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邊軍南下(2 / 2)

看看北伐的楚軍兵力吧,光是師就有十幾個之多,火炮數百上千,從江北一路往北打,幾乎沒有一合之敵。

楊嗣昌在江北,依托揚州和淮安都戰敗了,這後頭沒有多少生力軍的山東和北直隸大概率也是擋不住的。

至於邊軍

邊軍倒是有不少,但是也不能全部抽調出來啊,真全部抽調南下的話,薊遼防線分分鐘完蛋,東擄立馬就能長驅直入,到時候這一場戰爭估計就不是明軍和楚軍的事,而是東擄和楚軍再打了。

再說了,即便是把這些邊軍都抽調南下,左良玉依舊不認為他們能夠擋得住楚軍的進攻。

可以說,對未來的局勢的判斷,左良玉是非常悲觀的。

所以當楚軍開始北伐的時候,他實際上就已經開始做實際性的北撤準備了。

要不然也不會在楚軍剛殺入汝州府等地的時候,直接就能帶著好幾萬的大軍迅速北撤,並且還目標明確,一路直奔山西而去。

退守山西,這是左良玉在一年前就已經正式敲定下來的計劃,為此,過去的一年多來,他其實已經做了諸多準備。

比如提前派人勘察路線,製定北撤路線,甚至連北撤後的落腳點選在在那裡,準備在那裡駐防兵力抵抗楚賊進入山西這些他都已經準備好了相關的計劃。

就連進入山西後,如此掌控當地的官兵也是有了眾多的計劃。

如今山西南部駐防的一個參將,就是他昔日的部下,去年被他舉薦到山西任職參將,手底下有著好幾千兵力。

除這人外,還有其他好幾個人也是他安插過去,或者是提前拉攏好了的。

退往山西的全盤計劃,左良玉已經是早就準備妥當,現在楚軍一殺到汝州,尤其是當左良玉發現北上的楚軍裡騎兵不少的時候,他自然就毫不猶豫的率軍北撤了。

撤往洛陽之後休整了幾天,順帶把偌大的洛陽也劫掠一空,帶著大批錢糧鐵料銅料等物資以及足足好幾千人各種工匠,尤其是槍炮工匠,左良玉在五月中旬又一次撤出了洛陽,緊接著渡江前往黃河北岸。

此時,左良玉率領的麾下大軍以及工匠、民夫等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之眾。

十萬人浩浩蕩蕩的繼續北上,翻山越嶺朝著山西而去。

這一操作,直接讓楚軍這邊的將領目瞪口呆,而明廷那邊就更不用說了,崇禎都氣瘋了

據傳連續下了十幾道的聖旨,要求讓左良玉率軍停止撤退,南下抗擊楚賊。

結果這些傳旨的欽差們,連左良玉的麵都沒見著

人家左良玉都已經認定,大明王朝這棟大夏即將傾覆了,那裡還會搭理什麼欽差啊!

再說了,他不管這麼說都算是擅自撤退,更不打算掉頭回河南和楚軍死磕,這個時候見什麼欽差啊,純粹自找麻煩。

左良玉不顧大局,直接跑路了,而接到了崇禎的聖旨,讓他們率軍入關勤王,抗擊楚賊的一票宣大、薊遼等地的邊軍將領們,同樣也是對此爭論不休。

五月下旬的時候,祖大壽、吳三桂等一票遼東的邊軍高級將領們就是聚集在一起,就是商討著要不要入關勤王。

不過不少人還是持反對意見的,比如吳襄父子就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入關。

朝廷想要調邊軍入關,但是一個銅板都不給這沒好處也就算了,關鍵的是入關和楚賊乾架,那風險可是大的很。

不過,雖然有人反對,但是最終薊遼那邊的邊軍,尤其是遼東那邊還是抽調了兵力入關勤王。

遼東那邊雖然說被將門世家所掌控了,但是明廷也一直很重視當地,派過去的巡撫等文官還是能夠穩定當地局勢的,而且洪承疇也是威望不錯。

洪承疇和其他幾個文官,自然是一力支持入關勤王的。

有洪承疇和幾個文官在上頭壓著,哪怕是祖大壽也不敢明麵上抗旨不尊。

所以這入關的兵力最終還是派了,但是派遣入關的兵力也不多,隻有大約三萬人而已,剩下的依舊窩在遼東各城防備東擄的襲擊。

祖大壽帶著一票將領,包括吳襄在內親自率軍入關,其他將領包括吳三桂等人留守遼東。

而洪承疇也是率領了兩萬多薊鎮一帶的邊軍,嗯,其實也就是之前洪承疇從陝西帶來的兩萬多主力秦軍。

兩部相加,兵力約六萬人左右,浩浩蕩蕩的一路南下

隻是剛走到幽州城附近,他們就開始餓肚子了,因為隨軍攜帶來的糧食已經吃的差不多了,而朝廷卻是沒有給他們補充任何的糧食

祖大壽率部前往幽州城索要糧食,結果被關在城門外,進都進不去!

之前崇禎好幾次下旨召見祖大壽,現在祖大壽來了,崇禎以及一票內閣大佬們卻是沒勇氣放他入城

索要糧食不成的祖大壽氣不過,直接縱兵劫掠,引來一堆人彈劾祖大壽以及其他將領,隨即崇禎下旨訓斥了祖大壽等將領,順帶洪承疇都被扣上了一個督軍不嚴,縱兵劫掠的帽子。

薊遼六萬大軍一路爭吵扯皮,一路劫掠湊集糧食慢吞吞的南下。

於此同時,楚軍第三軍也已經殺到了山東東昌府聊城城下,並且隻花了一天時間就拿下了這個嚴重空虛的城池,隨即分兵東進濟南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