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登陸奧斯曼(1 / 2)

大楚帝國海軍地中海艦隊靠著自身的遠程強大火力,直接闖入了達達尼爾海峽入口,然後隔著兩三千米左右的距離對著岸上的奧斯曼人炮台進行炮擊。

地中海艦隊裡還有一艘大同級巡洋艦,該級巡洋艦上搭載的六門一百五十毫米艦炮所發射的半穿甲彈,用來對付原始的土木炮台工事好用的很,一邊火力覆蓋下去基本就把炮台打了個稀巴爛。

後頭還跟著兩艘慶陽級護衛艦配合進行炮擊,效果也非常明顯。

這種滿載排水量可以達到一千七百多噸,搭配六門三十五年式一百二十毫米二十八倍口徑,還能夠跑上十八節的護衛艦,乃是目前大楚帝國裡的主力戰艦的護衛艦。

哪怕是後麵設計建造的安東級護衛艦,其實都沒有慶陽級護衛艦強悍……因為安東級護衛艦,實際上就是慶陽級護衛艦的縮水版,前些年海軍有感於新型護衛艦價格過於昂貴,大批量建造有點承受不了,同時又因為大楚帝國海軍實際上沒有什麼實際實際上的海上威脅,對海上的需求其實不太高。

因此就縮水建造了一批安東級護衛艦,排水量隻有一千五百多噸,裝備六門一百二十毫米艦炮,但是航速隻有十五節……妥妥的打雜以及岸轟護衛艦。

隻是該級艦也沒有建造太多,主要是隨著蒸汽機技術逐步成熟,原本還很昂貴的三脹式新型蒸汽機的價格也開始大幅度回落,所以建造了十來艘安東級護衛艦後,大楚帝國海軍又設計建造了一批新型的龍川級護衛艦,滿載一千八百噸,搭載更新,射程和威力更強的四十一年式120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航速能跑十八節。

該級艦正處於大規模生產裝備之中,用來替換早期裝備服役的巴陵級護衛艦,巴陵級護衛艦的早期型號服役也有十多年了,而且配屬的還是前裝線膛炮,所以需要逐步更換。

至於給巴陵級護衛艦直接升級更換後裝線膛炮……這個沒必要,因為新式後裝線膛艦炮很貴的,通常來說能夠占據艦炮成本的三分之一。

這個比例說的還是巡洋艦以及戰列艦上,至於護衛艦上,實際占據的比例還要更高一些。

因為大楚帝國海軍的護衛艦都是打雜的,用原時空的戰艦分類去看,實際上大楚帝國建造的護衛艦乃至相當多一部分巡洋艦,其實都屬於無防護戰艦,連重點防護都沒有的那種,撐死了就是外層的鋼板船殼以及煤倉作為防護。

這也導致了不需要什麼裝甲成本,同時不考慮裝甲的話,船體可以做的更加修長,這樣對動力的要求也就更小了,由此綜合降低戰艦的船體以及動力成本。

因此在大楚帝國的相當多一部分巡洋艦以及護衛艦裡,艦載武器係統是主要的成本,其次是船體和動力。

如此情況下如果給老舊戰艦升級換裝新式的後裝線膛艦炮,那麼就要考慮它配不配的問題了……

很顯然,早期建造,都還在使用老舊雙脹蒸汽機的巴陵級護衛艦,顯然是不配的……其早期建造的巴陵級護衛艦,經過十幾年的高強度使用後,船體老化嚴重,維護費用大幅度增加。

所以如此給它們升級換裝,還不如直接建造新的護衛艦呢,這些老舊護衛艦繼續使用,到了使用壽命就退役拆解完事。

不過隨著大楚帝國的造艦技術提升,同時也隨著軍艦的造價進一步提升,後續的幾款戰艦預計服役壽命會更多一些,比如做工不錯,性能也不錯的慶陽級護衛艦,用個二十幾年甚至三十年問題都不大,期間進行一些小規模的升級改裝也是可以的。

地中海艦隊裡的這兩艘慶陽級護衛艦,都是服役了好些年的主力艦了,正值當打之年,船隻狀況好,船員經驗豐富,火炮雖然說使用的還是最早一批後裝線膛艦炮係列裡的三十四年式120l25艦炮,但是威力依舊十足。

這打起來對麵的奧斯曼人的炮台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也是大楚帝國的遠洋戰艦裡采用艦炮的一大特性,那就是因為不需要考慮遠距離海戰,沒什麼敵人需要打,因此主要在海外服役執勤的遠洋戰艦,在艦炮火力的選擇上,主要傾向於大口徑,同時搭配的數量多一些,但是對身管倍徑要求不大,也不太要求很遠的射程。

