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自然不會說,楚賊的炮擊其實沒多猛烈,至少遠遠不如楚賊在天津會戰裡打出來的炮彈那麼猛烈,山海關的失守,更多的還是因為楚賊裡的披甲戰兵不要命一樣持續突擊
這,才是山海關失守的最關鍵因素。
不過這些東西,就沒必要給這些東擄人說了,他祖大壽雖然暫時對東擄人表示了臣服,甚至行跪拜之禮了。
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祖大壽也不介意,甚至很樂意坑東擄人一把,以儘可能的削弱東擄人的實力。
這樣等入關後,黃河為界分治才會成為現實!
否則以如今雙方實力差距過大的情況下,他拿什麼確保黃河為界分治的順利實施?
人家東擄又不是傻子!
皇太極聽罷道:“真有百餘紅衣大炮?”
不等祖大壽回答,他就繼續自言自語道:“早有耳聞楚賊善造槍炮,軍伍之中多備槍炮,如此看來,楚賊槍炮之多怕是比傳聞的還要更多啊!”
“不過四五萬兵力,就配屬紅衣大炮上百尊,嘖嘖,這可比我們多多了!”
皇太極此番出征,帶的火炮也不少,足足有八十多門的火炮!
但是這六十多門的火炮和楚軍的一百多門比起來,似乎也沒什麼數量優勢。
東擄人其實也是非常重視火炮的,早年是依靠繳獲明軍的火炮以及自行製造一些老舊火炮使用。
後來逐步搜集工匠打造紅夷大炮,並且把這些紅夷大炮安裝了輕便的雙輪炮架拉上戰場進行野戰使用。
前兩年入關作戰的時候,東擄一部遭遇了洪承疇所部秦軍。
當時的洪承疇所部秦軍,已經效仿楚賊配屬了不少的兩斤半野戰炮,於是乎,該部東擄軍就遭到了迎頭痛擊。
回到遼東後的東擄人集思廣益,並且廣泛打聽搜集情報,最後知道了在楚賊和明軍的交戰裡,廣泛使用了一種輕便的紅衣小炮。
楚賊的這種雙輪小炮,稱之為野戰炮,炮管要比傳統的同口徑紅夷大炮短一些,如此看似威力也小了一些,但是重量卻是大幅度減輕了,這機動性也就相應提高了許多。
最終,東擄方麵決定仿造這種野戰炮,最近兩年也是積累了一批鐵鑄造的兩斤半野戰炮,五斤野戰炮,再加上一批攻城用的長管紅夷大炮,由此形成了東擄人手中的炮兵部隊。
這一次出征,皇太極把手中的大部分野戰炮以及部分紅夷大炮都是給帶了出來,足足有八十多門呢。
其中比較大口徑,身管也比較長的紅夷大炮有二十多門,還有二十多門五斤野戰炮,剩下的半數則是兩斤半野戰炮。
這個火炮實力,皇太極本來還極為自豪的了,但是得知了山海關那邊的楚賊動用了上百門長管火炮後,還有至少上百門各口徑的臼炮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對麵的楚賊不過是四萬多人啊,嚴格上來說這隻是楚賊裡一支偏師而已。
僅僅是這麼一支偏師,卻是擁有了一百多門的長管火炮,這對於皇太極而言顯得難以置信。
這如果是整個北直隸地區的楚賊兵力加起來,其擁有的長管火炮豈不是得超過兩百門?
嗯,他實際上還低估了楚軍的火炮數量!
北直隸地區的第二軍和第三軍下屬一共五個師,再加上幾個騎兵旅,以及獨立炮兵部隊,各類兩斤半野戰炮、五斤野戰炮、九斤野戰炮以及九斤十四斤重炮加起來,總數量可是達到了三百門以上
楚軍裡,一個甲等師裡,就擁有五六十門各類野戰炮呢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兩斤半野戰炮,但那也是野戰炮不是。
北伐的第二軍和第三軍所轄的火炮加在一起,基本上比原來的明軍邊軍以及東擄人的火炮總量還要多!
此外海軍那邊為了支援陸軍作戰,也會臨時拆下艦炮搬上岸,充當攻城重炮使用,尤其是山海關戰役裡,海軍的幾艘戰艦直接把船上的二十幾門艦炮都給拆下來搬到了岸上,然後搬上山海關城頭炮位,充當要塞防禦火炮使用。
皇太極和祖大壽如果冒冒失失的跑過去強攻山海關,恐怕是要遭到迎頭痛擊。
而攻城一方,連火炮數量都不如守城一方,那麼打起來可就要很尷尬了。
隻是,這沒打過之前誰也不敢說,因此第二天,皇太極和祖大壽分彆帶著大軍殺到了山海關城外。
看著敵軍主動在數裡外紮營,朱興發中將有些小失望
他還指望著對麵把營地靠近部署呢,然後自己就能夠突出部部署的一批九斤野戰炮和重炮部隊給他們的營地來一次炮彈洗地
就算不能重創敵人,但是能殺傷一批敵軍,給他們製造一些混亂,打擊打擊對方士氣也是極好的。
但是對方比較謹慎,沒有給自己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