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為核心的乃是步兵操典,涵蓋了新式遂發步槍手的訓練以及作戰,包括基本的一些戰術應用等等。
\b通過暫編第五混成營的努力,如今大楚帝國這邊也算是初步摸索出來了一整套全新的戰術體係。
\b而這一套東西,最先應用的就是在第二近衛師。
第二近衛師,乃是完全按照新式部隊的需求建立起來的,連編製都和原來的主力師不一樣,至於那些守備師就更不用說了。
第二近衛師,主要設下部隊為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騎兵團,一個輜重團,一工兵營以及其他憲兵,軍樂,軍醫等各類輔助部隊。
相對比以往的主力部隊,取消了旅級編製,這主要是因為如果再加個旅級編製,那麼就會變成四團編製,這樣一個采取新式編製的步兵師的兵力就太多了,將會達到兩萬人以上。
取消步兵旅編製後,步兵團將會取代以往的旅,成為基本戰役單位,戰時搭配火炮,騎兵,輜重,組成混成團模式單獨作戰。
因此一個步兵團,將會轄三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四門製兩斤半野戰炮、一個四門製十八斤臼炮。)
每個步兵營裡,編有六個哨,其中五個線列步兵哨,轄一百二十個線列步兵,還有一個則是擲彈兵哨,兵力也是一百二十人。
這也是擲彈兵作為一個新兵種,第一次正式的出現在楚軍編製當中,以前楚軍的擲彈兵,都是平日編入各營裡的刀盾隊,戰時編入突擊隊的。
再加上營部裡的其他人,那麼整個步兵營的兵力將會達到九百人左右。
營級兵力的大幅度增加,也是導致新式部隊的步兵團人數大幅度增加,又導致旅級編製被取消的緣故。
因為這樣的一個新式步兵團,將會擁有三千多人的兵力,如果師部再支援一部分五斤野戰炮,騎兵的話,那麼分分鐘就能變成一個規模四千多人的混成團。
光看人數,其實也不比以往的混成旅少太多人了。
如果這樣的兩個步兵團編為一個旅,那麼一個旅就會達到七千多人,再搭配相應的炮兵和騎兵,組成混成旅模式,那麼就會達到龐大的八九千人。
如此情況下,自然是不太適合的,所以楚軍製定新編製的時候,乾脆撤銷了旅級編製,采用師直轄三個大編製步兵團的編製。
三個大編製的步兵團,再加上一個六百騎規模的師屬騎兵團;滿員人數兩千人規模的輜重團;轄十二門九斤野戰炮,二十四門五斤野戰炮的,十二門四十八斤臼炮,總人數達到將近兩千人的師屬炮兵團。
然後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師部直屬兵力,那麼整個第二近衛師的兵力,在滿員戰備狀態下,將會達到一萬五千人左右。
對比以往的主力師一萬四千多人,雖然依舊有所增加,但是也能接受。
其實羅誌學之前也多次琢磨著縮減新編製的步兵團兵力,想要繼續搞師旅團編製。
但是和陸軍方麵負責新部隊組建的部分將領們商討過後也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因為新式編製的核心,其實不是團,也不是旅,更不是師。
而是步兵營。
新式戰術的核心,就以打造一個能完美發揮燧發槍性能的步兵營,多個步兵哨相互配合組建線列,彙集密集火力打擊敵軍。
至於你把這樣一個九百人規模的部隊,稱之為步兵營還是步兵團,那其實都不重要,無非就是一個稱呼和軍銜搭配的問題而已。
\b同樣的,一個步兵團轄三個還是兩個營,其實也沒太大區彆,你轄兩個營,那戰鬥力就差一點,三個營,那麼戰鬥力就強一些,本質影響不會太大。
因為新式部隊的基本戰術單位,是營。
隻要有一個營,有著相應的炮兵和騎兵進行配合,那麼就能單獨作戰。
\b最終,就搞出來了這種一萬六千人規模的新編製師。
不過新編製裡,旅級編製卻是沒有消失,因為新戰術體係下,不僅僅有步兵師呢,還有獨立騎兵和炮兵部隊,獨立炮兵部隊裡,直接就有了炮兵旅、騎兵旅這種編製,同樣也保留了混成旅這種編製。
在東進戰役之前,羅誌學就已經敲定了第二近衛師的編練,最近半年來第二近衛師陸續編入了將近萬人的新兵進行訓練。
