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需求主動控製的其他成分外,更多的還是因為技術工藝問題,導致這年頭搞出來的鋼材料往往還會含有其他成分,比如說磷、硫、矽等等……具體不同廠家,不同工藝也有所不同,而做出來的鋼材料性能往往也不同。
其中含磷量比較多的話,低溫性能就很差了,偏偏國內的諸多鐵礦裡,本身就含磷比較多,因此很多廠家做出來的鋼材料其實低溫性能很渣水……
此外,如果是含硫比較多的話,那麼高溫性能又不乍地,溫度一高就會變得非常的脆弱。
這具體到武器上也是如此,比如說在北方嚴寒地區使用的武器裝備,對低溫性能就要求比較高,含磷量要低到一定的程度,要不然的話,在動不動零下十度的北方地區作戰,刀具盔甲槍炮什麼的一敲就碎豈不是很尷尬……
而十五年式馬刀的低溫性能就非常不錯,人家是專門針對低溫環境下進行了優化,下了大力氣降低含磷量的。
因此這種馬刀很受騎兵部隊的好評,目前已經取代了早期的五年式馬刀成為了楚軍騎兵的製式騎兵刀。
擅長不同領域的武器研發也不是陝甘武器公司才有的情況,其他武器公司也有這種情況。
就和兩廣武器公司,他們在抗腐蝕領域以及山地作戰的武器領域上有著非常突出的優勢。
其生產的十五年式燧發槍專注於沿海、熱帶地區使用,其槍管對比陸軍標準版略短一些,擁有優秀的抗腐蝕性能。
因此十五年式燧發槍已經成為了海軍陸戰隊以及海軍水兵們的標準配發火槍,此外南洋各地駐軍的陸軍部隊也廣泛裝備使用。
這種燧發槍和十三年式燧發槍外觀差不多,乃是從十三年式燧發槍裡改進而來。
而十三年式燧發槍,也是目前大楚帝國裡的主力火槍,同時也是其他多種改進火槍的原始型號。
十三年式燧發槍,其標準型乃皇家理工學院以及槍械研究蘇等研發機構共同研發,五大武器公司都可以獲得專利以及相關的技術資料進行生產。
這種燧發槍是大楚帝國裡第一種擁有高擊發率的燧發槍,其性能非常優秀,擊發率遠遠超過火繩槍。
一經麵世就成為了大楚帝國陸軍的標準步槍,生產量非常大,目前五大武器公司總計生產了至少八十多萬支,覆蓋了大部分陸軍主力部隊,即甲等師以及乙等師。
此外還有各大武器公司根據十三年式燧發槍改進研發的子型號,比如十五年式燧發槍,這是以十三年式燧發槍為基礎,針對沿海以及熱帶作戰需求進行了針對性改進的熱帶型步槍。
還有河北武器公司研發的十四年式騎兵燧發槍,也是根據十三年式燧發槍改進的。
其實十三年式燧發槍,除了陸軍標準型號外,也有騎兵使用的短管型號,即十三年式騎兵火槍。
但是並不受騎兵的歡迎,因為十三年式騎兵火槍其槍管非常短,本意是為了讓騎兵們方便在馬背上直接裝填並開槍……
但是,大楚帝國的騎兵們,現在可不會在馬背上使用燧發槍……他們要麼下馬列陣步戰,要麼直接揮著馬刀衝上去……
你研發一種在馬背上開槍的騎兵火槍,人家騎兵都懶得搭理你!
針對這種情況,河北武器公司研發了槍管雖然對比陸軍款槍管短一些,但是對比十三年式騎兵款要更長的騎兵型號……就這麼一個小改動,就獲得了騎兵的歡迎。
其槍管對比基本款略短,可以讓騎兵們攜帶騎馬行軍,但是也不至於太短,免的下馬列陣作戰的時候射程、威力的時候吃虧。
為了在拚刺刀的時候不吃虧,還特地配發了一種更長的槍刺。
所以,楚軍騎兵裡的十四年式騎兵燧發槍,配發的並不是刺刀,而是槍刺。
說白了,這就是一款可以騎馬背著走,然後下馬使用的常規步槍,對比陸軍基本型就是槍管稍微短了一些,但是如果加上延長的槍刺,其總長度和陸軍基本款沒啥區彆!
人家騎兵,就是把這玩意當陸軍基本款使用,然後玩線列作戰的,從沒考慮過在馬背上使用這種火槍!
