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六年十二月,趁著今年冬天的最後時間裡,羅誌學在金陵城召開了針對即將在明年展開的東北戰役的戰略會議。
同時還在會議中討論了其他方向的戰略事務。
基本核心就是在其他外部情況基本安定的情況下,集中力量先滅掉東擄人。
為此,戰略會議上也要求其他方向上保持一定的克製,如果要打也要控製好規模。
比如最近一年四川的川西,雲南北部等地區裡,當地駐防的陸軍和康巴地區土司兵力已經多次發生衝突。
目前的康巴以及西藏地區情況非常的複雜,除了當地土司外,還有當地的各種寺廟,各種教派,然後還有瓦剌人後裔的漠西蒙古分支殺入了該地區。
因為局勢相當混亂,搞的大楚帝國這邊都弄不清楚對麵的具體情況。
不過這種混亂局勢也是讓當地的楚軍看到了增加實際控製區的機會,因此過去一年來,四川以及雲南地區的楚軍兵力,逐步試探並控製了眾多康巴地區,由此也引來當地土司兵力的反抗,進而造成了武裝衝突。
嗯,沒錯,康巴地區的這種中小規模的衝突,並不是說對麵的土司膽大包天,竟然敢主動進攻大楚帝國控製下的四川以及緬甸北部,而是大楚帝國的擴張行為導致的。
這一次戰略會議上高層要求克製,控製規模,就是讓這幾個地方的陸軍保持克製,彆打的太狠,導致局勢徹底時空,然後又在西線掀起一場大規模的戰事。
緬甸越南等南線,這地方也沒啥外部威脅,而楚軍暫時也沒有興趣翻閱熱帶叢林殺進去……
嗯,不是楚軍不想,而是當地的地理和氣候環境實在太糟糕。
之前攻打雲南西明殘部的時候,楚軍曾經追擊過一直西明殘兵殺入了緬甸,順帶攻占了緬甸人的幾個小城,把帝國的邊境線往南推移了幾十公裡……但是這一次追擊作戰裡作戰傷亡沒幾個,然而非戰鬥傷亡卻是極大。
龐大的非戰鬥傷亡,連在當地保持駐軍兵力都困難,更彆說繼續增加兵力進行擴張了,所以自從這一次追擊作戰後,當地的楚軍就熄滅了繼續南下擴張的心思!
這種破地方,打下來都待不住……
基於此,整體來說,南方以及西南方向的邊防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有,那也是楚軍欺負彆人……
而海上嘛,早些時候大楚帝國因為澳門的問題,和葡萄牙人發生了衝突,後來又因為扶桑貿易的問題,和西班牙人以及荷蘭人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衝突,最後又因為大員島和西班牙人,荷蘭人發生了不小的衝突。
不過這些衝突暫時也算是平息了下來,主要是海商貿易的利益過於龐大,導致大家其實都不太願意直接撕破臉皮。
其次則是大楚帝國雖然收回了澳門,也開始驅逐大員島上的西班牙人以及荷蘭人導致了大楚帝國和上述三國的關係都不咋地。
但是大楚帝國同時又采取了放開海上貿易的政策。
廣州、泉州、寧波等多個沿海港口都放開了貿易限製,準許外國商船進入並合法貿易。
而葡萄牙人也好,西班牙人、荷蘭人也罷,他們在華夏沿海搞這些東西,占據澳門或大員島的直接目的,並不是說開疆擴土,他們還沒自大到那個程度……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和大楚帝國以及扶桑進行海上貿易!
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不約而同的在最近幾十年裡選擇了在鳥不拉屎的大員島上建立殖民地,就是為了更好和華夏以及扶桑貿易而已。
因為早期明王朝可是禁海的,並且沿海的海上貿易基本被鄭芝龍為代表的海盜們所壟斷,西班牙人和荷蘭人都沒辦法直接去華夏的港口貿易。
人家葡萄牙人之前為什麼不占據大員島啊,因為人家在澳門有地盤可以直接貿易嘛!
說白了,人家就是奔著賺錢來的。
這種情況下,大楚帝國對他們的勢力進行驅逐的時候,雖然遭到了一定的反抗,不過他們的抵抗決心也不是很大,目前正在試圖通過談判的手段來解決問題,也正是以為他們的態度有所軟化,所以大楚帝國著方麵也保持了一定的克製。
目前來說,帝國和上述三國的關係維持在了一個鬥而不破的局麵,至於大員島問題,不出意外的話,近期就會通過談判來解決。
之所以導致這種情況,純粹是因為大楚帝國和這三個國家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不能單純的用敵人或朋友去判斷。
大家都需要彼此以維持海上貿易,同時雙方還是海上貿易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在利潤龐大的扶桑貿易以及南洋貿易上,彼此競爭極大。
基於目前的海上局勢,大楚帝國在南方的沿海安全也是可以得到保證的,帝國高層也不用在這個方向分太多的心。
而西線,目前控製嘉峪關以西的葉爾羌汗國和帝國交好,帝國都從他們手中源源不斷的獲得眾多的戰馬,尤其是來自中亞地區的一些優良戰馬甚至種馬和母馬呢。
同時為了扶持這個和帝國關係還算可以,嗯,可以說是目前僅有的一個主動向帝國交好的外邦抵抗西部的漠西蒙古的準格爾的入侵,帝國高層還特地準許向他們放開了部分火器以及鐵器的出口許可。
大量來自大楚帝國的盔甲,刀劍長矛等冷兵器以及火繩槍已經開始進入葉爾羌汗國,並用於內部彈壓戰爭以及對抗準格爾入侵當中。
整體上來說,隻要葉爾羌汗國不滅,那麼西線整體局麵都能夠保持,漠西蒙古那邊威脅最大的準格爾部就過不來。
如此,西線,南線,西南線以及沿海地區,帝國的外部環境都是獲得了安全上的保障,不需要大規模動刀兵。
如此,大楚帝國也就能夠集中力量把東擄人乾趴下了!
為了更好的展開針對東擄人的戰役,同時也是為了進一步調整目前已經顯得有些混亂的野戰軍、邊防司令部,戰役司令部、省守備司令部等體係。
具備濃鬱地域屬性的,帶有地方名稱的邊防司令部以及戰役司令部被改組為集團軍。
同時原本嫡屬於邊防司令部,戰役司令部的大量不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乙等師等邊防兵力,被移交給各省守備司令部。
從此以後,各集團軍將會專注於野戰,所轄兵力將會是甲等師或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乙等師。
而省守備司令部,則是專注於內部彈壓,邊防警戒巡邏,要地駐防等。
同時互不統屬!
這一個互不統屬,也有著防備地方藩鎮出現,平衡軍權的考慮!
要是這在這個通訊交通不便利的念頭了,羅誌學要是搞出來一個統轄所在地所有兵力的地方軍權機構出來,未來恐怕會造成大麻煩。
基於未來更好的對外擴張,改變現在職權有些混亂的情況,同時也是為了製衡邊緣地區的軍權,避免一家獨大的情況。
羅誌學敲定了這個改組原則,根據這一方桉。
陝甘邊防司令部被改編為第一集團軍,負責指揮陝西以及甘肅兩地內的各甲等師以及部分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乙等師。
宣大邊防司令部被改組為第二集團軍。
東北戰役司令部則是被改組為第三集團軍。
隨後在南方的四川,緬甸北部地區,設立第四集團軍,轄當地部隊,負責康巴地區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