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夕陽下的熊文燦(2 / 2)

隨著軍事控製的大體完成,行政機構也是迅速跟,大批之前吏務部就已經組織派遣過來的官員,再加一批接受的當地投誠官員,一共構成了廣東巡撫衙門以及治下各州府縣衙門,儘可能的維持著當地的基本行政管理,而不至於出現戰亂過後地方無人管理,陷入混亂的情況。

而這一點,也是大楚帝國一定程度招撫並使用明廷降官的緣故。

很多主動投誠過來的明廷降官,大楚帝國基本都會授予官職,中低級官員往往都能保留其原來的品級並任職,而高級官員的話,也會保留品級,並看情況任用。

此外,沒到一個地方,大楚帝國都會在當地組織考試用以招募中低層官員,以充實當地的行政機構。

此舉就是為了維持戰爭過後當地最基本的統治。

畢竟大楚帝國自身培養的官員數量其實極其有限的,而隨著地盤的逐步擴大,所需要的官員數量也是越來越多,並且這個數量龐大到一定規模後,吏務部其實已經很難通過以往培養的官員,再加通過科舉選拔的官員來維持如此龐大的行政機構了。

因此短期內接納明廷降官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這也隻是短期行為,這些降官後續也需要接受各種審查,如果是真心歸順,並乾的還不錯那麼該升官就升官,如果還玩前明的那一套,那麼該抄家滅族就抄家滅族。

反正隻要度過前期的混亂時期後,哪怕是依靠就地招募的半吊子讀書人,大楚帝國也能夠維持在當地的基本統治,所以經過初期的混亂之後,後續就會對當地的吏治進行一定程度的整頓。

這一點,尤其是在年初時候大楚帝國高層掀起了整頓吏治風氣的行動後,就更加注重後續的吏治整頓了。

而廣東這邊也不會例外,隨著各州府縣衙門相繼設立,並維持了最基本的行政統治後,也是開始慢慢整頓當地吏治了,而這需要時間,少則幾個月,甚至長達一年兩年。

急不來。

當地政務的處理,自然有巡撫衙門方麵的文官們負責,而軍方對這些不關心,也沒辦法關心。

畢竟軍政分離的原則下,軍方也無法乾涉當地政務係統的運轉。

現在廣東地區的軍銜最高的將領,也就是兩廣守備司令黃祥斌陸軍中將,在六月下旬就已經親自率軍西進,現在都殺到了梧州城下,至於廣東地區的戰事,對於他而言已經是過去式了。

哪怕鄭芝龍所部還盤踞在珠江口的香江,但是後續驅逐鄭芝龍所部的艦隊,徹底掌控珠江入海口已經變成了海軍的主要責任了,他們陸軍頂多就是配合海軍搞一搞渡海登陸什麼的。

所以,如今坐鎮在廣州的高級將領,乃是海軍方麵的珠江艦隊司令夏秋陽海軍少將,再加一個反正起義投奔過來的珠江艦隊副司令趙新厚海軍準將。

陸軍方麵,目前隻有一個暫編第十三混成旅的旅長唐德元陸軍少將。

根據軍政部的訓令,隨同第七守備師南下廣東作戰的第十一守備師所轄第四十三守備團因為在過往作戰裡表現優秀,特令該團改編為正規步兵團,隨後和第二十三步兵團,即之前南下虎門作戰的加強團合編為暫編第十三混成旅。

該混成旅任務就是負責廣州以及珠江口防務,順帶還負責潮州府方向的戰事。

當然了,這麼大的地方,僅僅依靠一個尚未完成改編的混成旅,區區四五千兵力是不夠的,還有配合作戰的第十七守備師呢。

實際第七師被抽調出去組建暫編部隊的還不止一個二十三步兵團,還有另外一個步兵營呢,也就是西進雷州府、登陸瓊州島、殺入廉州府的步兵營。

該營因為長期獨立在外作戰,以該步兵營為核心,擴充為暫編第十四混成團,該混成團以及配合作戰的一個守備旅,歸屬解興發陸軍準將指揮。

沒錯,登陸並掌控瓊州島後,因為一連串的戰功,解興發校升官為陸軍準將了。

因此,如今的廣東地區裡,主要有三支陸軍的主力部隊,一支是暫編第十三混成旅,負責廣州以及九龍半島乃至潮州府等東線戰事,暫編第十四混成團負責雷州府、瓊州島、廉州府等地區的戰事。

而第七師以及第八臼炮團等主力部隊,一邊西進梧州一邊補充兵力和裝備,並且由黃祥斌陸軍中將親自率領,隨同作戰的還有第十一守備師,總兵力約兩萬五千人。

這兩萬五千多人殺到梧州城下的時候,明廷西南總督熊文燦親自了城頭看到了城外烏壓壓的大片楚軍。

隻是熊文燦沒有發怒,也沒有露出什麼絕望之類的神態,他隻是平靜的看著城外的楚軍,一言不發。

半響後,他轉身下了城頭。

夕陽照在他的身,把他的身影拉的很長很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