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想當楚國人,想得真美(1 / 2)

非洲最南端,好望角海域,在這個被稱為地球上最危險的海域裡,一支龐大的艦隊艱難的航行著。

這就是大楚帝國遠征南非的艦隊,由非洲艦隊大半主力艦以及一批西洋貿易公司的武裝商船,普通商船,還有一批是臨時有償征用的航運公司的普通民用船隻。

共計有大小船隻五十七艘。

儘管這支艦隊裡最小的船隻滿載噸位都有上千噸,最大的更是達到了四千多噸,這艘四千多噸的船隻乃是南方航運公司的遠洋貨輪,本身就接受了軍方的雇傭,從本土運輸各種港口吊裝設備,建築設備以及材料,還有一些彈藥補給物資過來的。

這些物資,本來就是給未來建設開普敦港所準備的。

按照大楚帝國高層的計劃,是準備把開普敦拿下來,然後建成一個大型的軍事堡壘,擁有駐防大量兵力,停泊大量船隻,並能夠為船隻提供補給以及簡單維護的能力。

如此的開普敦,將會成為扼守好望角海上關隘,同時也是未來大楚帝國深入大西洋,殖民歐洲的橋頭堡。

所以各種港口設備以及建築材料就不能少,來的不僅僅有設備材料,還有一批西洋貿易公司工程師以及海軍直屬的工兵部隊呢。

龐大的艦隊在海麵上顛簸前行著,每一艘船上的主帆都已經降下,但是船隻的前方,都升起了一麵很特色,通體橘紅色的小三角帆,這是非常特殊,專門用來在強烈風浪航行的風暴帆。

於此同時各艦上的蒸汽機更是全功率輸出,讓船隻保持強悍的蒸汽機動力,能夠根據海浪的方向儘可能的選擇順浪或頂浪航行,以避免海上航行中最危險,各種海難的第一殺手“橫浪”。

風帆時代裡在海上因為風浪而失事的船隻,大部分都是船長技術不過關,導致船隻被橫浪打翻的,少數是因為頂浪但是船體沒能承受住。

船隻麵臨洶湧風浪的時候,保持基本動力,並根據海浪的情況及時調整航向是非常重要的。

純風帆船隻遇上強烈的風浪,雖然需要降下主帆,但是同時也需要升起風暴帆,隻是一麵在船首的小三角帆,用以給風帆船隻保持基礎的動力,讓船隻儘量順風航行,通常順風也意味著順浪,安全性會大很多。

如果降下全部風帆也關閉了蒸汽機,船隻徹底失去動力的話是非常非常危險的,說得好聽是隨波逐流,說的不好聽就是等死。

不過大楚帝國非洲遠征艦隊裡的船隻,滿載噸位都挺大的,最小的都有上千噸呢,並且都是機帆動力,並且機帆動力裡,這些船隻的蒸汽機動力都是屬於主動力,風帆才是輔助動力。

如今大楚帝國新建造的軍用船隻裡,哪怕是一些大噸位的民用船隻,雖然遠洋船隻基本還是清一色的機帆動力,極少數還是純蒸汽機動力。

而機帆動力基本上也不把風帆作為主動力了,而是把蒸汽機作為了主動力。

如今新建造機帆船隻裡的風帆,一般都是用來日常航行的時候節省煤炭的,一般機帆船隻的純風帆下,航速也都比較慢,所以想要更快的航速往往會蒸汽機和風帆並用。

得益於大楚帝國的強悍工業基礎,傑出的造船工業,眼下這片好望角海域裡的風浪雖然比較強烈,海麵上波濤洶湧,但是非洲艦隊裡遠征南非開普敦的艦隊依舊在海麵上向前航行著。

好望角海域雖然非常的危險,但也不是說不能過去,更不能說每一次通過的時候都會遇上危險。

大部分時候隻要不作死,比如說非要在積極惡劣的天氣下出海,腦子不正常非要玩船側對浪。

否則的話,隻要船隻本身不出什麼故障,或者是特彆倒黴的在正常天氣裡出航,都還能遇上大型的殺人浪……嗯,這是一種前端如同斷崖一樣,尾部平緩的海浪,特彆的危險,哪怕是現代好幾萬噸的大型船隻遇上了連續的大型殺人浪,也會被乾翻。

隻要不作死,不遇上極端情況,那麼好望角海域的諸多風險其實都是可以規避的。

歐洲人在這片海域都來來回回穿梭一百多年了,也沒見他們死光了!

真要說危險,並且對比船隻失事數量的話,甚至還不如大楚帝國本土的長江航道之一:川江航道!

