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橫掃江南(1 / 2)

漕運,對於定都在北方的封建王朝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

往上的幾個朝代,比如唐、宋、元都非常重視漕運。

而到了現在的明王朝時期,就更是如此了。

自從朱棣定都幽州城後,明廷曆代都極端重視漕運工作,因為他們需要依托漕運來解決多大數百萬石的的糧食,以供京畿以及邊軍使用。

而漕運裡,又以南直隸以及浙江的漕運最為重要,因為來自南直隸和浙江的漕糧,占據了所有漕糧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南直隸以及浙江地區,細算下來,又以江南和浙北為主。

畢竟南直隸的轄區看似很多,但是南直隸的江北地區,也就是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都不是什麼產糧區。

鳳陽府、徐州因為淮水、黃河洪災泛濫,當地民眾其實過的很苦逼。

畢竟農業一向來都是看天吃飯,稍有不慎就是洪澇繼而減產,而鳳陽府以及徐州府這些地方,老天爺一般不給什麼麵子,年年小澇,三年大澇那是常態。

當地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有多餘的糧食向外供應啊。

揚州府和淮安府,一樣受到洪澇的困擾外。

這地方之所以表麵上還算比較富裕,純粹是因為這地方產鹽,並彙集了大量的鹽商,搞出來了畸形的純消費城市揚州、淮安兩城。

當時當地普通民眾們,其實日子也非常的苦逼。

揚州府和淮安府,這是一片很畸形,大量窮苦鹽丁和極少數富豪鹽商同處一地的地方。

要不然,也不會搞出來大量奢華的園林,還有大名鼎鼎的揚州瘦馬了。

瘦馬怎麼來?當地的窮苦民眾,比如說鹽丁!

瘦馬賣給誰?當地的鹽商們。

這年頭的江北,其實不是什麼好地方,相反大片地方還是窮鄉僻壤,這也是王家禎之前為什麼不在江南募兵,而是選擇在徐淮一帶招募兵員組建新標軍的緣故。

窮鄉僻壤出刁民,但是窮山惡水也出精兵!

基於同樣的理由,後世李鴻章也是選擇了在這一片地方募兵組建淮軍。

要知道,人家李鴻章可是合肥人,他不跑自己老家裡募兵,而是跑到徐淮一帶募兵,就是看中了這窮地方裡的青壯更加容易招募們,也更加原因為了一口吃的拚命。

說這些,隻是想說,南直隸看似很大,但是占據大片地方的江北其實不是啥魚米之鄉,難以貢獻出大量漕糧來。

如果不是大運河從這片地方過,那麼漕運這事,都和他們沒啥事了。

真正大量供應漕糧的是,是江南和浙北地區。

每年從這些地方供應的漕糧,往往占據全國漕糧的半數以上。

而這些漕糧通過江南水網彙集京杭大運河裡的江南段,再通過運河運輸到鎮江,再從鎮江過長江抵達揚州府,再沿著揚州段運河繼續北上。

如今,鎮江卻是被楚軍占領了,也就意味著大量江南以及浙北地區的漕糧,就無法通過鎮江過長江北上了。

半數漕糧,直接被楚軍給截斷了!

此外楚軍之前控製的湖廣、江西地區,也是供應了份額不少的漕糧。

再加上這一部分的話,楚軍實際上已經切斷了明廷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漕糧份額。

過上幾個月,京師等部分依賴漕糧的北方的大城池,恐怕都要開始缺糧了,而且是大麵積缺糧。

這對於本來就已經風雨交加的明廷來說,將會寒上加霜。

第七師彙同第十五守備師拿下鎮江後,並沒有停下步伐而是繼續行動。

他們繼續東進,繼而兵不血刃直接拿下了丹陽。

說拿下也不對,因為丹陽縣是主動投誠的。

丹陽城本身就沒什麼明軍駐防,不過隻有數百衛所兵而已加上一群臨時征召的縣勇青壯罷了,丹陽縣令麵對金陵城陷落,鎮江完蛋,江南局勢徹底敗壞的情況下,丹陽縣令很果斷的選擇了獻城投誠

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大楚帝國鎮江府丹陽縣縣令,嗯,品級還往上升了兩級,變成了正六品。

畢竟李元魁這種工部右侍郎的大佬都主動投誠了,前些時候還有安廬巡撫史可法,江西巡撫解學龍都投誠大楚帝國了。

他一個丹陽縣令投誠大楚王師,也是很正常的吧!

而丹陽縣的主動投誠,在江南並不是例外。

楚軍第六師殺到溧陽的時候,當地的文武官員們也是很乾脆的投誠了,甚至當地的士紳大戶們也都學聰明了,直接來了個全麵投誠,楚軍士兵還沒過來呢,就已經提前備好了大批錢糧準備犒軍。

如此的江南局勢,實際上楚軍在江南地區的持續行動,並沒有因為寒冬受到太多的阻礙。

因為當地明軍根本就沒有組織起來有效的抵抗,要麼是望風而逃,要麼是就地投降,要麼乾脆是提前反正投誠,轉身當大楚的官,大楚的兵去了。

這一場楚軍高層預估行動會比較遲緩的冬季江南攻勢,就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江南冬季行軍

楚軍所到之處,根本就沒有遭到什麼實際上的抵抗。

哪怕是在常州城、蘇州城、鬆江城這幾個大府城,都沒有遭到什麼太大的抵抗。

第一師殺到常州府城,也就是武進的時候,當地三千多守軍隻是進行了象征性的抵抗,然後就迅速投降了。

在蘇州城,楚軍還沒殺過去呢,他們自己內部矛盾重重,一邊要投誠,一邊要頑抗,結果他們自己就打起來了,最終楚軍殺到的時候,城內也沒剩下多少頑抗兵力了。

等到十二月份打鬆江府城華亭縣的時候,同樣也是乾淨利落。

這個時候,第一師的東進戰略任務已經是完成的七七八八了,他們成功的殺到了大海邊。

至於剩下的一些還沒拿下來的縣城,集鎮之類的再慢慢收拾掌控,但是基本上不用擔心再遭到什麼實際性的反抗了。

而且這些收尾的事情,自然有第十五守備師以及新編成的第十六守備師去做。

第十六守備師,就是東進過程裡,以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鬆江府四府之地的降兵為基礎整編起來的新守備師,兵力暫時不足,隻有七千多人,但是和第十五守備師配合起來也足夠初步掌控這四府之地了。

至於第一師,他們作為大楚帝國的核心主力部隊,自然是任務繁忙的,拿下鬆江府後,第一師就馬不停蹄繼續南下直奔浙江嘉興府去了。

第一師為首的東進戰事打的很順利,而以第六師為首的南下戰事也算比較順利。

順風順水拿下溧水、溧陽後,又拿下了宜興,最後兵臨廣德州。

攻打上述地方,其實都沒和明軍發生大規模戰鬥,當地明軍或逃或降,基本沒怎麼進行抵抗。

隻是繼續南下,殺到了浙北湖州府後,卻是遭到了浙軍的頑抗。

浙江早早就在湖州城一帶構築了防線,防禦工事厚實,而且駐軍裡還有新標軍,擁有不少的槍炮。

因為天寒地凍,當地又下了雪,加上第六師南下陸地補給比較麻煩,所以第六師稍微進攻失利後,也就暫緩了攻勢,準備讓連續行軍趕路多日的將士們以及騾馬好好休息休息,最重要的是等待後續的補給,尤其是彈藥補給抵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