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十七年,在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研究所搞出來實用性蒸汽機早期瓦特蒸汽機一年之後,經過一年時間的工業化量產研究和生產線建設,大楚帝國終於是推開了蒸汽機大規模實際應用的大門。
並朝著門後的蒸汽時代開始一路狂奔!
先是煤礦行業,再到其他礦務企業,然後是對動力有著極高需求,同時又有較大附加值的重型機械行業、國防工業為代表的一係列先進產業。
最後則是一些對動力有著迫切的需求,但是人蓄無法滿足,又無法利用水動力的地區裡的少數產業也開始使用蒸汽機。
這些產業陸續在半年內的時間裡開始實際應用蒸汽機,其裝機規模以及速度,遠遠超過了大楚帝國高層的預估。
當時工商部根據各行業以及地區的情況,預估的蒸汽機應用規模是五年內能夠達到五百台左右的規模。
但實際情況卻是,僅僅是承順十七年的下半年裡,就陸續有五十多台蒸汽機交付用戶使用,並且交付速度越來越快。
這還是目前的交付數據,如果是看產能以及預估產能的話,那麼就更大了。
三大廠商根據市場反饋而建立起來的生產線,預計年產能能夠達到了七百多台,並且在明年年中的時候就能夠陸續全部完工並投產。
儘管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型蒸汽機的產能,但問題是當初工商部預估規模的時候,采納的數據也是以中小型蒸汽機為主啊
初作出預估的時候,還沒有大馬力的蒸汽機呢,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研究所搞出來的樣機是十六匹馬力的蒸汽機,當初進行數據預估的時候,也是以十六匹馬力的蒸汽機為標準進行預估的。
大楚帝國高層當初定下的扶持發展蒸汽機的五年目標,如今看來,恐怕隻需要兩年時間就能夠做到。
因為按照如今的三大廠商的蒸汽機生產線建設情況以及下遊廠商所提供的訂單來看,明年的產銷數據最少也能夠達到五百台以上,甚至有可能會更高。
下遊廠家對蒸汽機的熱情,比帝國工業界高層預估的還要更熱烈一些,尤其是各礦務企業裡,如今最流行的話題就是蒸汽機了。
而且不僅僅是蒸汽抽水機,那些礦務企業們還琢磨著該如何把蒸汽機用在其他方麵。
還是池州煤礦公司,他們先是采購並應用了一批蒸汽抽水機,然後他們就委托了當塗機械公司把後續采購的一台蒸汽機為動力,通過纜繩拉拽的方式把煤炭快速便捷的從礦井裡提升上來。
而不是和以往一樣,隻能依靠人工手推車的方式進行運輸。
為此,就不得不提如今在各礦產又或者一些貨運碼頭裡廣泛存在的軌道馬車了。
很早的時候,羅誌學為了解決港口或物資中轉站裡大量物資的快速運輸,親自提出來使用軌道馬車運輸貨物的辦法。
但是這種軌道並不是鐵軌,更不是鋼軌,而是木軌,上麵運行的車輛也不是火車,而是馬匹拖拉的馬車。
這種木軌道馬車的運輸方式,在大宗貨物的運輸上具有很大的成本優勢,不過成本非常高。
因為木軌道在持續高強度使用,同時還風吹雨曬的情況下,哪怕是有各種維護保養措施,也不太耐用,需要經常進行更換。
高強度的保養維護以及軌道更換,導致了這種木製軌道的使用成本其實很高的這也就注定了不可能大規模推廣鋪開,一般隻會在港口、礦山等有大量物資需要運輸的地方才會搞這種木軌道馬車。
就連在城市裡都無法鋪開搞木製軌道客運馬車維護成本太高!
