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西征哈薩克汗國也不例外,後勤部門準備了大量的物資,尹寧地區裡的後勤倉庫了,僅僅是純鮮肉牛肉罐頭就堆滿了足足五個倉庫!
其他的各類軍糧供給就更多了,各種各樣的水果乃至蔬菜罐頭多的很,還有各種壓縮乾糧。
此外還了讓前線將士們吃上新鮮肉食,後勤部門還準備了大量的活牛羊帶著一起行軍,以便在前線的時候也能夠吃上新鮮肉食。
除了將士們吃的糧食外,數量龐大的軍用馬匹的口糧也是大量準備。
充足的物資,足以維持五萬兵力以及大幾萬匹馬匹至少半年作戰所需。
從物資供給來說,這一次西征哈薩克汗國的後勤物資,比當年幾次打準格爾的西征戰役還要多。
當年打準格爾的時候,物資供應其實是非常緊缺的,但是因為準格爾兵力不少,楚軍動用的兵力也多,最多的時候甚至動用十幾二十萬大軍。
以當年楚軍在西域地區的後勤供應能力而言,其實是不足以供應這麼多大軍的,因此不少部隊在行軍打仗的時候經常都是飽一頓餓一頓,特殊情況下還會殺軍馬就食。
然而這一次西征哈薩克汗國,出征的兵力隻有當年西征準格爾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供給的士兵口糧以及馬匹口糧卻是比當年西征準格爾還要多。
這得益於大楚帝國控製了吐魯番各大型綠洲,最重要的還是控製並屯墾開發了尹寧河穀地區。
這地方乃是西域地區裡非常少見,適合進行大規模屯墾開發的地區,一條尹犁河以及河穀地區的平原,讓這片地方成為了大楚帝國在西域地區的最大,也是最為重要的糧倉。
有人稱之為塞外江南!
正是有了尹寧河穀地區的糧食支撐,才能夠讓大楚帝國塞外地區長期大量駐紮兵力,同時才能夠供給數量越來越多的新移民。
截止到承順二十八年,光是尹寧河穀一地,就已經有了五萬多人口,這五萬多人說的還是民籍人口。
並不包括軍人,而實際上在尹寧河穀裡,人數更多的是駐防此地,同時也進行軍事屯墾的第一集團軍各部,長期有六萬多兵力駐防此地,包括一個甲等師,兩個乙等師,再加上一個第四騎兵軍。
這些兵力除了作戰訓練外,也會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屯墾,以就地解決軍糧問題。
如果軍民相加,尹寧河穀地區的人口總數就達到了十一萬人,這在西域地區而言可是正兒八經的人口大城了。
依托當地的充足糧食供應以及人力資源,工業部在這裡建立了一係列官辦企業,主要是國防相關的工廠。
包括尹寧兵工廠,尹寧罐頭廠,尹寧紡織廠這三大涉及武器裝備、軍糧、軍服的國防支出產業。
此外還有一些零碎,但是也和國防、民生密切相關的小工廠。
大楚帝國在短短數年內,愣是在一片荒蕪的尹寧河穀,建立起來了一個人口超過十萬,並擁有基本國防工業體係的城市。
這種事,也就隻可能出現在已經工業化的大楚帝國裡,放在任何一個還處於落後農耕時代的國家都不知道出現。
而依托尹寧河穀地區,大楚帝國才能夠西望哈薩克大草原,並準備把這片大草原直接一口吞下。
不僅僅是簡單的征服和吞並,大楚帝國甚至是準備依托楚河以及錫爾河這兩條哈薩克中南部草原上的重要內陸河流修築城市,移民屯墾,最終把這一片兩河地區變成大楚帝國在中亞地區的橋頭堡乃至後勤供應基地,為大楚帝國征服整個中亞乃至繼續西進提供助力。
所以,當陸軍第二騎兵軍的將士們陸續西進,後方的第四騎兵軍以及部分步兵和炮兵部隊也陸續越過三樹城西進的時候,尹寧城內裡,一場另類的動員誓師大會也正在進行著。
緊接著,由吐魯番省參政楊明達親自率領的一百多人的文官團隊,將會帶著五千多名移民跟在軍方後麵前進,他們要在軍方之後,選擇適合地方進行築城並屯墾。
