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份樣刊經過審核之後,會印刷多分樣刊,然後交付交通部所屬的郵遞司隨同其他緊急公文一起,通過驛站體係向各省快速分發。
樣刊抵達各省內的多個邸報司所屬的印刷工廠進行印刷,最後再通過各地驛站體係分發到各各州府縣,交由各縣內的郵遞站分發到各訂閱用戶手中。
整套流程由邸報司以及郵遞司進行合作,邸報司負責內容以及印刷等,郵遞司負責分發運輸。
因為流程比較複雜,樣刊需要從金陵城慢慢傳遞到各地進行印刷,然後才能分發到各州縣,最後才抵達用戶手中,哪怕樣刊的分發過程裡能和其他緊急公文一起傳送,但所需的時間依舊比較長。
尤其是比較偏遠的地方,比如幽州那邊要看到天子親耕的這片新聞,估計得大半個月以後了。
而更遙遠,偏僻的地方,比如在雲貴前線一帶的大楚帝國新占領區裡,兩個月後才看見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從這時效基本也能看的出來,大楚邸報並不是後世人常說的新聞報紙……這玩意和‘新’扯不上關係……它隻是一種很純粹的大楚帝國向廣大民眾用來宣傳各種政策的一共宣傳工具而已。
除了邸報司直轄的這三種信息傳遞體係外,邸報司在各省也設立了分站,以就近發行各省通報子刊,各省邸報子刊,整體流程和模式和本刊差不多。
羅誌學個人還是比較注重宣傳的,讓民眾及時了解到帝國的各項重大政策的。
就在邸報司還在起草者天子親耕的報道稿件時,大楚帝國陸軍也終於是掀起了西線的第一場大規模攻勢。
最先發動攻勢的並不是在靠北邊的山西,也不是在黃河邊上的潼關一線,而是在更南邊的楚北西部,麵向漢中一線的第十七師。
該師在二月十二日,彙集主力從洵陽出發,沿著漢水往金州直撲而去!
二月十二日,第十七師和漢中府一帶明軍發生了小規模交戰,連續突破並攻占了明軍設置在洵陽到金州一路上,沿著漢水而修建的多個警戒防禦堡壘。
次日午時,楚軍第十七師前鋒已經抵達了金州城。
金州城內約萬餘明軍倒是沒有太過恐慌,畢竟漢中府一帶的明軍和楚軍對峙打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好幾年了。
之前楚軍也不是沒有嘗試過攻打金州城,但是最後都失敗了。
這一次,他們也是有些信心抵擋住楚軍的進攻步伐的。
畢竟現在的金州城裡,有明軍大約一萬五千人,其中大約五千人是孫傳庭最近兩年新編練的新秦軍,還有大約萬人是各種衛所兵,不過戰鬥力比尋常中原的地方衛所兵強不少。
這一萬五千多明軍裡,擁有長管火炮大約十門,絕大部分都是兩斤半野戰炮,兩門是五斤野戰炮,都是鐵鑄火炮。
同時明軍在金州城裡駐防好幾年,日複一日的修築各種防禦工事,如今金州城裡的防禦工事已經非常的完善,而且複雜了,能夠有效的抵抗各種實心彈的炮擊。
同時還挖掘了不少壕溝,有頂蓋的防炮工事,也能一定抵抗榴彈的炮擊。
整體來說,金州城這邊的明軍還是做了充分準備的,實力也不算差,自然對守住城池有信心。
撐死了就是被楚軍包圍而已……
但是他們也是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在錦州城裡足足囤積了一萬多石的糧食呢,這些糧食足夠他們一萬多大軍吃上大半年了。
如果被圍城大半年還無法獲得救援,那還有啥好說的,說明局勢已經真到了不可挽回之地步,也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帶著這樣的信心,金州城裡的明軍準備來一個頑抗死守。
但是僅僅是兩天後,準確的說是城外的楚軍準備妥當,並拉出了火炮開始炮擊的時候,情況的發展卻是遠遠的超乎了當地明軍將領的預料。
這些楚賊們打出來的炮彈,竟然是清一色的開花彈!
打開花彈也就算了,他們也不是沒挨過楚賊裡的臼炮,甚至四十八斤臼炮的炮彈都挨過不少,對於楚賊裡臼炮打出來的開花彈都司空見慣了。
但是現在,對麵這些楚賊打出來的開花彈,卻不是從那些臼炮裡打出來的啊,而是從一大堆的長管野戰炮裡打出來的。
更關鍵的是,這些野戰炮發射的開花彈,射速遠遠超過了以往的那些臼炮,精度更是遠超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