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聯姻以及迎親(1 / 2)

宋家和陳家的聯姻在一場郊遊相親之後已成定局。

宋二牛對陳家嫡女還是比較滿意的,她有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至於些許她對自己的一些負麵看法,宋二牛也不怎麼在乎。

他又不是楚元金幣,能夠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

而陳家嫡女方麵,縱然對宋二牛的一些看似粗陋的東西有些反感乃至鄙夷,但是通過眾人的講述以及她自己在郊遊遊玩時期的接觸觀察,基本可以確定這個宋二牛是個有大本事的人,而且為人處事以及性格方麵都很不錯,除了出身低一些,學曆低一些,相貌普通了些,偶爾失禮看上去跟個粗陋之人外,其他都還不錯。

再說了,宋二牛是真的有錢,非常有錢的那種有錢!

而且陳家嫡女對自己也是有些自信的,她多少覺得宋二牛偶爾的失禮行為,是因為成長時期過於困苦而導致,隻需要有些時間,再有一些適合的人進行教導,潛移默化之下總歸是能夠改變的。

自己往後多花些心思,長久以往宋二牛的行為舉止必然會大有改觀。

綜合起來,陳家嫡女對宋二牛談不上什麼喜歡,甚至內心裡都有些看不起宋二牛這樣的人……但是並不排斥嫁給宋二牛……

那可是貨真價實的百萬富翁,而且還處於上升期的百萬富翁,不是所有女人都有勇氣拒絕一個年輕百萬富翁的。

陳家嫡女可不是什麼都不懂,隻會看話本,向往情情愛愛的無知少女……她從小就成長於書香門第,而且作為嫡女,陳母也是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言傳身教一些管家的方式方法。

她對上流社會裡的諸多門道門清的很……而什麼是上流社會?甭管是官宦世家,皇親貴族、書香門第,甭管他們是什麼背景身份,但是都離不開‘錢’。

沒錢,你身份地位再高又如何,連上流社會該有的體麵你都擺不出來。

而所謂的上流社會的禮儀,生活方式之類的東西,可全都是靠錢才能支撐起來的。

陳家嫡女很清楚,錢很重要。

除了言傳身外,陳家嫡女也不是什麼大字不識,屁事不懂隻會做女紅的女人,潁州女子中學畢業的她很清楚上流社會的基本準則:有錢才有體麵!

大楚帝國老早就開始了普惠性教育,在承順十年後就展開了女校教育。

在承順二十年代的時候,大楚帝國已經建立起來了大量的女校,為女子提供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到大學的教育,潁州女子中學就是這一時期裡建立起來的。

隻不過因為男女之防,大楚帝國裡的學校一般分為男校以及女校,就算是男女同校的學校,但是也會分為男校區以及女校區。

雖然這會導致資源浪費的問題,但是很多傳統的東西是沒法短時間改變的,隻能是慢慢來。

這個過程裡,大量中上層階層的女孩子都獲得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如孫旭之妻孫孟氏,就是典型的中產家庭之女,從小上女校,最後中學畢業。

陳家嫡女自然也不例外,哪怕是落魄的陳家,那也比那些所謂的中產家庭強無數倍,陳家嫡女小時候接受家庭教育,稍微年長後入讀潁州女子中學,如今中學已經畢業。

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國裡的女性教育其推動者除了官方外,工商界也是在極力推動……至於為什麼?

一名小學畢業的女工,比文盲女工更好用,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

男性青壯可以進入工廠,為資本家賺取利潤,女性自然也可以!

甚至一些工商界的大佬們在暢想:如果女性都接受了基礎教育,然後勞動力市場上除了男人外,還有無數的女人……這就相當於勞動力市場上的供應直接增加一倍,根據基本的供需理論,當供應大於需求的時候,這價格自然會下跌……

這也意味著,企業能夠獲得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進而賺取更多的利潤。

就算是男工人的薪資,也會因為大量女工的存在而降低……

所以,大楚帝國裡推動女性教育的最大社會團體,是“大楚帝國紡織業協會”,每年都會卷子大筆資金用於發展女性教育,尤其是建立了大量的女子小學……至於女子中學這些,乃至女子大學,他們就不搞了……畢竟紡織業需要的是大量的且廉價的低端女工用來取代男性紡織工人,不太需要什麼女性管理層和女性技術骨乾。