目前來說,光是十三年式係列的燧發槍,楚軍裡就大規模裝備了三種,分彆是十三年式陸軍款燧發槍,十四年式騎兵款燧發槍,十五年式熱帶款燧發槍。
這三款火槍同出一源,槍機結構幾乎一摸一樣,不同的是槍管長度、加工工藝、配發的刺刀/槍刺等。
這說的還僅僅是十三年式係列燧發槍……實際上大楚帝國陸海軍以及近衛軍裡,裝備的火槍可不止十三年式係列。
已經停產,但是還沒有退役,依舊在部分乙等師以及守備丙等師裡服役的二年式燧發槍的後續各種改進型還有好幾十萬支呢。
二年式燧發槍的各種改進型號更多,更複雜,軍方陸續裝備了十多種二年式燧發槍的改進型,還在服役的也有四種。
其後期改進型號,尤其是經過了槍機改造的後期改進型號還是挺靠譜的,擊發率不會比十三年式燧發槍差多少。
光是步兵所用的主力火槍,目前就有兩大係列,子型號七種之多。
然後還有手槍,手槍也是楚軍裡的一種大規模裝備的武器,主要是炮兵裝備以及軍官裝備的比較多,目前的主力型號十四年式遂發手槍以及十六年式遂發手槍,前者是配發給炮兵等技術兵種以及基層軍官,自衛使用的普通遂發手槍。
而十六年式遂發手槍,是一種比較精美,可靠性也更高,專門配發中高級軍官的手槍,產量比較低,說是武器更不如說是工藝品。
然後還有十五年式騎兵手槍,海軍以及陸戰隊使用的十三年式熱帶手槍等等,總型號加起來也有四種之多……這說的還是新型號。
如果算上還沒有退役的舊型號,那就更多了。
除了步槍、騎槍、手槍這三大主力火槍外,其實軍方還有一大堆他亂七八糟,各種特殊用途或者用來試驗的各種火槍。
承順十九年冬天的時候,陸軍還剛采購了一種大口徑短管燧發槍進行試驗裝備的。
這玩意很特殊……它的槍管很短,而且槍口是喇叭口狀的……因此也被稱之為喇叭槍。
喇叭槍之所以槍口這麼特殊,而且槍管那麼短,純粹是因為這種火槍是為了騎兵而研發的。
十三年式騎兵款遭到騎兵的鄙視後,不僅僅河北武器公司瞄準了騎兵火槍,其他武器公司也沒放棄,東北武器公司也是加入了競爭當中。
他們認為騎兵之所以討厭在馬背上使用火槍作戰,是因為裝填不方便,而且在馬背上,尤其是運動的狀態下命中率非常低下導致的,隻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就能夠讓騎兵樂意在馬背上使用火槍了。
裝填問題,除了繼續保持短槍管外,他們乾脆給來了個喇叭口,這樣裝填就更加方便了。
而命中率的問題,他們效彷了火炮裡的霰彈炮,直接給新式的騎兵火槍配發了霰彈,這種霰彈是定裝,內含多枚的小鋼珠,如此開槍後就能夠擴大子彈的覆蓋麵積來提升命中率。
陸軍軍械部的將領們看過後,覺得思路還靠譜,但是具體有用沒用還得試一試,所以先訂購了幾百支進行試驗裝備。
實際上,陸軍軍械部采購的騎兵使用的新實驗火槍也不止這一種,還有其他好幾種,不過都是騎兵使用的手槍。
軍械部的高層可是一直都沒放棄騎兵槍支的研發以及裝備……哪怕前線騎兵對火槍特彆嫌棄。
尤其是騎兵手槍這東西,騎兵在最近十年來,幾乎沒有在大規模實戰中用過這玩意……隻有零星特殊情況下才使用。
理由基本上和嫌棄十三年式騎兵短管火槍差不多,那就是他們從來不在馬背上使用火槍……
有啥事揮著馬刀就衝上去,還開個屁的槍……
而下馬進行防禦作戰的時候,他們直接使用槍管隻比標準版稍微短一些的十四年式騎兵火槍,或者乾脆直接用陸軍標準版的長款火槍,直接化身線列步兵和你玩對射……
楚軍的騎兵們因為早年被手槍騎兵和龍騎兵坑過之後,對在馬背上使用任何火器都相當排斥,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傻子才在馬背上玩對射!
如此也導致了楚軍騎兵的作戰方式,和當代的其他國家的騎兵都不太一樣……
標準大規模騎兵的話,往往是騎兵火炮先密集炮擊,等騎兵火炮動搖敵人騎兵陣型後,己方騎兵就直接列陣揮著馬刀或騎槍衝上去……或者是乾不過或其他情況下需要防禦作戰什麼的,那就直接下馬玩線列作戰……
基本上,任何有組織的騎兵戰鬥力,都是沒有在馬背上開槍作戰這麼一個選項的。
隻有極少的特殊零散戰鬥裡,騎兵們才會在馬背上開槍作戰,但是極少。
但是騎兵將領們,尤其是部分騎射出身的傳統騎兵將領們,卻始終認為能夠在馬背上開槍的騎兵才是未來……
騎射雖然現在不堪用了,但是錯不在於騎射戰術本身,而是在於缺乏一種比傳統騎弓更高效的騎射武器。
如果能夠有一種威力大、精度高、後坐力小、並且還能弓箭一樣連射的騎兵專用火槍,那麼就是極好的。
那麼自家的騎兵就能一邊策馬奔跑,一邊舉槍,通過連續射擊乾掉百米外的敵人!
問題是,這樣的火槍搞不出來!
所以,他們隻能是尋找一些妥協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