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翰林院裡也沒有正六品、從六品這兩個級彆,這意味著,科員到副科長這一內部晉升渠道,實際上是斷層的。
所以,一個普通的科員翰林,是不可能直接在翰林院裡直接熬出頭的,因為副科長那一關就卡死了。
此外各科科長隻是正五品,而往上的講讀乃是正四品,這裡頭又差了個從四品,又出現了一個斷層,因此科長們也無法直接晉升為講讀。
之所以出現斷層,那是羅誌學為了保持翰林院的官員流通,免的搞成熬資曆升遷,翰林院變成一潭死水。
不僅僅翰林院如此,實際上大楚帝國裡的京畿其他機構,乃至省屬各機構大多都一樣,在職務品級設置上,都會出現斷層,導致官員不可能在同一個機構裡一直往上爬的。
羅誌學希望官員在任職的時候,在地方上和省屬或京畿機構之間進行流轉,以積累更多的施政經驗,並且也可以在這種流傳中選拔人才。
而王麒,作為翰林院秘書處侍讀之一,乃是天子近臣,隔一段時間就會值班跟隨在羅誌學身後。
按照常理來說,王麒這種經常跟在羅誌學身邊的侍讀,是不可能出現在金陵城這種敵占區的。
但是這又和羅誌學一個辦事風格有關係,羅誌學經常直接下令讓講讀們攜帶聖旨去處理某一特定事務。
之前羅誌學冊立王氏為後之前,就派遣了一個侍讀攜帶密旨前往襄陽敲打王家,讓他們老老實實爬著,彆惹事。
這一次,王麒冒險進入金陵城,同樣也是奉了羅誌學的旨意。
他入城,是要去見李元魁!
不僅僅是去見李元魁,還要去密會城內其他願意投誠大楚帝國的明廷高級文武官員們,一方麵是敲定城內明軍反正舉事的詳細計劃,另外一方麵也是代表羅誌學,給他們吃下一個定心丸,比如說許下承諾官位品級之類的。
而羅誌學之所以搞的這麼麻煩,一方麵是不想讓金陵城遭到太大的戰爭破壞。
羅誌學還指望著攻占了金陵城,把這座城池作為大楚帝國的正式首都呢,他也指望著遷都後,能夠直接入住城內的那幾家國公府的宅院,同時京畿各部也能夠有適合的辦公地點。
這要是打的太猛烈了,直接把城區大規模破壞,甚至萬一有人放把火的話,那麼到時候羅誌學所接受的就是一片廢墟了。
而羅誌學可不打算,也沒錢修築一個新的首都,甚至他連皇宮都不打算修,要不然也不會把注意打到城內的那些國公府的宅院去了。
至於明南京皇宮……雖然現在還在,但是早就不能住人了。
但是,為了避免城內的建築損壞,那其實都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眼瞅著都快要下雪了,羅誌學可不願意己方大軍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裡強攻金陵城,那必然會造成進攻不通常,己方傷亡加大,而這是羅誌學無法接受的。
同時他也不願意等一段時間,等天氣好轉後再打,一旦久拖不下,因為這樣的話,城內的那些士紳權貴們,就會源源不斷的通過長江北逃,把即將屬於大楚帝國的大批錢糧都帶走。
那更是無法接受的。
那都是他的錢!
如何在控製傷亡的情況下快速拿下金陵城,這就成為了羅誌學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就不能從純軍事上去考慮了。
而是需要把其他方麵也考慮進去,比如說金陵城內的明廷文武高官們。
這個時候,剛好羅誌學聽聞李元魁正在和軍情司那邊準備搞事的時候,一下子就來了興趣,詳細問過之後,他對這事很重視。
在他看來,這事如果搞得好了,那麼就能夠重演南昌戰役。
之前的南昌戰役,就是軍情司拉攏勾結了城內駐軍,叛變的部分城內明軍直接打開了城門,迎接楚軍主力入城,瞬間就讓南昌城防化為虛無。
\b這一次攻打金陵城,如果有李元魁等人為內應,繼而打開城門乃至帶路的話,那麼對後續的攻城作戰就簡單的多了。
\b所以,他這才派遣自己的私人秘書,侍讀王麒進入金陵城負責聯絡並統籌城內力量,以配合大軍攻城。
對此,王麒自己也是非常的重視。
這一次要是乾得好了,在金陵城戰役裡他就能夠以文官之身,立下尋常將領都難以企及的戰功,這對他未來的仕途將會有著極大的好處。
\b正四品的侍讀,絕對不是他的仕途終點!
王麒還指望著更進一步,乃至成為尚書甚至入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