再順帶一提,工商界推動女子教育的過程裡,遭到了很多階層的反對……其中一部分是真的保守派的老頑固,說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

但是另外一部分是認為,讓女人接受基礎教育後再把她們送進工廠,是一種非常不道德的行為,他們強烈建議禁止女工……女人在家裡做家務帶孩子就行了,在外頭累死累活賺錢那是男人們的事。

還有一些人認為女子需要接受教育,但是接受的教育要和男性有所區彆,比如說男人的學習是比較傳統的文理科,但是女子的學習內容可以更傾向於管家以及提升自身素養,比如學習管理家庭資產、禮節、女紅、琴棋書畫,然後再學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識,如數學,經書,天文地理等。

陳家嫡女就讀的女子中學裡,其實教授的課程裡,就是比較偏向於這種管家以及提升文化素養的課程……

總之,目前大楚帝國裡的女子教育,還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態,官辦女校的規模還不算太大,不是官方不想要建更多的基礎女校,而是很多家庭不會把女孩子送來學校上學……而帝國目前的教育體係裡,施行的是普惠性教育,儘可能的降低教育成本,讓更多普通家庭能夠供養孩子上學。

並不是強製性的義務教育……畢竟一旦強製性的話,那麼裡麵就涉及到一個教育費用問題。

你收費的話,你強製性要求所有孩子上學,人家給不起學費怎麼辦?民眾們會怎麼看待?

免費的話……民眾肯定開心啊,上學不要錢,但是帝國財政撐不住啊……這年頭的生產力就那樣,並不足以讓擁有五億多人口的大楚帝國實施全麵的免費義務教育。

所以目前來說,帝國在基礎教育方麵的政策就是,采取普惠性教育製度,儘可能降低教育成本,降低成本之後,你願意來上學就來,不來也沒辦法!

這種措施是男女學校一視同仁,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來上學,那麼都采取同樣的政策。

同時教授的課程內容也是一樣的,不存在男女偏差的問題。

隻是,目前大楚帝國裡的適齡男孩子其實入學率都還遠遠無法達到百分之百,而女孩子的入學率就更低了。

相對於入學率低的問題,其實問題更嚴重的是如何確保學生入學後繼續學下去,直到小學畢業。

這個問題,對比單純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其實更加嚴重。

鬆江府是大楚帝國裡最為富裕的地區裡,適齡男童的入學率不說百分百,但是也能偶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實際上,這些男學生裡,最終能夠小學畢業的隻有百分之八十左右……

六年小學過程裡,會有諸多學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繼續學業……

這諸多原因裡,家裡出不起學費隻是非常低的原因,最主要的理由說起來也荒唐:普遍是父母不讓孩子繼續上學,認為上了三年初小學點常用字,知道基本數字也就夠了,然後這個時候普遍也有十一二歲了,可以幫家裡乾活了……至於高小就不上了。

這說的還是鬆江……大楚帝國最為富裕的地方。

如果是換成其他地方,其實情況更加惡劣。

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是底層家庭出身的孩子,能夠順利讀完六年小學其實已經很幸運了,至少能夠超越一半同齡人。

這說的還是男孩子……如果是女孩子,這種情況還要更加嚴重一些。

不過隨著社會的持續進步,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未來帝國財政持續好轉,教育投入逐步加大,上述這些情況會逐步好轉。

就和過去三十幾年一樣!

在三十幾年前帝國剛開辦普惠性教育,建立大量官辦基礎學校的時候,適齡男童的入學率連百分之五都還不到呢……那個時候,普遍是一個鎮上才會有一所官辦初小,縣裡才會有一所高小,初中要州府才會有。

而高中……那個時候被稱之為大學預備學校,往往一個省才設立一兩所而已。

可見當時的教育普及率之低。

但是現在……基本上大規模一些的村子都會有一所三年製初小,規模小一些的村子和周邊村子聯合辦一所初小。

一個鎮裡,最少都會有一所提供三年製教育的高小,一些人口多的鎮往往還會有好幾所。

同時大楚帝國教育界,開始在一些地方,主要是人口密集的區域裡開始把初小以及高小進行合並辦學,雖然還按照傳統分為初小和高小,但實際上一起辦學,直接提供六年製的完整小學教育。

而縣上,普遍設立了三年製初中,有些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縣甚至還會提供三年製的高中教育或中專教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