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傳遞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著華夏王朝的重大問題。
為了解決信息傳遞問題,人們使用過諸多不同方法,比如鴿子,烽火台,郵驛體係等。
其中的郵驛體係經過千年發展後,在華夏地區裡的發展更是達到了比較成熟的程度。
進入大楚帝國時代後,基於公文傳遞以及軍事信息傳遞的需求,大楚帝國的郵驛體係更是發展到了巔峰造極的程度。
尤其是火車以及輪船出現後,大楚帝國的驛站體係也開始依托更加便捷的交通迅速發展。
而且大楚帝國的郵政體係,並不僅僅是用來傳遞公文以及軍情的,因為大楚帝國的郵政體係太過龐大,純官辦官用的話成本太高,為了降低成本,從一開始大楚帝國的官辦郵政體係就是接受民間寄信、寄物業務並收取一定的費用。
後來又發展出來了彙款業務,進一步增加了郵政體係的營業收入,得以填補龐大的郵政體係的成本開支。
大楚帝國的郵政體係,可以說已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幾乎遍布全球,在所有的大楚帝國控製區裡,包括本土,海外直轄領地以及海外殖民地,間接控製的土著國家裡都設有驛站。
包括帝國剛控製不久的歐洲地區,如今都已經設立了超過兩百多個驛站,廣泛分布控製區內各地。
但是即便如此,大楚帝國的信息傳遞依舊非常不方便且緩慢……而這對於一個全球性帝國而言是致命的!
例如歐洲那邊出現什麼緊急事務的話,本土金陵方麵大約需要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得知相關的消息。
這是建立在一路都用海軍的快速通訊艦一路狂飆,中途隻在有限的港口裡補給煤炭和淡水以及其他物資,不做任何不必要停留的情況下才能夠達到的水準。
而這種情況暫時來說還沒有出現過,因為成本太高,除非歐洲那邊的駐軍直接造反,或者外星人打過來了,要不然海軍才不會這麼乾呢。
海軍的快速通訊艦,往往都是經停沿途的大型港口,並在經停的收發信件公文,其速度雖然比尋常商船更快,但是也不可能真的一路狂飆……就現在大楚帝國的蒸汽機技術水準,真讓船隻開著蒸汽機一路連續狂飆三萬公裡……跑完都得大修了。
就和戰艦不可能長時間維持最大航速一樣,快速通訊艦也一樣,大部分航行時間為了節省煤炭,降低蒸汽機的故障,還是采用風帆和蒸汽機動力並用的模式,跨洋航行跑起來能夠達到平均十六節左右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即便如此,對比純風帆船隻也有極大的優勢。
純風帆船隻裡跑得比較快的飛剪船,儘管很順利的情況下也能夠跑到平均十六節的航速,但是這是在洋流以及風向都非常適合的情況下,有時候明明直接橫穿某片海域距離要縮短很多,但是也不能這麼做,因為中間的海域沒有洋流以及風,這船隻進去了怕是要出不來,或者進去了速度也是慢吞吞的。
但是大楚帝國的蒸汽船隻不用太考慮這些問題,可以依賴蒸汽機直接橫跨所有海域,以縮短距離。
正所謂能用風帆就用風帆,用不了就用蒸汽機。
比如新加坡到南非的航線,對於傳統風帆船隻而言,想要橫跨印度洋,隻能一路沿著海岸線走,從新加坡出發,然後沿著孟加拉海的海岸線走,再繞過印度半島,又前往阿拉海域的海岸線,最後又要沿著非洲東海岸一路南下,最終才能抵達南非。
但是大楚帝國的大噸位蒸汽船隻不用這麼麻煩,完全可以直接從新加坡出發,橫渡印度洋後抵達錫蘭島,經停補給後繼續橫穿印度洋,然後直奔南非而去。
相對比起來,能夠節省好幾千公裡的航程呢。
然而擁有蒸汽船隻的大楚帝國,在超遠距離的信息傳遞上,所需要的時間也是按月來計算的。
彆說海外了,就算是本土的信息傳遞所需要的時間也要很久,比如帝國在最西邊的戰略支撐點城市西海城,這地方位於烏拉爾山脈東南,裡海東北部沿岸,烏拉爾河河口的西海城哈薩克阿特勞……這破地方距離帝國腹地金陵城可遠著呢,直線距離就足足有五千八百公裡!
早些年還沒有鐵路的時候,西海城的信息傳遞到金陵城裡,哪怕是一路有驛站體係支撐,但是也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
很多時候,西海城前線的楚軍和俄羅斯人打了一仗後,金陵城那邊的羅誌學都是三四個月後才知道相關消息的。
等到鐵路陸續向西延伸,先是建成了金陵城到長安的鐵路,然後又建成了長安到伊寧的西北鐵路段,最後又建成了伊寧到西海城的中亞鐵路段。
最終在承順三十七年的時候,大楚帝國裡最長的一條鐵路乾線建成完工,東起江北省海寧港,西至兩河省西海城,全長六千五百多公裡,連接了一係列重要城市和地區。
當鐵路修到西海城後,來自西海城的軍事消息也能夠順著火車一路快速傳遞,倒是速度加快了不少,但是基本也需要二十天左右。
畢竟如此漫長的路程,不可能專門派一節火車專門送一封信不是,信件都是隨著沿途的長途列車一路東行的,沿途往往還需要換乘不少火車。
而火車也不是一直都能跑的,需要在途經站點裡上下客,補充煤炭淡水,而且夜間也基本不走……沒錯,這年頭的火車晚上出於安全考慮一般不跑,除非是極其特殊的情況,比如應急需求以及軍事需要。
大規模夜間行車的情況,目前開始隻發生在幾次的大規模軍事長途奔襲演習當中出現過。
因此火車的長途運行速度,還真心不如高速客輪。
高速客輪現在往往能夠達到十六節甚至十八節,比軍艦跑的還快……而且是日夜不停的航行。
除了不能上岸,這年頭的長途運輸,尤其是超長途運輸,海運不管是在速度上還是成本上,都完爆火車!
西海城的信息能夠在二十多天裡抵達金陵城,這種速度放在傳統時代裡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即便如此還是不夠。
如此長的信息交換間隔,中間會出現太多的變故,帝國中樞對帝國邊陲地區的掌控力度也會受到極大的限製。
針對這一係列的問題,羅誌學知道該怎麼去解決!
毫無疑問,解決的方法很簡單,甚至後世的任何一個具備基本常識的人都會脫口而出:電報!
羅誌學自然也不會例外,實際上他很早就開始指示皇家理工學院內進行電磁學的相關理論研究呢。
要想搞電報,前期是得先搞定電磁學的一些研究,連電磁學都搞不懂還怎麼研究電報啊?
而經過持續二三十年的基礎理論研究,以皇家理工學院為核心的諸多學者們,也算是初步建立並完善了電磁學方麵的學科體係,儘管這個體係用後世的目光去看還很原始,但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這些基礎理論支撐就能夠搞出來電報了。
承順三十八年初,大楚帝國皇家理工學院裡進行了人類曆史上首次電報試驗,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