反正都是直接跑到兩三千米,頂多三四千米左右的距離炮轟地麵目標為主,用個三十四倍口徑的120毫米艦炮,和用個二十五倍口徑的120毫米艦炮,其實差彆不大……

但是兩者的製造成本卻是相差數倍之多。

所以也就可以看到,大楚帝國海軍對艦炮的升級換代工作,其實沒什麼太大的急迫性,時間到了成本下來了就用……但是彆指望海軍在技術不成熟,造價很昂貴的時候就直接采用了。

這個和海軍在懷慶級巡洋艦上,繼續沿用三十五年式150l25艦炮,而不是使用38年式150l30艦炮一樣……海軍覺得用新艦炮也沒啥太大實際意義,但是艦炮成本卻是大幅度上漲,還不如繼續用老家夥呢。

艦炮也好,動力係統也罷,現在海軍的意思是性能夠用就行,但是要便宜可靠。

不會像是早些年那樣,看見什麼性能先進的東西出來了,就立馬迫不及待的裝備了。

當年在前裝線膛炮技術還談不上成熟,造價高,使用成本也高的情況下,海軍就大規模使用前裝線膛炮,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的。

當然,當初的巨大代價也帶來了巨大的優勢……有了前裝線膛炮之後,大楚帝國海軍在火力上,實際上才具備了全麵碾壓歐洲各國土著海軍滑膛炮的能力。

在這之前,大家用的都是前裝滑膛炮,大楚帝國海軍頂多利用蒸汽機在機動性上更強一些,但是想要打仗還是得拉近兩三百米的距離和土著戰艦進行線列對轟。

然而換用了前裝線膛炮後就不一樣了,海上交戰距離直接被拉升到了千米以上,對陸炮擊距離更是達到了三四千米的水準,這讓大楚帝國海軍有了遠遠站著就能把所有土著海軍的戰艦送進海底的能力。

而擁有了絕對的機動優勢以及火力優勢之後,大楚帝國海軍在海上作戰幾乎是無敵的,哪怕是靠近海岸線對敵人的岸防炮進行炮擊也能安全的在三四千米外進行炮擊,完全不用擔心土著的岸防炮能夠威脅到自己。

這也是大楚帝國的巡洋艦以及護衛艦都沒有配屬裝甲的緣故……不是裝備不起,而是沒那必要,當有必要的時候,大楚帝國海軍還是會搞防護戰艦的。

比如需要深入內河作戰的內河炮艦,基本上都會配屬裝甲,尤其是三十二年型淺水炮艦,這玩意就是采取全麵防護,擁有水線裝甲帶,甲板裝甲,炮塔裝甲的戰艦,看著小,但實際上防護能力非常強悍,至少土著的那些滑膛炮對這玩意基本沒威脅。

此外還有特殊用途,近衛軍艦隊以及海軍長江艦隊所配屬的多艘大噸位近海戰列艦,海軍的主力遠洋戰列艦,這兩種戰艦也都是采用全麵防護思路的戰艦。

主力的遠洋戰艦是作為整個海軍的核心,承擔的是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威脅,必要時候能夠碾壓一切海上乃至沿岸敵人的戰略任務,所以設計建造遠洋戰列艦的時候就不會太考慮其他東西,而是儘可能的均衡各項性能。

近海戰列艦的話,這玩意可以堵住長江口防備內亂,同時有需要的話也能夠調往海外充當近海炮轟戰略力量,必要時候,條件適合的話也能夠派遣近海戰列艦進入大型江河。

幾千噸的近海戰列艦殺入江河,足以碾壓一切土著的不服。

海軍方麵已經抽調了一艘近海戰列艦派往歐洲地區,隻不過現在還在印度洋上飄著呢,短時間內用不上。

雖然沒有大噸位的近海戰列艦,但是光靠著幾艘遠洋無防護戰艦,地中海艦隊依舊能夠摧毀敵人的岸防炮台,然後掩護地麵部隊進行登陸。

第二天,地麵部隊登船出發前往加裡波利半島,並在海軍戰艦的掩護下順利登陸。

登陸的過程裡甚至都沒有遭到奧斯曼人的實際上反抗……之前的炮擊已經把奧斯曼人給打傻了。

他們已經儘可能的想象提高大楚帝國的軍事實力了,但是真正麵對上的時候才發現,他們的想象還是過於貧瘠,楚國的炮火遠遠超過他們之前的想象。

之前準備好的各種防炮工事看似不錯,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如此情況下,他們哪裡還有膽量搞什麼灘頭攔截了。

於是乎,大楚帝國海軍陸戰隊第六團下屬的一個陸戰營順利先登陸,隨後攻占了一個沿海的小漁船港口,利用這個小港口接應了大楚帝國陸軍第二十七軍麾下第五十三師第二百一十一團以及輔助炮兵以及騎兵力量。

總數五千多人的兵力成功登陸之後,迅速橫掃半島上的敵人殘餘力量。

五天後,新一批增援來的扶桑軍團第十三師的一個團兵力也抵達半島並登陸。

這個時候,楚軍已經在半島上彙集了上萬兵力,半數正規軍,半數仆從軍……順帶一提,扶桑軍團裡的士兵可都是為楚國人多年的老兵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