將領在前麵攻城略地,擊潰殲滅土著軍隊,摧毀土著政權,粉碎土著的有組織抵抗。
文官在後方築城屯墾,組織民兵自保乃至主動出擊驅逐、清剿土著殘留,全麵實際控製當地。
一文一武搭配,這是大楚帝國對外擴張時的通常做法,在南洋的時候是這麼乾的,在西伯利亞的時候是這麼乾的,如今在中亞還是會這麼乾。
而楊明達,就是這一次進軍楚河,錫爾河兩河地區的文官負責人,而不出意外的話,他也將會成為大楚帝國在西亞地區的新行政轄區的負責人。
帝國中樞連這一片區域的名氣都選好了:兩河省,名字出自楚河、錫爾河,兩河之間的地區也通常被稱之為兩河地區。
大楚帝國未來就會在這一片區域裡設立兩河省,而哈薩克汗國的其他東部區域,不出意外會合並到吐魯番省,北部其餘則是應該會和施行軍管的鄂畢河流域現有控製區進行合並,最終成立一個新的鄂畢河省。
昔日廣闊的哈薩克汗國,將會被徹底肢解為三大部分。
當然,直接分彆設省這些事情還太早,短時間內,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哈薩克草原的行政事務,將會以‘兩河事務衙門’進行負責,而該事務衙門由吐魯番巡撫管轄,衙門督辦由吐魯番從三品參政楊明達擔任。
兩河事務衙門的設立,意味著大楚帝國是準備把哈薩克草原徹底收入囊中,然而哈薩克人對此卻是一無所知,根本就不知道大楚帝國的龐大野心。
甚至當哈薩克人土著發現了楚軍的先鋒騎兵後,都不知道為什麼楚國人會出現在這裡。
緊接著就是巨大的恐慌……這種恐慌隨著騎士們在草原上的奔波,如同波浪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哈薩克草原!
於是乎,還在處於混戰當中的多方哈薩克部落都是愣的,緊接著開始一個個征兵備戰,之前彼此打著的部落也是停下了彼此攻伐,而是轉頭向東,準備迎戰楚國人。
有幾個聰明的部落頭領,甚至還不計前嫌,試圖和其他部落們聯合起來抵抗楚國人的入侵,尤其是東邊的那幾個部落……眼瞅著楚國人都要殺過來了,他們自然是想要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助力。
但是吧……有些部落的頭領們認為楚國人來了和他沒關係。
反正他們部落的牧場也不在東邊,而是在南邊乃至西邊,楚國人現在打東邊的部落關我屁事……
甚至有的人認為還能和楚國人進行聯合一起討伐中部和東部地區的其他部落,搶占更多的牧場呢。
隨著大楚帝國第二騎兵軍殺入草原後,麵對並不是數萬乃至十幾萬的哈薩克聯軍,而是各自為戰的大小十幾個部落或聯盟。
這些部落或聯盟,甚至有的還在相互攻伐交戰,有的部落甚至還派人來聯係楚國人,想要和楚軍一起攻打某個敵對部落。
然後東邊的幾個部落一看情況不妙,根本不給其他部落機會,直接就跑到楚軍麵前投降了!
這場麵讓楚軍的一票高層將領都有些不適應了……
甚至都有人開始擔心……按照對麵這麼個投降法,這一場規模浩大的滅國之戰,有可能變成一場武裝行軍……
他們這一仗打完撐死了也就撈點苦勞。
功勞?彆做夢了,仗都沒打,你還想要軍功?
沒有功勞還怎麼晉升?
於是乎,西進半個月後,楚軍一路看似攻占了大片地方,接受了大批俘虜湘軍,但是楚軍的將領們的臉色卻是越來越難看。
尤其是部分花費了無數人脈關係,才撈到一個到前線帶兵機會的中高級將領們。
他們千辛萬苦才調過來帶兵,正準備乾一票大的,撈足功勞再往上挪一挪,結果這些哈薩克土著倒好,一個個投降的比兔子還快!
娘希匹的,你們不抵抗,老子拿什麼立功?
坑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