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七年十二月的最後幾天裡,大楚帝國舉行了一場的禦前會議,九名禦書房參務大臣全都參與。
會議的主題非常簡單,那就是商討高麗半島的處置問題,順帶也會商討李氏君臣的處置。
和往常的禦前會議一樣,羅誌學高坐在龍椅上,除了會議開始的時候說了兩句場麵話後,就是開始了閉目養神……任由臣子們自行討論。
會議的最開始,就是商討是否要把高麗半島直接納入帝國統治範圍,還是說不直接統治,依舊和過去一樣隻是把高麗半島當成一個藩屬國。
關於這一點,眾人還是有一些顧慮的,主要是考慮到高麗半島麵積也不算小,半島內的民眾也是數以百萬計,而這些人的語言風俗和中原漢民大有不同,直接統治起來比較麻煩。
雖然高麗半島長期受到儒家文化輻射,其中上層民眾普遍學習漢字,基本上是個朝鮮士子都能寫、看漢字,但是基本上都不會說漢話……或者說,其實也能說,隻是發音不一樣……高麗人念漢字的發音,和漢語發音差彆極大。
彆說高麗人了,就算是中原地區裡的不同地區的漢語發言,差彆也很大,要不然也不會有專門的官話了。
曆朝曆代的官話非常重要,有了統一的語言以及文字,才讓華夏文明延續數千年而不斷,而這個官話在曆朝曆代裡雖然一直在變化,但是依舊有著非常清晰的脈絡。
這種變化並不是舊話被直接廢除,直接引用新話,而是在舊話的基礎上不斷的演變……怎麼說呢,今天的普通話是從三四千年前的中原洛陽一帶的話演變來的。
華夏早期幾千年,夏商周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都是在中原地區,準確的說是洛陽一帶,這個時期形成了通用的雅音。
後來曆朝曆代的官話,普遍都是以中原洛陽音,或是洛陽音融合其他土話演變而來的。
唐朝時期采用的是洛陽音為官話,晉代時期南遷,洛陽音融合了金陵土話,形成了新的金陵官話。
宋朝,在北宋時期和唐朝一樣采用洛陽音,南宋雖然南遷,不過大體上也沿用了洛陽音。
元朝除了蒙古語外,通用語則是采用洛陽音為基礎,融合了一部分幽州地區的土話,形成了所謂的北平音。
明朝時期的官話,則是所謂的南京官話,這個南京官話其實也是中原洛陽音為基礎,融合了部分金陵土話的新官話。
朱棣北遷後,南京官話進入北平,又融入了部分元代時期的通用語,即北平音的聲調,然後在明王朝裡形成了聲調有所變化的南京官話。
雖然都稱之為南京官話,但實際上明王朝早期和中後期的南京官話是有著細微的差彆的,這種差彆也不是人為的,而是長期的語言融合演變的。
等到大楚帝國,禮教部以明王朝官話為基礎,仔細專研了諸多古書,製定了新的大楚正音,稱之為金陵官話……隻是吧,雖然禮教部自詡自己搞出來的金陵官話是延續上古時期的雅音,但實際上還是明王朝的中後期南京官話……
畢竟官話這種東西,要的不是什麼嚴禁不嚴謹,也不是是否和上古時期的雅音一樣,而是要普及……你說的話彆人能聽懂,這才是官話……
所以,大楚帝國的金陵官話,其實也是明王朝的官話……兩者之間沒啥變化。
但是在偌大的華夏地區裡,使用官話的人其實不多的,通常來說隻有讀書人,闖南走北的商人才會說官話,絕大部分普通人說的還是當地的土話。
彆說在交流蔽塞的古代了,就算是在後世二十一世紀裡,不會說普通話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依舊數以千萬計。
會說普通話,但是日常依舊以當地土話進行交流的人更是數以億計。
大楚帝國裡,絕大部分民眾日常說話,其實都是當地土話,隻有讀書人會從小學習官話……畢竟不懂官話可沒辦法做官。
麵聖的時候,你嘰裡呱啦說一堆鳥語,人家皇帝難不成還要給你配個翻譯啊!