後來隨著大楚帝國的鐵產量逐步提升,大楚帝國的部分港口,陸續嘗試用直接鑄造的生鐵條開始搞軌道,這樣雖然一開始鑄造的軌道要更高一些,但是後續維護費用要更低。
而且在鐵軌道上的馬車行駛起來更加省力,還能運輸更多的貨物。
陸續的,大楚帝國裡的諸多礦山以及港口等有著大量貨物運輸需求的地方,都陸續把木軌道換成了鑄造生鐵軌道。
所以說在大楚帝國裡的鐵軌,是比火車先出來的,而且提前了很早
近代曆史上也是如此,十六世紀下半業的時候,英國以及德國等地的礦山上就開始使用木軌道,嗯,基本上和大楚帝國的木軌道沒啥區彆。
東西方在先後幾十年裡,都陸續在礦山裡使用木製軌道,以軌道馬車運輸大量貨物,這是曆史發展的一種必然性,是現實需求所催生的結果。
隻不過原時空裡的歐洲,大概要在十八世紀下半夜,才會因為鐵價格大跌,鐵廠老板才把賣不出去的鐵臨時澆鑄為鐵條取代木軌自用,還準備著等鐵價上來後再把鐵軌再賣掉呢,結果發現鐵軌道比木軌道更好用而且因為鋼鐵產量持續大量增加,導致鐵價格持續保持低價,導致鐵軌道的全壽命費用,反而比木軌道的費用還要更加低廉,再加上運輸量還更大多方麵的結合綜合起來,也就拉開了大規模鋪設鐵軌道的浪潮。
在大楚帝國裡,其實也是差不多,一開始為了運輸大量貨物搞木質軌道,然後隨著國內鐵產量持續增加,生鐵價格比較便宜的情況下,木質軌道陸續變成了生鐵軌道,並廣泛存在於各礦山以及港口當中。
池州煤礦公司雖然是一家中小型煤礦公司,但是人家的礦山裡也是有鐵軌道的,最長的一條這鐵軌道從礦山裡一直延續到內河港口,總廠兩千多米呢。
他們出產的煤礦,可以從礦山裡通過軌道馬車,輕鬆便捷的運輸到他們自有的一個煤炭內河碼頭,然後直接裝船,通過小河再進入長江,最後抵達當塗工業區出售給當塗鋼鐵公司或其他客戶。
有了軌道交通後,他們也嘗試過用蒸汽機拉運輸貨物,但是直接做成火車的方式不靠譜,現在的蒸汽機自重太大,體積也太大了,把蒸汽機搬上去,根本就帶不動什麼貨物。
池州煤礦公司的做法也不是搞火車,而是采取類似抽水機的方式,把蒸汽機當做動力來源,把礦井深處的煤炭通過礦井內部的小型軌道車輛拉出來而已。
也就是纜車!
當然了,也就隻有煤礦公司能這麼搞了反正他們的煤炭幾乎不要錢,蒸汽機的日常使用成本也是煤炭成本居多,當煤炭不要錢之後,這蒸汽機用起來除了維護保養的成本外,幾乎沒有成本
所以這些煤礦公司才能琢磨著把蒸汽機用於更多方麵,以取代礦山裡大量的騾馬。
騾馬的飯量很大的,而且耐力有限,不能一直使用,因此在生產過程裡,騾馬的實際使用成本很高的,並不是說你給騾馬套個繩子,然後它就能不吃不喝給你乾活了。
隨便套個繩子不吃不喝就能乾活的,那是二十一世紀的牲口,不是十七世紀的牲口!
十七世紀的牲口用起來可貴了。
這也是很多煤礦公司,拿到蒸汽機後就陸續想辦法把用蒸汽機來取代那些騾馬,以節省成本。
比如淮南煤礦公司,他們的設想比池州煤礦公司還要更激進一些他們還試圖直接用蒸汽機帶動車輛,主要是他們煤礦的鐵軌道到碼頭比較長,同時他們的的兩個礦區之間也間隔比較遠,這軌道的總裡程有七公裡呢。
這個想法還引起了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研究所的注意,一票工程師很有興趣的進行了設計以及複雜的計算。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感人按照他們的計算,他們把現有的蒸汽機搬上鐵軌,然後帶動貨物的話,以如今火車的動力以及自重效率會特彆的感人怎麼說呢,還不如直接喊上一堆人著車走,便宜還好用還更快
最後的結果就是:不是不能搞你非要現在就搞出來火車,其實也能走,但是速度以及載貨量以及還重要的成本上,還不如用人推著走
淮南煤礦公司雖然是官辦企業,同時也有一份積極上進的心,但是也不能乾虧本的事啊。
因此根據數據結果火車方案不可行後,也隻能老老實實繼續用軌道馬車了。
而這事,卻是也隨著一份蒸汽機的應用報告裡送到羅誌學的手中。
看著淮南煤礦公司以及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研究所的火車試驗研究,羅誌學不由得感歎,這個世界的聰明人比自己想想的還多。
現在都有人開始搞火車了,雖然這種低壓蒸汽機沒啥用,但是理論概念卻是非常不錯的,這繼續搞下去的話真正的火車也就不遠了。
此外羅誌學也知道廣州機械公司那邊再搞高壓蒸汽機,而高壓蒸汽機的前期最佳客戶,也就是火車了。
稍微想了想後,羅誌學就做出了批示,讓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研究所、鋼鐵研究所等機構抽調部分科研人員,展開一項全新的研究技術:火車!
並指示新成立的火車研究所和廣州機械公司那邊進行合作,因為廣州機械公司那邊正在搞的高壓蒸汽機,看上去決心也非常大。
雙方有進行戰略合作的基礎。
隨手批示下去,做好了布局,羅誌學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火車的開花結果!
羅誌學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搞出來可堪實用的火車,但是他卻是知道,繼續朝著這個路子走下去,也許是十年,也許是二十年,但是火車總歸是能夠搞出來的。
哪怕這個過程裡需要付出不小的時間以及金錢的代價!
其他人或許對火車的後續應用價值產生疑問,但是羅誌學不會,因為他清楚的知道火車的龐大價值。
這一點,在很多重點工程裡都能夠知道。
在大楚帝國的很多研究工程裡,尤其是那些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舉國工程,大多都是在羅誌學的支持下才得以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