當然了,他們的訓練自然不可能有什麼遂發步槍,而是拿著模型槍進行模擬訓練。
畢竟遂發步槍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投入量產呢,哪怕小規模嘗試生產都沒有,人家暫編第五混成營使用的遂發步槍,可是軍方花費了昂貴的代價,讓工業部那邊調集大量資深工匠們,純手工打造的。
昂貴不說,而且因為隻是早期的試驗型號,所以很多都不完善……
不過好說好歹,第二近衛師也算是開始編練了。
同時根據工業部報告,遂發步槍的生產線已經初步建設完畢,預計下個月就能夠開始試生產,十二月份左右就能正式量產後。
按照漢天兵工廠遂發步槍的生產線的預計產能,年產量在五萬支左右,月產量大概也就是四千支左右。
按照這個產能,首批裝備量產遂發步槍的部隊,也就是第二近衛師將會在下個月陸續獲得遂發火槍,預計到明年三月份前就能獲得全部遂發步槍的配額,再經過一個月的最後適應性訓練後,也就是明年三月末,四月初這個時間段初步成軍。
第二近衛師的籌備工作差不多了,羅誌學自然也就把目光放在了新一批的部隊編練上。
畢竟不可能當第二近衛師編練完了,然後再匆匆忙忙編練新部隊的,需要提前準備好人員,並進行訓練,等裝備一到,經過適應性訓練後就形成初步戰鬥力。
所以,羅誌學下令直接把試驗部隊暫編第五混成營,直接擴充為第十師,並嚴格按照新式戰術進行編練,也就是和第二近衛師一樣。
因為第十師的前身就是暫編第五混成營,各種框架都有了,所以準備起來也方便,擴充編製後就能在明年陸續獲得燧發槍,預計七月份前能夠初步成軍。
所以,羅誌學也打算提前一步準備第三支主力部隊的編練工作,也就是第十一師。
該師暫時不大規模編入新兵,而是會先搭起框架,培養一批骨乾出來,等明年上半年再大規模補充新兵並訓練,如此下半年就能順利成軍。
羅誌學為了明年的主力部隊擴編,而設立了第十師以及第十一師後,也就引起了軍中一批中高級將領們的重視。
楚軍的主力師的高級將領位置,本來就非常重要,遠非守備軍裡的的職務所能相提並論的。
而第十師和第十一師,這兩個師又會是采取燧發槍的新式部隊。
如今不少高級將領們或多或少都知道,甚至親眼看過使用燧發槍的新式部隊,采用新書戰術後的龐大的威力。
采用燧發槍的新式部隊,就是陸軍的未來。
誰都想在這個戰術變革的時代裡提前一步上車,免的落後於時代,繼而被擠出未來陸軍的權力核心。
不過他們的競爭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羅誌學為了避免新部隊的職務空缺,引來的爭奪而導致陸軍內部動蕩,直接快刀斬亂麻。
直接調在東征戰役裡表現相當突出的第六師師長張馬林擔任新的第十師師長。
這看似是平調,但是被調取掌控第十師這種新部隊,足以證明羅誌學對他的信任。
原暫編第五混成營營長季寶林中校,則是連升兩級,被授予準將軍銜,擔任新組建的第十師副師長。
實際上,這個人才是第十師後續編練成軍過程裡的核心骨乾人物。
張馬林,那隻是過來坐鎮的。
第十一師那邊,雖然短時間內隻有一個新框架,不過也是早早就敲定了主要負責人。
第十一師師長,由第一近衛師第二近衛旅旅長蔡思源準將調任,並晉升為少將,副師長由編製司副司長林飛白準將擔任。
一番調動下來,很快就打消了不少人的念頭,而是把重心繼續放在東進戰役上。
楚軍如今雖然已經拿下了金陵城,但是卻不意味著拿下了整個江南。
江南這麼大,其他地方大多可還在明軍控製下呢,楚軍如今要做的就是,在大雪紛飛之前儘可能的攻城略地。
隻是就當羅誌學想要讓麾下大軍趕在下雪之前,繼續發動攻勢攻城略地的時候,十月二十三日,金陵城雨花台就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而且一來就是暴雪!
看著天空中還在飄落的鵝毛雪花,羅誌學歎了口氣:
得,這下想要迅速拿下江南其他各地是不太可能了。
這種天氣彆說繼續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了,恐怕對民間生產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