如此,這種九斤野戰炮也是屬於全炮重兩千多斤的大家夥。
在機動性上肯定是要不如五斤野戰炮的,更彆說和兩斤半野戰炮相提並論的。
但是這點缺陷也無所謂,反正現在保鄉軍也沒指望把九斤野戰炮進行快速機動,隻要能在行軍的時候跟上步兵的行軍速度就可以了,戰場機動嘛,這種級彆的火炮一旦在戰場上部署,那麼就不會輕易移動了。
這四門九斤野戰炮抵達,並加入了第一師所屬第一炮兵團的作戰序列後,足以讓第一師再一步加強野戰遠程炮擊能力。
哪怕是打擊上千米外的敵人都是可以的。
更重要的是,這四門九斤野戰炮的抵達,同樣意味著九斤野戰炮已經開始進入量產階段,哪怕暫時產量也不會太高,但是後續幾個月裡,也就是寒冬過去,春夏時期再怎麼也能夠再弄出個幾十門出來。
到時候,保鄉軍的野戰炮火力將會進一步的得到加強、完善。
從而形成兩斤半野戰炮直接支援步兵營團作戰,五斤野戰炮最為主力師旅級炮擊力量,九斤野戰炮作為軍、師級戰略支援力量的多層炮火結構。
至於兩百斤短袍,這玩意在保鄉軍主力部隊裡,已經是被直接列入了步兵武器,直接配屬各各營……
統計火炮的時候甚至都不把這些小型短管炮納入統計之中了。
十二月初六,羅誌學在武昌南郊第一師軍營裡,觀看了第一師和第六守備師之間的對抗演習。
對抗演習中,第一師派遣了一個步兵旅,一個加強了的野戰炮兵營和第一騎兵團。
第六守備師則是全師出動。
雙方模擬了一場丘陵地區的遭遇戰。
但是對抗演習中,第六守備師卻是遭到了完敗!
並且是徹頭徹尾,毫無反抗之力的完敗。
而這種慘敗並不是因為第一師的步兵們有多強悍,披甲率有多高,因為雙方步兵在演習中並沒有爆發大規模戰鬥,甚至一度還落入了下風。
因為第六守備師的步兵也是得到了‘加強’,羅誌學直接把第六守備師的步兵兵力翻了個倍……擁有足足四個守備旅。
更不是因為第一騎兵團的騎兵們有多強,嗯,實際上第一騎兵團的騎兵們都是半吊子的騎兵步兵,大楚帝國陸軍的騎兵精銳,基本都集中在第一騎兵旅,各師屬騎兵團裡的騎兵們,都是清一色的半吊子騎馬步兵。
玩個偵查,送個命令,掩護步兵作戰還湊合,至於其他的就彆指望了。
真正能玩策馬衝鋒玩騎射,單獨控製一條戰線的騎兵部隊,乃是第一騎兵旅的一千多名精銳騎兵。
對抗演習裡,羅誌學大手一揮,就給第六守備師加強了一個兩千騎的騎兵旅’……因此對抗演習裡,第一師的騎兵團都是被第六守備師的虛擬‘騎兵旅’壓著打。
第六守備師那邊唯一沒有得到加強的就是火炮!
還是按照了明軍那邊的火炮配置情況來進行配置,給第六守備師安排了三十門的兩百斤以上的將軍炮,佛郎機炮等,還安排了大約三百門兩百斤以下,主要是百斤以下的攻戎炮、虎蹲炮等小型火炮。
這是為了儘可能的模擬大規模明軍的真正實力。
\b畢竟明軍裡步兵多是有可能的,騎兵多也是正常的,但是野戰火炮是真沒多少。
這一場對抗演習裡,第一師的演習部隊按部就班的開始列陣,然後進行炮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任憑第六守備師的幾個主官們怎麼掙紮,最終都沒辦法逃過大敗特敗的命運。
而且是敗的毫無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