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慶陽級護衛艦的火力無法讓海軍高層派來的觀察軍官們滿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這並不是慶陽級護衛艦弱小,而是海軍高層的野心太大了,竟然妄想用區區原本定位於打雜用的護衛艦來取代部分巡洋艦的作戰效能。
而且還是對艦炮口徑要求極高的對陸炮擊。
對陸炮擊作戰的話,口徑就是正義,裝藥就是真理!
口徑不小,炮彈裝藥量太小,其他什麼射速、射程、精度這些都是空中樓閣。
打的快打的中,但是打中了也沒啥效果又有什麼用?
要不然的話,大楚帝國海軍為什麼不使用更廉價,射速更快的小口徑艦炮執行對陸炮擊作戰呢。
比如七十五毫米艦炮甚至更小口徑的五十五毫米的艦炮,因為火炮小,射速還更快的。
但是這些火炮對付敵人的船隻挺好用的,用來對付岸上的有生力量也還湊合,但是想要對付陸地上的堅固工事就不夠看了。
也彆以為十七世紀的土著們不會修工事,人家也會修城堡以及各種防禦工事的,比如棱堡這東西對火炮的防禦能力還是挺不錯的。
此外大楚帝國崛起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而是足足三十幾年時間了,和歐洲殖民者的密集交流也有二十多年了,歐洲國家早早就知道了楚軍的榴彈厲害,十幾二十年前葡萄牙人以及荷蘭人就知道通過挖戰壕,構築防炮工事用來抵抗楚軍的榴彈。
同時這些歐洲人自己也是逐漸使用比較原始的榴彈,也就是早期的那種火繩引信的開花彈,用超短身管的臼炮進行發射,就和統一戰爭時期的楚軍一樣。
這種臼炮開始在歐洲出現並大規模裝備後,也促使了歐洲國家在防禦工事上的修築上,開始注重防榴彈炮擊。
這二十幾年過去了,歐洲人在防炮工事上是已經大有進步……雖然說防禦工事還是不咋地,但是一些防禦重點區域,比如岸防炮台,堡壘這些戰略地方,抵抗小口徑的榴彈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要想一炮敲掉一個堡壘,幾輪炮擊就徹底打殘一個岸防炮台,還是需要大口徑的火炮。
這也是慶陽級護衛艦在炮擊丹吉爾岸防炮台的時候,表現不佳的緣故……原因很簡單,發射榴彈的話,因為口徑太小,裝藥量不夠,爆炸威力不足,難以直接依靠爆炸衝擊波摧毀這些堅固工事。
而發射半穿甲彈的話,人家西班牙人也不傻啊,這些岸防炮台的正麵都非常厚實,普遍是外層石牆,內層土層的結構,用來抵抗實心圓球炮彈效果很小,同時用來抵抗楚軍的半穿甲其實效果也湊合,至少小口徑的半穿甲就打不穿……
最關鍵的是,就算勉強打穿了,但是小口徑的半穿甲,裝藥量少的可憐,打進去後爆炸也沒啥威力。
石泉號護衛艦動用120毫米4二十五倍後裝線膛炮,對著堅固的岸防炮台打了幾輪後,觀察軍官很不滿意……尤其是和隔壁的瓊州號巡洋艦所發射的10毫米炮彈比起來,差距太大了。
怎麼說呢,效果不是沒有,實際上有,並且也挺好的,一炮乾不掉就是打多幾炮的事而已。
但是這距離海軍高層的期望還是比較大……海軍高層是想要120毫米艦炮挑大梁,但是這個世界這麼好的事。
火力這東西,就是一毫米口徑一分火力,口徑小了爆炸威力就是上不去。
觀察完畢後,大楚帝國海軍那邊乾脆不讓石泉號護衛艦炮擊岸防炮台,而是專注港口區,城堡區等地區了。
儘管石泉號上的120毫米二十五倍後裝線膛炮,用來打炮台也還湊合,可以通過打多幾輪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的目的,但是太浪費彈藥,也浪費身管壽命。
彈藥就不說了,線膛炮使用的新式炮彈本來就貴,而且艦隊裡使用的每一發子彈,每一顆炮彈,都需要從將近三萬公裡外的本土運過來,運費昂貴的很。
更重要的是需要太漫長的時間,運輸時間動不動就是幾個月的。
彈藥補充麻煩,這也迫使遠征艦隊必須節省著使用彈藥。
此外這年頭的線膛炮的身管壽命都不咋地,大楚帝國的基礎技術其實也就那樣,彆看已經可以搞出三脹式蒸汽機,後裝線膛炮,但是能夠搞出來並不代表著技術就非常完善了。
尤其是後裝線膛炮這東西,能夠造出來和造的好是兩碼事。
陸軍使用的低膛壓野戰炮還好一些,比如現役主力的7毫米後裝野戰炮可以達到三千發左右。
但是海軍使用的高膛壓艦炮,身管壽命都挺低的。
海軍在護衛艦上使用的主力艦炮,也就是三十四年式120毫米l2後裝線膛艦炮,這玩意身管壽命其實才一千多發
而口徑更大的巡洋艦主炮,10l2艦炮,身管壽命隻有可憐兮兮的八百多發。
更慘的是為新一代萬噸戰列艦,也就是金陵級戰列艦準備的20l2的巨炮,其身管壽命更是隻有三百多發。
這就是工業基礎能力還不夠,但是強行上高膛壓線膛火炮的結果……以犧牲身管壽命的方式來獲得更大的膛壓。
而膛壓代表著炮彈初速,意味著最大射程,穿甲能力。
這些對艦炮而言都比較重要。
反倒是陸軍使用的火炮性能要求更低一些,哪怕看似同樣的倍徑,但實際上陸軍野戰加農炮,其膛壓都要比艦炮低一些,很多時候射程比較近的話,甚至采取減裝藥發射,進一步延長身管壽命。
某種程度上來說,楚軍目前裝備的一百二十毫米以上的後裝線膛炮,也就是第一代後裝線膛艦炮,其實都是嗑藥炮……通過犧牲身管壽命的方式來獲得更大的性能。
隻是現在海軍方麵內部已經有人提出,這種思路看似獲得了更好的艦炮性能,但是卻也導致了更加高昂的戰艦後續使用成本,其全壽命使用成本會增加很多,還不如直接使用標準火炮,以增加炮管壽命,降低全壽命使用成本呢。
至於威力,夠用就行了,對付一群土著的舢板再加上對陸炮擊作戰,根本不需要什麼嗑藥炮。
隻是海軍內部也有很多人固執的追求艦炮的威力,認為更大的口徑,更快的射速,更大的威力才能夠保護帝國安全……嗯,不是用來對付外敵,而是用來保護帝國安全的。
什麼情況下帝國的安全需要保護?自然是陸軍或近衛軍那群土鱉叛亂的時候!
