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守哈密城,一旦讓楚軍完成包圍,那麼就隻能等死了。
而出城決戰的話,能贏最好!
如果情況不妙就直接撤退,反正準格爾高層也沒說過非要守住哈密,遊牧民族嘛,打不過就跑路很正常。
而撤退的話,隻要提前把牲口以及大批糧草以及其他輜重運走,隻留下作戰兵力的話,後續撤退難度也不會很大。
畢竟他們準格爾人騎兵多,騾馬多,提前有所準備的話,跑路還是比較容易的。
如果撤退的時候,還能夠吸引那些楚蠻子追擊上來那就更好了……
嘉峪關到哈密方向,這一段上千裡的補給線就已經夠長的了,楚軍如果在剛攻占哈密,還沒有穩住陣腳的情況下就匆忙繼續往西追擊自己……
卓特巴巴圖爾做夢都能笑醒!
楚蠻子要是有膽子真這麼搞,那意味著需要維持上千公裡甚至更加漫長,並且沿途絕大部分地方都是無人區的補給線……
到時候,他們準格爾打都不用費心思去打,直接就能躺贏。
當然了,這種事卓特巴巴圖爾也知道可能性不大,畢竟楚軍不傻。
現在他們從瓜州到哈密這一段路,都是走的小心翼翼,走三天就休整兩天,一看就知道是要穩紮穩打。
如此情況下,也很難讓他們不管不顧繼續西進。
大概率,還是會在占領哈密地區後,在哈密地區進行幾年屯墾,利用哈密地區的綠洲解決駐軍所需要的糧草問題。
然後才會繼續西進。
這也是大楚帝國陸軍高層的想法!
這一場戰爭,大楚帝國高層從來就沒有想過第一時間把準格爾給滅掉,不是不想,而是代價太大,會嚴重乾擾到國內的民生建設。
因此,這一場戰爭,就是一場局部戰爭,以奪取哈密為主要戰略目的,如果能夠順勢乾掉部分準格爾的主力部隊那就更好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因此大楚帝國才隻在河西走廊方向進攻,而沒有把漠南蒙古西部,漠北地區牽扯進來。
如果是針對準格爾的滅國之戰,那麼就會多個方向同時進攻,尤其是從漠南西部以及漠北地區會同時出動少則十幾萬,多則十萬的敵軍,直接橫掃過去。
隻是那樣代價就太大了。
這些是大楚帝國高層的想法,而卓特巴巴圖爾雖然不是大楚人,也無法得知大楚帝國高層的內幕消息,但是依舊能夠從大楚帝國的具體行動裡能夠判斷的出來,大楚帝國目前的野心並沒有太大。
所以,他並沒有太過指望楚軍會在攻占哈密之後,第一時間就繼續西進。
不過雖然可能性很小,但是萬一楚蠻子的將領暈了頭呢……
所以,對此卓特巴巴圖爾多少也帶一點希望。
當然更加重要的還是為了保全自身!
因此決定了不死守哈密之後,卓特巴巴圖爾就開始了行動,他下令把哈密城內囤積的大量糧草、金銀財物以及牲口,乃至當地的人口一股腦往西遷移。
而哈密城內,隻留下三萬多駐軍,並且這些兵力大部分都是騎兵,少數步兵和炮兵也是攜帶了大量的騾馬。
而且攜帶的糧食輜重也不算多。
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在撤退的時候順利撤退。
承順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經過了一路磨蹭後,第四騎兵軍的主力部隊終於是抵達了哈密。
楚軍來的這麼慢,等的卓特巴巴圖爾都有些不耐煩了……因為他之前已經下令轉移物資和人口,留在哈密城內的糧草已經不多了。
楚軍如果再拖十天半個月……那麼卓特巴巴圖爾就得考慮著先行撤退了。
總不能餓著肚子在哈密等楚軍來不是。
楚軍順利抵達後,讓卓特巴巴圖爾鬆了一口氣,緊接著就派遣大量的偵騎外出,同時下令部隊準備出城迎戰。
嗯,順帶敲定最後的撤退計劃。
這一戰,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退,這是卓特巴巴圖爾早已經敲定下來的計劃,而軍中的高級將領們大多也知道這個計劃。
畢竟得提前準備好,這樣後續撤退的時候才不至於亂起來。
八月三十日,卓特巴巴圖爾率三萬大軍儘數出城,迎戰與楚軍第四騎兵軍。
而這一場戰鬥,看似規模很大,但實際上並不慘烈,甚至有些兒戲的感覺。
雙方一大早就擺開了陣勢,但是上午十一點多準格爾方麵就開始有序撤退了。
理由,自然是因為上午的這幾個小時裡打了幾場試探性戰鬥後,徹底把準格爾人心存的一絲僥幸心理徹底打沒了。
上午八點三十分的時候,準格爾率先派出騎兵出擊,想要襲擊楚軍的炮兵陣地……結果遭到楚軍騎兵的強勢攔截,又遭到炮兵部隊的密集炮擊。
出擊的兩千多準格爾騎兵,當場死傷數百狼狽而逃。
隨後準格爾方麵的一個一千多人的步兵方陣在左翼遭到楚軍線列部隊的密集打擊。
