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潼關防線(1 / 2)

潼關前線,穿著一身將官常服的黃丁權,拄著軍刀爬上了觀察山頭,就在他的正前方千米外,就是大名鼎鼎的潼關。

用傳統意義上說的潼關,其實隻是一座扼守山穀通道的小城池。

如果是傳統的冷兵器軍隊想要拿下潼關,就必須死磕這座扼守通道的城池,這對於缺乏攻堅能力,更沒有大威力火炮的冷兵器軍隊而言,其難度是超級大的。

但是對於擁有大量火器的楚軍而言,如果守軍不做外圍尤其是兩側的防禦部署,不在外頭挖掘大量的壕溝以及構築堡壘的話,那麼守軍幾乎不可能擋住楚軍的炮火。

以楚軍的強大炮兵實力,嗯,甚至都不用什麼新式榴彈,光靠著大量的五斤和九斤野戰炮以及九斤和十四斤加農炮,也能夠硬生生的砸出來一個缺口,進而掩護重甲步兵發起進攻。

哪怕實心炮彈很難直接威脅到厚實的城牆,但是也能夠對城牆上部的城垛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更加彆說,楚軍還有大量的臼炮呢,這些臼炮縱然射速慢,機動也不方便,精度也差,操作還特彆的危險,性價比也特彆低,炮彈經常啞彈,哪怕爆炸了也經常隻爆炸成為兩半,而且還隻能用於攻城作戰等一大堆的缺點……

但是其獨特的彎曲彈道以及爆炸殺傷的特性,能夠在攻堅戰中體現出來實心直瞄火炮所無法比擬的作用,依舊足以抵消諸多的不足,進而成為楚軍的攻城利器。

至於什麼性價比低之類的,財大氣粗的楚軍表示,這根本不是問題……老子有的是錢。

你說發射實心炮彈的野戰炮比臼炮更好,更實用,性價比更好之類的……人家楚軍表示:我野戰炮也比你多……而且是多的多!

軍事裝備的競爭嘛,其實也很簡單的,就是:你有的我也有,而且比你多,比你好,然後你沒有的我還有……

至於對麵的明軍,倒不是他們不知道臼炮,也不是搞不出來,純粹是沒這個作戰需求,他們又不攻城,要臼炮乾啥啊……

倒是東擄那邊,聽說在這個冬天裡召集了不少工匠彷照楚軍的臼炮,搞出來他們自己的攻城臼炮,嗯,他們取名為‘衝天炮’。

人家這是還做著攻克山海關,殺入中原的美夢呢!

既然要攻克山海關,要打攻堅戰,自然也就對臼炮這種武器有需求了。

楚軍大量裝備了臼炮,這是孫傳庭麾下的西明軍很清楚的事,畢竟雙方打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好幾年了,這挨臼炮的炸多了,自然也就慢慢琢磨出來怎麼抵抗臼炮的攻擊。

於是他們圍繞著扼守通道的潼關城,在兩側以及前方構築了一條複雜的防線。

光是楚軍知道的大型堡壘就足足有八座之多,這些堡壘分彆在潼關兩側以及前方,依托山體進行構築,上頭還部署了長管火炮以及不少的短管火炮。

再加上大型堡壘之間的眾多中、小型堡壘。

這些堡壘不分大小,其周邊往往都挖掘有壕溝、胸牆等防禦工事,部署有火炮。

當麵的明軍構築了一條繁雜的防線,並且覆蓋了南北十五公裡的範圍,幾乎是從黃河邊上一直延伸到大山深處,他們在幾乎所有適合楚軍進攻地方都修築有堡壘,扼守幾乎每一條楚軍可能大規模通過通道。

這種堡壘帶壕溝和胸牆,並部署火炮的防禦體係,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抵抗楚軍的強大炮火,包括實心彈轟擊以及臼炮轟擊。

至於修建這麼多的堡壘,自然是防著楚軍繞過潼關本身,從潼關的南邊走小道繞行。

潼關扼守的山穀通道,雖然是平坦大道,但是並不意味著其他地方就不能走人了,潼關以南是一片大約十四五公裡寬的山地,這些山地的海拔也有四五百米,甚至五六百米高。

然而這些山地之間,依舊存在著一些山穀小道,雖然這些小道往往很難走,也不能通行火炮乃至輜重馬車。

但是……你要知道這隻是平常時候,如果是戰爭時期裡,進攻方為了繞行潼關,而防守方又不進行乾涉的時候,直接動員好幾萬甚至更多的民夫,花費一定時間都能夠給你直接修一條好幾米寬,足以通行馬車的盤山大路出來……

對於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都是如此,更彆說是對於擁有成熟完善工兵部隊的楚軍了。

如果明軍隻龜縮在潼關城裡,楚軍的工兵部隊,不用幾天時間就能夠在南邊選個適合地方,活生生給你炸出來一條可供大軍通行的通道。

因此自古以來,守軍防守潼關,都不是單純的防守潼關城一個地方,同時也會把南邊山地的眾多小道也給扼守住,西明軍也是如此,甚至在這些小道上的重新構築了堅固的堡壘,使得進攻難度更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