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非法移民(1 / 2)

大楚帝國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鐵路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裡,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大量的鐵路線被建成通車。

其發展速度比曆史上英國甚至美國的鐵路發展更為誇張。

在承順二十一年之前,大楚帝國的鐵路發展是很微弱的,基本上都局限在老舊的鍛鐵鐵路上,用途主要是礦區鐵路,港口鐵路,使用的也不是火車而是馬車。

不過這個微弱也是相對而言……因為大楚帝國本土的國土龐大,人口眾多,當年的鐵路發展即便很微弱,但實際上把眾多礦區以及港口鐵路彙總起來,也能夠達到上千公裡的裡程。

其中大名鼎鼎的鬆江鐵路,總裡程三十多公裡的客貨兩用鐵路,就是這一時期時期裡發展起來的。

這條鐵路設計建造最初,這條鐵路可是用來跑馬車的……而不是用來跑火車的,其鐵軌也不是後來大規模采用的鋼軌,而是采用的軟鋼。

軟鋼,這是大楚帝國當年受限於冶煉工藝,再加上加工工藝不完善的情況下,在熟鐵和低碳鋼之間做出的一種取舍,采用的含碳量稍高於熟鐵,但是低於後世低碳鋼的一種鋼鐵……

硬度、耐磨等性能不如傳統意義上的低碳鋼,但是比熟鐵更好。

而韌性則是高於低碳鋼,弱於熟鐵。

這玩意,其實就是介於熟鐵和低碳鋼之間,被大楚帝國內部稱之為軟鋼,是大楚帝國在有限的技術條件下儘可能的提升材料性能,加工性能的結果。

在承順十幾年的時候乃至二十年前期被廣泛用於鐵路、輪船、機械加工等各行各業。

早期鐵路以及輪船,基本都是采用這種軟鋼建造的。

鬆江鐵路也是!

隻不過這條鐵路建成的時候,剛好遇上了高壓蒸汽機研發成功,隨後出現了火車,也就是廣州機械公司的二十一年型火車。

所以這條鬆江鐵路,在建成投入運營的時候,采用的是火車而不是馬車。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條鐵路從一開始的設計是用來跑馬車的!

承順二十一年前的大楚帝國鐵路發展,以礦區,港口鐵路為主,以短途,大量的貨物運輸為主。

此外,實際上還有一種在城區裡的軌道馬車……軌道馬車直到今天,依舊是眾多大城市裡的重要城區交通工具,隻是傳統上不太好把這種軌道交通也歸類到鐵路上而已。

而在承順二十一年後,因為廣州機械公司的二十一年型火車研發成功,後續在鬆江鐵路上的運營更是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同時大楚帝國在這一時期裡,也是陸續了鋼材的大規模量產技術以及鑄造技術、加工工藝,各大鋼鐵公司陸續推出各種鋼軌。

這種新式鋼軌的使用壽命,比早期的熟鐵要高十幾二十倍,也比軟鋼提升了好幾倍,同時成本儘管有所上漲,但是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畢竟鋼材的大規模量產工藝提升起來後,什麼低碳鋼,高碳鋼,也就是多一點少一點含碳量的事,對於鋼鐵廠而言其實沒多大的生產成本差彆。

此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經過二十年的早期工業發展,大楚帝國的生產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對交通的運輸需求也非常迫切。

龐大的人口流動,龐大的物資運輸需求,再加上二十一年型火車的研發成功,鋼軌技術的突破,這些綜合起來直接催動了鐵路的發展。

承順二十一年起,大楚帝國開始以每年數千公裡的規模迅速建造鐵路。

早期主要集中在容易建造鐵路的平原地帶以及經濟發達地區,中期則是加入了戰備鐵路,到了現在,隨著施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大楚帝國也開始在山區等複雜地形裡建設鐵路。

截止到了承順三十三年的今天,大楚帝國建成了總數四萬公裡的鐵路,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主要的已經建成的乾線鐵路有津浦線河北天津到金陵浦口、廣湖線江西湖口到廣東廣州、江南鐵路浙江寧波到江西湖口,包括支線杭州途徑湖州抵金陵。

海蘭線江北海州到甘肅蘭州、西北鐵路甘肅蘭州到吐魯番尹寧、中亞鐵路吐魯番尹寧到兩河省土耳城,這三條鐵路線其實也是一整條東西大鐵路,因此又被稱之為東西大鐵路。

幽漢線河北幽州到漢天府漢口、南橫線江西南昌到楚南衡陽,並繼續向西延伸進入貴州,是屬於西南鐵路的一部分

遼東鐵路河北天津到遼東沉陽、東海鐵路遼東沉陽到東海釜山、遼北鐵路遼東沉陽到黑水雙江

膠太線山東膠州灣到山西太原。

這些主要的鐵路乾線,如福建鐵路、廣西鐵路、西寧鐵路等,再加上幾條主要的鐵路支線,基本上把大楚帝國的本土腹地的各省都連接了起來。

嗯,除了雲南、四川以及兩康這四個省份,不過雲南和四川的鐵路也在修,估計用不來多久也能夠建成通車了,到時候也就隻剩下兩康地區無法通行火車了。

這些鐵路乾線,意味著一個楚國人,從最南邊的升龍省坐上火車,可以一路抵達最北邊的黑水省,未來還能夠經過草原鐵路抵達貝爾加湖畔的庫爾城呢。

同時還有數量龐大的各種鐵路支線,連接眾多府、縣,尤其是東部、南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如廣東、浙江、江南等省,不說每個縣,但是基本做到了每個府都能通行火車。

而這些鐵路網,構成了大楚帝國本土經濟運轉的血管,源源不斷的運輸著人員以及各種物資,為大楚帝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提供各種養分。

同時也為廣大的帝國百姓們帶去了全新的生活!

通過這些鐵路,哪怕是一些偏僻地方的人們,也能夠方便的前往外地去工作生活,也能夠為當地的諸多特色產品方便外運到經濟發達地區。

鐵路的大規模建設,不僅僅本身這種大規模基建以狂飆的速度拉動著帝國經濟的發展,更是為了了鐵路沿線帶來了強大的經濟活力。

鐵路的大規模發展,甚至都直接催生了多個鐵路樞紐大城市,甚至改變了大楚帝國一些地方的格局。

如徐州,這地方以前也就那樣,但是現在卻是因為地處鐵路交通樞紐,直接成為了大楚帝國新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並順勢成為了江北省的新省府。

同樣的還有鄭州,因為黃河大橋的緣故,鄭州成為了中原地區的鐵路樞紐,最終發展速度遠超隔壁的洛陽,如今河南巡撫駐地,都已經從洛陽遷移到了鄭州。

同樣的還有安慶的沒落和瀘州的崛起,安慶之前作為安廬省的省會,但實際上發展一直不怎麼樣,主要是那地方地形有所限製,而且看似在長江邊上,但實際上港口吞吐量不大。

倒是軍事防禦功能不錯,曆史底蘊強……但是這兩點在帝國高速發展的這十年裡沒啥卵用。

而隨著安廬省內的鐵路建設拉開序幕後,瀘州的合肥線成為了安廬省內的一個重要十字鐵路樞紐,往東可以抵達京師浦口,往西可以抵達六安,並繼續往西抵達信陽,和湖廣、河南的鐵路網連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