而高麗半島地區裡,當地讀書人能看,能寫漢字,甚至他們的官方文字也是漢字,但是吧……讀音不一樣。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高麗半島的讀書人的漢語讀音,也是當地的漢語土話。
而語言不通,將會是一個比較大的麻煩,直接設立統治的話,中原派過去的官員隻會說官話,卻是不會說當地的漢語土話……而當地的人能看能寫,但是不會說金陵官話。
兩者之間的交流,恐怕也隻能通過文字了。
嗯,以前明王朝乃至東擄人和李氏王朝之間的交流就這樣,要麼是通過翻譯,要麼是直接筆談……
大多時候為了省事,都是直接筆談的!
但是很顯然,光靠筆談是不能統治偌大一個半島的。
針對這個問題,禮教部尚書,參務大臣宋章則是道:“語言不通問題不算大,不管在中原還是在半島上,都是存在著不少的通譯,把這些人找出來,然後授予中低級官職,作為承上啟下的橋梁可以解決初步的麻煩。此外針對原來李氏的中高級官員進行排查,適當錄取懂官話的人員入仕為中級官員。”
“依靠這些人,前期的溝通問題就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而中後期的話,諸位要相信我們禮教部的戰鬥力,在教化工作上我們是專業的!”
“我們禮教部就會向半島派出工作組,敦促當地展開教化工作!”
“依托教育,科舉,貿易,工作等各方麵全麵推廣官話教育!”
“對了,聽聞他們之前還有個什麼文字,這個土話文字必須第一時間進行全方位的禁絕!”
“隻要軍方以及巡警還有稅警方麵給予配合,最多一年,漢字將會成為半島上的唯一文字,十五年後,金陵官話將會成為當地唯一的語言!”
宋章顯然是已經做好了準備,也是大力支持在高麗半島進行直接統治的。
怎麼說呢,打都打下來了,人家也全麵投降了,直接統治就完事了,不用搞太多亂七八糟的東西。
宋章支持,其他諸多大臣們大多也是保持讚同意見,雖然有人也有顧慮,但是很快也打消了顧慮。
很快,諸位大臣們就得到了統一的意見,直接吞並高麗半島。
而接下來就是討論高麗半島的行政機構設置了。
這一方麵,軍方倒是給予了一定的意見,軍方從安全角度出發,認為不能直接把整個高麗半島設省,最好是采取分割,並且是和遼東地區進行混合,儘可能的澹化高麗半島的獨立色彩。
因此,高麗半島將會一分為三,其西北區區域由遼東省所轄,設東江府等三府。
半島東北區區域預期設三府,並和尚未攻占的遼東以北大片區域大概就是吉林一帶進行合並,設遼北省。
半島剩餘的中部和南部區域,則是設立東海省,下設七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行政區域劃分,不僅僅是把半島一分為三,還和遼東以及遼北其餘強行關聯起來,同時下屬各府的區域設置,也是直接打亂了原有的朝鮮八道的行政劃分。
這些,都是為了直接從行政分化上,澹化以往的半島獨立政權的色彩。
以後這高麗半島,就不是一個單一的行政轄區了,而是分成了三個,並且這個過程裡還會不斷的和遼東以及遼北區域進行融合。
也許過上幾十年,清川江沿岸的民眾,就會很自覺的把自己當成遼東人,而不是高麗人……
半島上的行政劃分搞定了,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就是濟州島。
這一次陸軍又想起來了跑到濟州島去養馬……
說是濟州島孤懸海外,在島嶼上進行馬匹培育的話,可以有效的防止馬匹的血統被汙染。
陸軍方麵,想要把這個濟州島當成巨大的戰馬雜交培育試驗基地。
不外乎是一個小破島而已,這些大老們沒有為難陸軍的意思,直接就答應了把濟州島列為軍管區。
把高麗半島的行政區域劃分完畢後,針對李氏王族的處理也簡單,鑒於人家是無條件投降,並且後續還主動配合楚軍勸降各地李氏王朝的官員以及軍隊,降低了征服的成本,大楚帝國這邊自然也不會過河拆橋,把對方直接一刀砍了。
隨即決定,把李氏王族,包括退位的國王以及所有直係血脈通通都接到金陵城來,集中管理居住,授廢王為‘歸順伯’爵位。
嗯,隻是普通的伯爵爵位,不能繼承的那種!
也就是說,等李氏廢王去世以後,直接革除爵位,李氏為平民。
而李氏王朝裡的原有諸多官員們,則是選擇性留用,對於主動歸順的,甘願為帝國效力的,並且懂得官話的人優先任用,其餘人等根據情況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