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跟著他們一路從昆明逃到大理的興武朝文武官員,包括眾多宗室齊齊身亡。
大理一戰後,興武朝正式覆滅!
而這已經是自從崇禎帝死了後,第四個被大楚帝國剿滅的西明政權了,也是最後一個西明政權了。
第一個是隆興政權,崇禎自殺後,孫傳庭擁立朱常浩在陝西長安稱帝,頒年號‘隆興’。
這個隆興帝朱常浩因為是僅剩下的明神宗朱翊鈞的兒子,其血統和崇禎最近的緣故,在崇禎死後,被大部分明朝各地殘餘力量視為正統,哪怕是有有野心的左良玉一度擁立潞王朱常淓監國,但是後來也是被迫取消了監國,承認朱常浩的正統性。
隆興帝朱常浩死了後,明王朝的其他殘餘勢力,陸續扶持了兩個皇帝一個監國。
即左良玉在陝西延安擁立的潞王朱常淓稱帝,頒年號邵安,不過這個邵安朝沒堅持幾個月就滅亡了。
四川那邊的文武官員以巡撫邵捷春為首,逼著蜀王朱至澍監國,同樣沒能堅持幾個月也被剿滅了,這個蜀王朱至澍被四川巡撫邵捷春反手給砍了,用他的人頭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雲貴官員以黔國公沐天波為首,擁立桂王朱由楥稱帝,頒年號興武,隨著蜀王朱至澍、邵安帝朱常淓陸續死了後,興武帝也就成為了最後一個獲得明王朝殘餘勢力廣泛認同的皇帝,興武朝順勢成為了明王朝的最後一個掌控實際地盤的政權。
可惜的是,興武朝也沒能撐多久就覆滅了。
隨著興武政權的覆滅,大楚帝國最終完成了對雲貴之地的統一。
雲貴地區的統一之戰,也是楚軍打過的耗時最長,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戰役。
時間上,實際在楚軍攻占楚南之後,就已經開始進入貴州地區和當地明軍作戰了,一直到承順六年,前後打了好幾年呢。
正式進軍雲南,那也是承順四年的事了,前後也打了一年多。
儘管打這麼久,更多的還是因為大楚帝國並沒有過於重視這個地方,之前沒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緣故,但是打了好幾年就是好幾年,這一點是容不得作假的。
兵力上,楚軍在雲南陸續投入了三個甲等師,五個乙等師以及若乾獨立炮兵,騎兵,輜重等部隊,師級部隊番號足足有八個之多,最高峰的時候,楚軍在雲南作戰的部隊超過十萬人。
在貴州,楚軍雖然沒怎麼打過打仗,但是因為拉網式平推的戰略需求,投入的兵力同樣不少,楚南方向攻打貴州的有兩個甲等師,兩個乙等師,從四川方向往貴州發動進攻的也有兩個甲等師,一個乙等師。
算起來,貴州方向作戰的楚軍兵力最高峰時期也達到了八九萬人。
整個雲貴方向,楚軍陸續投入的兵力超過二十萬,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甚至超過了之前北伐戰役,也超過西線戰役時期的兵力數量。
所以,嚴格上來說,雲貴戰役才是大楚帝國打過的耗時最長,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戰役。
隻不過在烈度上遠遠不如北伐或西線戰役而已。
楚軍在雲貴地區投入的大量兵力,執行的更多的是低烈度戰鬥,和各種亂七八糟的土司,士紳們打。
某種意義上來說,雲貴戰役有點類似於楚軍之前在江北以及中原、河北、山東等地區發起的清剿作戰,其作戰對象不僅僅是西明軍,還有各種非法武裝。
而經過了如此嚴苛的拉網式作戰後,雲貴地方的所有已知土司力量都被清掃一空,所有頑抗士紳以及西明殘明力量也是被清掃一空,至於那些土匪山賊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基本都是被乾掉了。
打完雲貴戰役後,當地治安迅速飆升到良好水準,後續甚至都不用再進行專門的清剿非法武裝作戰了。
隨著楚軍拿下了大理,又持續橫掃當地殘明以及土司力量,整個雲貴戰役在三月份的時候宣告圓滿結束,大楚帝國全麵統一關內漢地。
隨著前線的捷報傳回金陵城,羅誌學也是順勢下令,把雲貴戰役司令部就地拆分,設立貴州守備司令部,雲南守備司令部。
此外,兩廣守備司令部被重新拆分為廣東守備司令部、廣西守備司令部。
畢竟如今的南方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外部威脅,用不著設立專門的應對遍布敵人,統轄重兵的邊防司令部,以各省守備司令部直接負責邊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