海軍那邊,有相當多一部分軍官們都是把陸軍甚至近衛軍當假想敵的。
這沒有足夠強大的先進戰艦,怎麼一路殺進長江,乾掉近衛軍的那些烏龜殼近海戰列艦?乾掉陸軍把守的江陰炮台,還有近衛軍把守的鎮江炮台。
長江下遊一共有三個大型的堡壘群,分彆是海軍負責駐防的吳淞炮台、陸軍駐防的江陰炮台、近衛軍駐防的鎮江炮台。
全都是烏龜殼,部署有大量重炮的狠角色。
其中近衛軍駐防的鎮江炮台如今正在陸續裝備20毫米的後裝線膛炮……而海軍裡裝備20毫米後裝艦炮的金陵級戰列艦,連船體都還沒建成呢,距離服役少說也得三四年。
此外陸軍那邊也在搞什麼火車巨炮計劃,計劃用火車來搭載巨炮進行機動並作戰,搭載一百七十毫米甚至兩百毫米巨炮的列車炮……
這些炮台,這些列車炮還有近衛軍的近海戰列艦之類的……不用說都知道,全都是奔著對付海軍去的。
對此,海軍豈能沒有反製之道?
至於海外蠻夷土著,那一群渣渣隨便幾艘武裝商船都能把他們給突突了。
根本不值得海軍那邊費儘心思,耗費巨資建造各種先進戰艦,並且苦苦追求擴充海軍陸戰隊的規模,給海軍陸戰隊配屬最先進的武器。
人家海軍裡相當多一部分將領,之所以熱衷於建設先進海軍,那都是奔著未來保駕勤王去的。
為此,海軍內部甚至都幻想著讓戰艦上岸……設計研發並裝備一種“陸地戰艦”之類的戰爭兵器。
未來一旦陸軍或近衛軍叛亂,海軍就開著陸地戰艦上岸,用威力巨大的艦炮給陸軍或近衛軍洗地!
這也是海軍內部一直在資助三大蒸汽機廠商,對蒸汽機進行深度研發的緣故,他們就是試圖獲得一種推重比更高的超級高效蒸汽機,作為陸地巡洋艦的動力。
所以海軍內部的陸地戰艦計劃,彆以為人家隻是說著玩,他們海軍可是真的有立項並推動項目的……隻是距離成功還遙遙無期。
海軍那邊連陸地戰艦這種項目計劃都有,搞嗑藥炮什麼的自然也屬於常規操作,不過身管壽命的問題也引起了重視,海軍那邊也有了所謂的低膛壓艦炮項目,不過這個項目的艦炮,主要是的目的是應用於海外殖民地,以降低海外作戰的費用。
至於本土的主力戰艦,自然是會繼續裝備各種高大上的艦炮,要不然給不了陸軍和近衛軍那群土鱉足夠的威懾力。
一旦海軍無法有效威懾陸軍和近衛軍,用海軍部分高級將領的話來說就是:此乃帝國根基不穩之兆!
這種話,連皇帝羅誌學都有所耳聞……有時候他甚至都搞不清楚這是三軍之間的矛盾真大到這種程度了,還是說海軍單純隻是為了爭奪軍費。
海軍追求的巨艦大炮,一艘兩百多萬了……而且這還是沒有明顯外敵的情況下,海軍其實拿不出太多理由來說服國內讓海軍建造這種昂貴的玩具。
羅誌學覺得,海軍這是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自己強行給自己製造了所謂的敵人。
嗯,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陸軍和近衛軍。
近衛軍那邊更是明目張膽的把假想敵設為陸軍和海軍,一切軍備乃至戰術訓練都是針鋒相對,從來不以海外土著為目標,而是以陸軍和海軍為作戰目標。
要不然,你以為近衛軍艦隊建造一票近海戰列艦囤積在長江裡乾啥?
那就是專門用來抵抗海軍艦隊用的。
而且近衛軍還裝備一堆陸軍都舍不得裝備,或者說機動比較麻煩難以重要的120毫米野戰炮,10毫米野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