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海軍嘛,態度更明確……他們堅決反對現在西進,也拿出來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理由,說什麼西域除了沙子還有啥?浪費大批錢糧,讓國內餓著肚子去打仗,最後搶一堆沙子回來?
反過來又說什麼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南下,東南亞還有印度半島多好啊,搶過來就是大批的財富和糧食,得解決多少人的口糧啊。
總之海軍他們一心想要搞南下計劃,這會帝國要是跑去西北開戰,肯定會降低對南下計劃的支持力度。
資源就這麼多,陸軍拿了他們海軍就少了,這不僅僅是擴張方向之爭,而是雙方軍種的根本利益之爭。
因此參務會議上,陸海軍雙方是態度明確的對立……
至於羅誌學,其實他也不想現在就打……不是不想要擴張,其實他也想,但他不願意耗費大量的錢糧去擴張,更希望以一種低成本的方式進行擴張。
比如說,等高壓蒸汽機弄出來後,修一條鐵路直通西北,有了火車充當後勤物資運輸工具……到時候彆說什麼準格爾了,他都準備派遣大軍一路殺到東歐去!
現在去打的話,戰爭成本太高,和他的預期不符合。
但是不打也不好,準格爾也不是善茬,最近這些年在周邊連戰連勝,而且還獲得了俄羅斯方麵的支援,實力膨脹的非常迅速,並且武器裝備以及戰術都相當不錯。
準格爾部他們的核心地盤是七河地區,地處要衝,能夠廣泛接觸到哈薩克斯坦、俄羅斯以及中原華夏地區,因此也導致了準格爾的軍隊在武器裝備以及戰術使用上,融合了多方麵的優點,和傳統的遊牧民族是截然不同的。
傳統遊牧民族是怎麼打仗的?依靠的是傳統的騎射為主。
而準格爾呢,他們大量使用槍炮,但是大量使用槍炮的他們和東擄人也不太一樣。
而東擄人怎麼打仗的?起家的時候他們依靠的是重步兵,和傳統冷兵器軍隊沒啥區彆,後來征服了漠南蒙古後,也得到了傳統騎兵的助力,再到後來他們招納了大量的漢軍以及工匠,開始大量使用火炮以及火繩槍。
等到他們和楚軍打仗的時候,東擄人已經演變為冷熱交替,以火繩槍、火炮為主要武器的模式,主要戰鬥其實是依靠步兵和火炮,而騎兵更多的還是征召的傳統蒙古騎兵,玩騎射為主。
同時騎弓依舊是東擄人的重要武器,他們很擅長騎馬快速機動到敵人步兵陣列,然後下馬用步弓射箭……看起來似乎很傻,但實際上效果非常好,至少以前就把明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而準格爾人打仗又有些不一樣,他們廣泛使用槍炮,就連騎兵也廣泛使用槍炮。
尤其是最近幾年獲得了俄羅斯的支持後,從俄羅斯人手中獲得了大量的槍炮以及相關的技術,此外他們這些年持續攻打哈薩克斯坦,從哈薩克斯坦裡獲得了大量的工匠以及財富,得以自行生產槍炮。
對了,他們還從葉爾羌汗國手中繳獲了大批來自大楚帝國的槍炮……這些年大楚帝國為了扶持葉爾羌汗國,可是半賣半送給他們大量的火繩槍以及火炮以及各種板甲等冷兵器。
這些槍炮板甲,現在基本都落入了準格爾人的手中。
準格爾部,實際上已經進入了槍炮時代,並且他們也吸收了不少大楚帝國的戰術思想,其戰術應用和傳統的遊牧民族是截然不同的。
有點像是早期還處於火繩槍時代的楚軍機動加強版。
因為他們不僅僅使用槍炮,而且他們都是遊牧民族,並且地處中亞,擁有大量的騾馬。
這不單單能夠讓他們擁有大量的優秀騎兵,還能擁有大量的騾馬加強步兵和炮兵的機動能力。
當槍炮和大量的騾馬結合起來後,就使得了他們的戰略以及戰術機動能力非常高,同時又具備了強大的火力。
而這些,都是準格爾最近幾年來南征北戰,持續獲得勝利的重要因素。
當然了,這些在大楚帝國陸軍看來依舊不算什麼,頂多就是重視一二,但是你讓楚軍害怕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個時期的大楚帝國已經全麵控製漠南蒙古,並且漠北蒙古也向帝國稱臣納貢,漠西蒙古之中的和所部特也歸順了帝國。
換句話說,大楚帝國也不缺馬!
騎兵的數量以及軍隊的機動能力都不差,甚至比準格爾更強悍的。
此外,楚軍的武器裝備也不是準格爾所能相提並論的。
楚軍目前,包括乙等師在內已經全麵換裝燧發槍。
並且部分一線戰備師已經開始換裝最新型,由軍械部牽頭,金陵兵工廠、漢天兵工廠多方參與的十三年式燧發槍。
這款十三年式步槍完全能夠吊打準格爾人的火繩槍以及其部分裝備的部分早期燧發槍。
十三年式燧發槍,這款燧發槍和楚軍以往的二年式燧發槍相比,最大的外觀特征就是槍機上的彈黃變短了,此外防風蓋等細節都進行了改進,而這些變動帶來的是擊發率更高。
尤其是惡劣天氣的時候,優勢更加明顯,比如大風、雨雪、潮濕等天氣裡。
陸軍進行全天候測試的時候,十三年式燧發槍的擊發率基本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
而之前的二年式燧發槍,最新型號,也是生產量最大的甲三係列,其擊發率隻有百分之七十五,至於更早期,裝備數量不是很多,目前已經退居乙等師二線部隊的二年式甲一、甲二係列,更是隻有百分之七十左右。
1834年,英軍進行全天候擊發率測試,火繩槍70%,燧發槍85%,擊發槍99.4%
十三年式燧發槍的高擊發率,是初始陸軍停產二年式燧發槍,轉為大規模裝備十三年式裝備的決定性原因。
而且也彆覺得這個數據低……這個擊發率,指的不僅僅是在普通天氣下的測試結果,而是全天候測試,包括良好天氣以及各種大風下雨惡劣天氣的綜合結果,旨在儘可能的模擬戰爭期間的實際擊發率,即戰時擊發率。
畢竟打仗不可能天天都是好天氣,也不可能都是惡劣天氣,因此全天候下的擊發率測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是良好天下下的測試結果,那麼這個數據會高得多,怎麼說呢,天氣稍微好一些都能給你弄百分之九十的擊發率,甚至連火繩槍都能給你弄百分之百的擊發率。
但是這些沒有實際意義。
難不成你還要指望打仗的時候戰場上陽光明媚,無風,空氣濕度適中啊……又不是去度假。
因此楚軍的擊發率測試,采用的就是全天候測試。
至於歐洲那邊的早期燧發槍……楚軍也通過渠道獲得了一些並進行了測試,全天候擊發率連百分之六十都不到,有一些更是因為沒有防風蓋,連百分之五十都夠嗆,下雨天甚至都沒辦法作戰。
總之數據感人的很,要是換成楚軍這邊那都是殘次品,根本不可能裝備軍隊。
而準格爾人使用的火槍,依舊是火繩槍為主,再加上部分的騎兵使用的遂發手槍以及早期一些歐洲傳過去,不算成熟的遂發步槍。
在武器裝備乃至戰術應用上,準格爾距離楚軍還差老大一截呢。
因此對上準格爾,陸軍方麵是有絕對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