雖然這些年一直都投入了不少資金對川江航道進行治理,但是破地方每年依舊有幾十艘船隻失事呢。

蒸汽機內河船隻大規模應用之前,平常年份裡一年沉掉百來艘風帆小木船很正常……建國早期的時候,川江航道還沒怎麼治理過,加上局勢穩定,進出川的商貿旅行需求激增,那個時候更凶狠。

最多的一年裡,也就是承順八年,在這條航道沉掉了三百多艘風帆木船,

大楚帝國建國至今,這段航道失事的船隻總數怕是得有幾千艘,隻不過失事的都是一些內河小木船,沒太多人關注,也引不起什麼大眾注意罷了。

一直等到艦用高壓蒸汽機成熟,大量蒸汽機內河船隻,取代了昔日的小木船作為了川江航道上的主力,川江航道的失事率才降低了下來。

和川江航道比起來,好望角海域看著危險,也更讓人心驚膽顫,但隻要應對得當,自己彆作死,那麼也不會遭遇太大的危險。

畢竟非洲遠征艦隊的指揮官們也不是傻子,他們可沒有選擇在這片海域風浪最強的農曆六月份,好望角海域當地冬季的季節來玩什麼遠征非洲。

而是選擇了好望角海域風平浪靜的十二月份,此時好望角海域正處於當地的南半球夏季時節,乃是一年裡,當地海域最風平浪靜的時候。

同時也沒有在惡劣天氣的情況下,就強行穿越這片海域,實際上他們在昨天就抵達了這片海域附近,但是因為昨天天氣不太好,風浪有些大,為了避免意外,尤其是避免艦隊裡那些隻有一千多噸的普通民用運輸船的危險,所以就沒有進入該海域。

等到了今天天氣平靜下來,海麵上的風浪也小了後這才進入這片海域。

隻不過好望角海域裡的所謂風浪比較小,那也隻是相對而言,實際上這地方因為處於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彙之處,哪怕是正常時候都算不上多麼的平靜。

而且他們有些倒黴,進入其中後又發現刮起了強風,並且海浪也變大了……這個時候,非洲遠征艦隊顯然也不想掉頭回去,眼看著再過幾個小時就能穿過這片危險的海域,而且風浪雖然變大了,但是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因此整個艦隊才繼續在風浪中前行。

這也就是楚國的南非遠征艦隊了,這換成了荷蘭人或葡萄牙人的純風帆木製船隻過來,遇上這種程度的風浪說不準就掉頭返航了。

在持續的強烈風浪中,楚國的南非遠征艦隊始終向西前行,一路斬風破浪繼續航行了四個多小時後,終於穿過了最危險的海域,繞過了好望角進入到了稍微平靜的大西洋。

雖然此時此地的海麵還有些風浪,但依舊讓一大群楚國人鬆了口氣。

危險終於過去了!

如今看見了依舊有風浪的大西洋,不少楚國的船員們都覺得這海域挺好的,不少人還覺得,這海域應該換個名字,換成安全洋之類的……

這情況,就和當年的麥哲倫穿越合恩角後,進入風平浪靜的太平洋後的感覺差不多。

不過名字也不能隨便亂改,大西洋這個名詞,可不是什麼外來詞彙,或翻譯詞彙。

在明朝時期的時候,華夏人把印度洋稱之為西洋,太平洋稱之為東洋。

後來發現印度洋的西邊還有一個更大,歐洲蠻夷稱之為阿特拉斯洋的海洋,於是乎就把西洋一分為二……把印度洋稱之為小西洋,阿特拉斯洋稱之為大西洋。

再後來,大楚帝國的國際貿易增加,和歐洲人往來密切,因此對海外的一些地理稱呼上,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航海多年的歐洲人的影響,引入了不少歐洲語言裡的地理名詞的,有些進行音譯,有些進行意譯。

這個過程裡,這些翻譯詞彙有一些在民間裡使用比較多,甚至取代了一些傳統的詞彙,成為了楚國內的流行,乃至官方標準用詞。

印度洋和太平洋這兩個海洋名詞,就是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情況。

也不僅僅歐洲等地的土著們對大楚帝國文化造成了一些小影響,實際上大楚帝國對各國,哪怕是遠在歐洲的各國造成文化影響更大。

南洋印度等地就不說了,彆說什麼文化影響了,一些傀儡國的文化根子都快被楚國文化給刨掉了……很多土著國家的上層人士都普遍學習漢語。

其實楚國人也沒逼著他們,甚至都沒有去主動推動這些事情,而是他們自己非要學習漢語的,就跟後世的中國人高考都是考英語一樣……並不是說人們樂意去學習彆人家的語言,而是迫不得已,必須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