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這裡並不是大楚帝國的最西邊的領地,實際上大楚帝國自從接管了青康地區後,最西邊的地區已經變成了康西省。
而在準格爾部在最近幾年持續征戰,通過直接吞並,結盟間接吞並等方式已經控製大片中亞地區的領土,包括大片疆區。
因此,如今大楚帝國實際上已經和準格爾直接接壤,並且接壤的麵積極大。
從康西省到青海省,再到甘肅省,甘肅省再往北那就是漠北蒙古了。
這是因為甘肅省在明王朝的陝西行都司的基礎上,加入了大片漠南蒙古的西部區域,比元王朝時期的甘肅行省還要更大一些。
在大楚帝國和準格爾接壤的廣大區域裡,嘉峪關其實都算是內凹的腹地了,但是此地的戰略作用卻是不可代替的。
因為嘉峪關扼守著河西走廊,這是西域通往中原腹地的最便捷的通道,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一條通道。
如果不走河西走廊,那麼隻能走北邊的大片沙漠、戈壁、草原地帶了,繞老大一圈殺到漠南蒙古腹地,從陰山一帶的豐州灘地區往南,跨過張家口或其他關口進入山西或河北地區。
嘉峪關不僅僅扼守著河西走廊,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並且嘉峪關背後就是河西地區最重要的大型綠洲之一,也就是後世的酒泉地區;再往後則是山丹地區,那裡有著大楚帝國在西北地區最為重要的軍馬場‘大馬營軍馬場’。
依托大馬營軍馬場,當地駐軍可以獲得大量的優良戰馬。
而依托嘉峪關背後的綠洲地區,當地駐軍乃至周邊地區的駐軍可以就地解決相當多一部分的糧草,畢竟有綠洲才能種地嘛,能種地才能進行屯墾,有屯墾了才有糧食。
如果西北駐軍的糧食都需要靠後方運輸上來,那麼成本大了去,很難進行長期駐防的,就和明王朝時期放棄玉門關一樣,就是因為當地缺乏屯墾的條件,大部分補給都需要從後方運輸過來,維持成本太高。
再加上周邊威脅又大,所以不得不放棄玉門關,退回到嘉峪關進行駐防。
而退回到嘉峪關後,明王朝也確保了西線安全數百年,這靠的就是嘉峪關背後的大型綠洲以及更後方的牧場可以就地支持當地駐軍的糧草需求以及騾馬需求。
如此你就可以知道嘉峪關到底有多重要了,這地方不僅僅是昔日明王朝和如今大楚帝國的西大門,同樣也是維持在河西走廊兵力存在的重要補給供應地。
這樣的地方,在西域可不多。
出了嘉峪關後,想要再找到類似這種適合大規模駐軍的地方,也就隻剩下哈密地區了,之前說過的玉門關這些地方都不適合。
而哈密地區,也是之前葉爾羌汗國的核心領地,如今隨著葉爾羌汗國完蛋以後,也就落入了準格爾人的手中。
因為嘉峪關的重要性,楚軍接管該地後對該地的城池以及附近的長城都進行了整修,把嘉峪關防線從傳統的城牆式防禦工事,變成了符合火器作戰的防禦工事。
構築了固定式炮台、外圍要塞、挖掘了壕溝胸牆等等。
同時還修築了大量的駐軍營地,還遷移來了不少的屯墾營進行屯墾。
如今的嘉峪關包括周邊地區的整個嘉峪關防線,已經是一個長期駐防有兩萬多人兵力的大型防線。
而這兩萬多人裡,騎兵的數量就占據了半數以上,而幾乎所有野戰炮兵部隊,都是配屬了大量騾馬,機動能力和騎炮兵相當的炮兵部隊。
這種兵力配置,在中原地區也好,南方地區也好都是看不見的,主打的是機動能力。
不僅僅騎兵多,火炮跑得快,而且步兵部隊也配屬了大量的騾馬以及馬車,必要時候步兵也能騎著馬進行短途的快速機動,有點類似弱化版的龍騎兵。
話說龍騎兵這玩意,在楚軍裡已經徹底消失了,因為楚軍的大量師屬騎兵團,已經逐步改革為標準的輕騎兵,能上馬衝鋒也能下馬列隊的那種。
倒是一些步兵部隊為了加強機動能力,開始大量配屬騾馬,具備一定的騎馬機動,下馬作戰的能力,不過也和昔日的龍騎兵不是一個概念。
龍騎兵,就算差一點,人家好歹也是騎兵,用的馬匹也是正兒八經的戰馬,必要的情況下也能進行馬上作戰,雖然水平很渣……
而這些快速機動的步兵們,使用的都是一些便宜貨色的役用馬,這些役用馬平日裡都是用來拉車的,車上運輸步兵們各種裝備以及後勤補給,帳篷之類的,能夠讓士兵們無負重徒步行軍。
騎馬行軍,那都是特殊情況下才能乾的事。
所以平日裡也沒有進行專門的馬上作戰訓練,可玩不了馬上作戰。
這些在西北乃至北邊地區的步兵,之所以配屬一定數量的役用馬,純粹是為了提升步兵的機動能力,日常機動也不是騎馬,而是徒步,頂多坐一坐馬車。
畢竟在西北以及北方草原作戰,地方太大了,步兵隻靠兩條腿走路,等步兵趕到戰場,黃瓜菜都涼了。
因此陸軍一直都致力於給這些方向的步兵們提升機動能力,配屬更多的騾馬,馬車都是出於提升機動能力的考慮。
至於為什麼不都換成騎兵……騎兵貴啊!
