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巡察禦史(1 / 2)

大楚帝國再一次掀起吏治大整頓,這讓帝國官場也是迎來了急劇的動蕩,各官方報紙上也陸續報道一些貪官落馬的消息,以至於民眾們都察覺到了,這段時間的貪官落馬的數量比平常時候多了許多。

而這隻是開始……大楚帝國的吏治大整頓,從來都不僅僅是單純的殺一批,抓一批貪官……對貪官的司法處理其實隻是最表層的。

其實更多的還是針對整個官場風氣,尤其是貪腐風氣的整頓。

那些被司法處理的官員,更多的作用其實是被殺雞儆猴的那隻雞……通過他們的人頭來進行威懾,讓廣大官員們彆那麼囂張,都老實點……

但是如果隻是單純的搞司法處理,那麼作用也不是特彆大,因為吏治整頓,整頓的是吏治,而不僅僅是官員貪腐。

因此伴隨司法行動一起展開的,還有吏務部主導的大整頓。

吏務部會對大量沒被司法處理,但是有劣跡的官員進行各種處理,包括調任閒職,降級,提前致仕,乃至開除所有公職等等。

而這些被吏務部內部處理的官員相對於被司法處理的官員而言,數量要龐大的多。

吏務部和督察院雙重行動,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地方的原本穩固的政治生態被打破,大量人離開權力中心,又有一批人走上了權力中心。

這裡得說一說為什麼羅誌學間隔幾年就搞一次吏治大整頓,並沒有引起官員們的普遍反對和抵抗!

因為吏治大整頓,必然會處理一大批人,空出一大批位置……新的空位置意味著更多的晉升可能。

很多野心勃勃的官員就等著這種吏治大整頓時期,然後迅速出手打壓對手,甚至把敵對上級給拉下馬,進而自己上位。

你不把同僚,上級拉下馬,哪有空位置給你升官啊……一個蘿卜一個坑啊!

所以大楚帝國的吏治大整頓,對於官員而言既是風險,也是機會!

對於很多帝國中高級官員而言,吏治大整頓就是一場戰爭,不是自己和督察院,吏務部之間的對抗戰爭,而是和政治對手之間的戰爭。

這一場戰爭裡,要麼把政治對手送進去,要麼被政治對手送進去……

至於誰勝誰負,這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反正督察院和上級吏務機構,人家不管那麼多,他們都是帶著任務來的,必須湊夠人頭。

要麼是你的人頭,要麼是你對手的人頭,你們自己看著辦。

所以吏治大整頓,其實不存在什麼好官、貪官之分,隻有勝利者和失敗者之分!

這也是羅誌學故意為之……尋常人搞吏治大整頓,那可能是皇帝和臣子們之間的戰鬥,但是羅誌學不是……羅誌學搞的吏治大整頓,其實和他所有的施政手段都差不多,他永遠隻當一個高高在上的仲裁者,從不親自上場打擂台。

然後看著手底下的官員們相互爭鬥,等臣子分出勝負後,給予勝利的臣子獎賞,比如升官發財,同時給予失敗者懲罰,免職下獄乃至被槍斃……

至於誰勝誰負,其實羅誌學不是很關心,他關心的是失敗者的數量必須足夠,同時份量也要足夠重,這樣外頭看戲的民眾才能樂嗬!

吏治大整頓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民眾隔幾年樂嗬一次,順帶警告一番那些官員都給朕收斂一點,聰明一點,貪就貪,但是彆貪的那麼傻……

所以必須得殺一批官員,不然民眾都懶得看這一場大戲。

至於被殺的官員具體是誰,羅誌學不做具體乾涉,讓那些官員們自己鬥去。

乃至到最後,哪怕是負責吏治整頓的那幾個高官,除了參務大臣這個級彆外,其他人乃至協辦大臣序列的也不是不可以拉出來槍斃了,好讓民眾們會心一笑。

畢竟這一場吏治大整頓,也可以說是羅誌學安排的一場角鬥場,徐龍澤帶著一片人,和其他派係的高級官員們進行角鬥。

甭管誰贏誰輸,羅誌學都能得到他想要的:一批高官的人頭!

不管如何,羅誌學永遠都是那個贏家!

這就是身為統治者的特殊優勢。

當你知道了羅誌學搞吏治大整頓的深層次目的隻是為了殺一批貪官,對其他官員形成威懾,同時讓民眾樂嗬樂嗬,釋放內部壓力後。

那麼你對大楚帝國的一係列吏治行動就能夠非常好的了解了。

對督察院派出去的巡察禦史的一係列看似很奇怪的舉動也就能夠理解了。

承順四十五年十月,大督察院派出的南洋巡察禦史組乘坐輪船抵達馬六甲省府新加坡。

巡察禦史的到來,讓當地的官員們一個個如臨大敵……沒辦法,混官場的,誰還沒幾個對手啊……萬一對手拿出證據舉報上去,那可就分分鐘完蛋了,這能不怕嘛!

所以,雖然來的巡察禦史組,帶頭的組長也不過是個從三品的僉都禦史,但是馬六甲省這邊卻是連巡撫大人都親自到碼頭迎接,給足了巡察禦史組麵子。

這不給不行啊……彆看帶隊的隻是個從三品的僉都禦史,但是這些巡察禦史組的組長可都掛著一個很特殊的名頭,那就是:奉旨巡察某某省吏治事。

用直白一點的話來說就是,這是欽差……

他們有權限對巡察省份裡的正三品以下的所有文官進行調查,指示巡警執法機構進行逮捕,然後提起公訴。

換而言之,除了巡撫和布政使不能處理,其他所有官員他們都能直接處理,而這也不意味著巡撫和布政使就能高枕無憂……因為貪腐這種事情,往往抓一個就能帶出一大串,這巡撫和布政使手底下也會有心腹嫡係啊,這心腹嫡係如果被逮了,他這個巡撫或布政使差不多也就當到頭了。

其實大楚帝國裡的禦史們,哪怕不是欽差,普通禦史的權限也非常大,尤其是針對官員上。

地方上,哪怕是一個普通禦史,他都有獨立的權限對該轄區內的所有文官,甚至是高出他好幾個品級的官員進行調查。

而地方上的官員往往無法抵抗……這是因為大楚帝國裡的督察院體係,是和地方行政體係完全分開的,其人事,經費等全都是獨立於地方行政結構。

換句話說,禦史們不歸地方官員們管理……隻接受上級督察院的管理。

和司法單位裡的巡警,接受地方和單位上級雙重管理是不一樣的。

大楚帝國的地方行政機構裡,是有多套相互獨立,互不統屬的機構,分彆是巡撫衙門,知府衙門,知縣衙門這些地方行政機構。

但是除了這套傳統意義上的地方行政機構外,還有三套獨立,互不統屬的機構。

那就是稅務機構、督查機構以及審判機構。

稅收的事,全部歸屬稅務機構管理,地方行政機構是沒有任何插手的餘地的……包括稅務執法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