準格爾方麵的火繩槍和長矛手組成的步兵陣列,根本就不是楚軍方麵采用燧發槍的線列步兵的對手,更彆說楚軍的步兵還得到了大量火炮的支援。
雙方僅僅是交戰不過幾分鐘,準格爾的這個步兵方陣就儘數崩潰了。
兩次戰鬥都失敗後,卓特巴巴圖爾就很果斷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這兩次戰鬥雖然規模都不算大,但是卻讓卓特巴巴圖爾看到了楚軍那強悍的戰鬥力。
騎兵方麵都還好,其實雙方的差距也不算特彆大,但是炮兵和步兵之間的差距就足以讓人絕望了。
楚軍那綿綿不絕的密集炮擊,足以讓準格爾的密集陣列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而準格爾人方麵雖然也有十門火炮,但是在楚軍的強大炮兵麵前不堪一擊。
而步兵之間的對比差距更大,那些楚蠻子不知道為何,其線列步兵的火力密集無比,幾輪排槍下來,準格爾的火繩槍手和長矛手組成的步兵隊列就撐不住了。
光是看這兩場戰鬥,卓特巴巴圖爾就知道這一戰沒希望,繼續強行打下去搞不好要全軍覆滅。
所以,他乾脆利索的下令撤退。
為了掩護主力撤退,他還在主力撤退之前,下令四千多原葉爾羌汗國,歸順過來的軍隊朝著楚軍發動進攻呢。
為了斷後,除了這些當炮灰去送死的仆從軍外,他調集了三千多騎兵作勢迂回突襲,以吸引楚軍注意力。
當然,這三千騎兵也不是他的嫡係,而是歸順準格爾的和碩特分支的兵力。
下令七千多人發起進攻的同時,他也下令了其餘兩萬主力撤退,尤其是他的本部嫡係五千多人馬更是最先撤離戰場。
不過哪怕是卓特巴巴圖爾事先做出了不少的安排,但是真正撤退的時候還是出現了大量的問題。
首先是準格爾的主力一撤退,立馬就引起了被派去送死牽製楚軍的炮灰軍隊的反彈……
你都要跑路了,竟然還讓我去送死?
然後則是楚軍方麵也是迅速反應了過來,廖洪坡陸軍中將第一時間下令發起反擊,一萬多騎兵和上萬步兵同時發動的反擊,規模極為龐大。
如此一來,準格爾方麵原先預計的有序撤退,很快就變成了狼狽而逃。
也就是他們準備功夫很到家,準備了大批的騾馬,同時他們本身大多都是騎兵,因此哪怕是場麵有些混亂,但是逃亡的速度依舊不慢。
而楚軍哪怕騎兵不少,但是想要追擊人家騎著馬一心想要逃跑的準格爾所部也不容易。
雙方一追一逃持續到了當天傍晚時分,楚軍才鳴金收兵返回。
此戰,雖然打的有些兒戲,但是楚軍戰果不少,至少殺傷了敵軍三千餘人,俘虜五千餘人。
這些俘虜,大部分都是被卓特巴巴圖爾派出去送死牽製楚軍的炮灰軍隊,人家一看卓特巴巴圖爾放棄了他們,麵對楚軍反攻的時候也隻是象征性抵抗,很快就乾脆利索的投降了。
其中包括了三千多原屬和碩特部的騎兵!
此外楚軍還繳獲了大批的騾馬。
而哈密城嘛,因為被準格爾人主動放棄,所以沒經過戰鬥就直接接受了過來,可惜的是楚軍接受的哈密城,已經是一個純粹的空城了。
彆說糧草物資什麼的,連人影都沒一個,人家卓特巴巴圖爾早就把人員和物資都送走了。
不過哪怕是空城,也能讓楚軍獲得一個寶貴的落腳點,周邊的綠洲足以讓大楚帝國在這裡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屯墾,到時候當地出產的糧草足以維持幾萬兵力呢。
楚軍收獲不小,自然也就意味著準格爾人方麵有人要不爽了。
卓特巴巴圖爾就很不爽,他已經很高估楚軍的戰鬥力了,但是沒有想到還是低估了他們!
更重要的是,他發現自己嚴重高估了自己人的戰鬥力,尤其是那些旁係炮灰們的戰鬥意誌!
都是一群廢物!
明明說好的有序撤退,真到了撤退的時候愣是搞成大潰逃!
最終損失遠遠超出預估!
陣亡,被俘虜,失蹤逃散的具體人數他不知道,但是卓特巴巴圖爾在戰後隻收攏了一萬七千人左右。
而他戰前兵力有三萬人呢。
這意味著損失了大概一萬三千人左右。
至於為什麼楚軍隻殺傷了三千人,俘虜了五千多人,加起來也就八千多人的規模;但是準格爾卻損失了一萬三千人左右呢。
因為還有三四千人或當逃兵,或失蹤迷路沒被卓特巴巴圖爾收攏啊。
鬼知道他們跑那裡去了!
但是好消息就是,嫡屬於卓特巴巴圖爾本部的五千多嫡係兵力,一個不剩,全部都完完整整的有組織撤離了出來。
不過這個好消息,卻是讓卓特巴巴圖爾麾下的不少高級將領,尤其是來自其他部落的高級將領們很有意見!
如果不是你卓特巴巴圖爾第一時間就帶著自家本部嫡係跑路,我們怎麼可能崩潰的那麼快。
戰前說的那麼好聽,結果情況不妙卻第一個帶人跑路,這要是不崩潰都沒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