軍隊的很多東西,都是需要考慮成本的,不可能什麼好什麼來。
哪怕是準格爾這些遊牧民族,他們的軍隊也不全是騎兵,相當多一部分還是步兵,隻不過騾馬多,步兵也因為負重少,所以行軍速度比較快,必要時候也能集中部分步兵騎馬進行快速行軍罷了。
楚軍也差不讀,而和準格爾單純配屬眾多騾馬不一樣,楚軍在西北以及其他北方地區的部隊,還會大量配屬馬車。
而大楚帝國陸軍裝備的馬車和傳統的東方式馬車還不一樣。
其中最為特殊的就是四輪運輸馬車,這玩意采用了轉向機構以及圓柱式軸承,同時還采用彈黃減震。
而這些都是為了提高運輸能力。
大楚帝國在國內統一戰爭的時候,就開始廣泛采用新式的馬車作為運輸工具,不過早期的時候因為缺乏騾馬,再加上南方地區的地形緣故,因此馬車運輸的比例還不算太大,很多時候為了給前線運輸補給,還得廣泛依賴獨輪車甚至人力搬運。
而等到東擄戰役期間,因為東北地形平坦,同時騾馬保有量也多了起來,因此那個時候楚軍就開始大規模裝備使用各種類型的新式馬車,既有四輪馬車也有雙輪馬車,兩者是搭配使用的。
畢竟兩者對騾馬、地形的要求都不一樣,彼此很難進行全麵的取代。
四輪馬車運輸量大,但是對地形要求高。
雙輪馬車運輸量小一些,但是對地形不怎麼挑剔。
大楚帝國的馬車運輸,在東擄戰役的後續期間,尤其是深入東北腹地、漠南蒙古腹地的時候更是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承擔起來了楚軍數百上千公裡的後勤運輸。
等東擄戰役結束之後,馬車已經成為了楚軍後勤物資運輸,乃至前線行軍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並且開始在更大範圍內進行了普及,哪怕是在南方地區也開始大量裝備馬車。
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開始,大楚帝國獲得了漠南蒙古這個重要的產馬地,並且也和漠北蒙古達成了協議,成為了漠北蒙古三大部落的宗主國,雙方進行了互補貿易,漠北蒙古通過出售牛馬羊等牲口以及羊毛等物資,換取大楚帝國的槍炮刀劍盔甲各類軍需物資以及茶葉、布匹等各類生活物資。
那個時候開始,大楚帝國雖然還缺頂級戰馬,但是普通戰馬就不缺了,至於普通的役用馬那就更不用說了,至少滿足軍需還是足夠的。
如此情況下,大楚帝國的軍用馬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後勤部根據以往的馬車使用經驗,提出了一係列的新要求對軍用運輸馬車進行了改進,由此誕生了一係列的改進後的軍需馬車並廣泛服役各部隊。
其中服役於西北地區四輪馬車就有好幾種,其中最主要的一種貨運四輪馬車的載重量達到了一噸,而且車架是經過了專門設計,可以用來運輸標準的物資運輸箱。
為了更好的運輸各類軍需物資,尤其是各類彈藥這種大宗補給品,後勤部專門製定了裝箱標準,規定了若乾規格的統一尺寸。
而且箱子還有卡扣,箱子進行堆疊的時候保證穩定。
相應的馬車上的車架也進行了規範設計,有標準的卡扣。
如此後勤運輸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的把裝著彈藥的木箱往上堆疊。
怎麼說呢,大楚帝國的後勤部門,在新式馬車以及彈藥箱上,玩了一把類似後世標準集裝箱的模式。
這樣的好處能夠能夠統一運輸標準,裝卸的時候也更加簡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