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擊發槍大出口(1 / 2)

承順四十六年春四月,初夏的英倫地區迎來了多雨的季節……不過對於一年到頭都下雨,永遠都是陰冷潮濕的英倫地區而言,當地人對雨水已經習慣了。

不過雖然處於初夏了,但是當地的雨水也不算大,當地的氣候比較特殊,雷暴雨比較少,主要是陣雨和小雨居多……隻是一年到頭都在下雨。

同時雖然也是初夏了,但是氣溫依舊不高,哪怕是南部的大部分地區也隻有十多度而已,而北方的部分地區甚至隻有幾度而已。

畢竟整個英倫地區的緯度是比較高的,大體上和帝國東亞腹地的黑水省,漠南省相當,不過和帝國的黑水省、漠南省的冬天動不動就零下十度不一樣,英倫地區雖然緯度高,但卻是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所以哪怕是冬天其實也沒有太冷,同時夏天也不太熱。

四季的溫差變化其實並不是太大,屬於比較均衡的地區。

這種特殊的氣候,也是讓英倫地區裡的戰爭並不會受到季節的明顯影響……不存在說大冬天裡因為太冷就不能打仗,更不會因為夏季雨水多也不打仗。

因為英倫地區裡的冬天,不算太冷,而且一樣下雨……

夏天也不算太熱,同樣也會下雨。

四季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差彆。

這也是英格蘭王國,會在四月份這個看似雨季的季節裡發起進攻的緣故……就是因為英倫地區的氣候一年到頭都沒有太過明顯的差彆,至少對於軍事行動而言沒有太過明顯的差彆。

但是當地多雨潮濕的氣候,也讓當地的軍事行動變的更加麻煩。

當年楚軍剛登陸英倫地區的時候,就是受到了不小的麻煩……比如說彈藥容易受潮,尤其是外籍軍團裡之前還在使用火帽燧發槍,使用的還是紙包子彈,為了節省成本,當時調到歐洲地區裡使用的紙包子彈,都是普通的紙包子彈,雖然有防潮措施,但是也隻是普通防潮水準而已。

但是楚軍還是小看了當地的潮濕環境,以至於剛登陸英倫地區的時候,外籍軍團使用的紙包子彈經常出現受潮的情況,為此不得不緊急從非洲地區裡抽調了一批專門的防潮紙包彈來使用。

此外在軍服被褥等士兵防水防潮等物資上,也是不得不進行臨時性的緊急加強,因為他們發現為歐洲地區裡準備的各種物資,滿足歐洲大陸地區是沒有問題,但是依舊頂不住英倫地區裡的那種一天到晚都是濕淋淋的氣候環境。

這種情況持續了好久,最後楚軍通過專門在這一地區裡配屬了大量的專門防雨防潮物資這才算是解決了這一問題。

大楚帝國之所以能夠這麼快速的解決當地的多雨潮濕問題,也和大楚帝國領土遍布全球,海外駐軍遍布全球,本身就有著各種各樣的需求,並為此有著相應的提前準備有關係。

一旦遇上什麼問題裡,大楚帝國能夠迅速的抽調相應的物資並運往相應地區,進而滿足極端需求。

沒辦法,誰讓楚軍全球跑……從北極高寒地區,再到赤道高溫高鹽地區,再到西亞北非沙漠地區,楚軍都跑了個遍,為了滿足這些特殊地區的作戰需求,楚軍的作戰裝備乃至後勤用品,往往都是有著各樣各樣不同的類型。

以陸軍為例子,光是現役製式的作戰服就有是十多種……有極端耐寒的嚴寒作戰服,有普通冬季地區使用的冬季作戰服,有秋季作戰服,有夏季作戰服……夏季作戰服還分沙漠地區使用的沙漠夏季作戰服,叢林夏季作戰服。

此外軍方還在研究偽裝色軍服,已經陸續在上述各種作戰服的基礎上,研發一些偽裝色的作戰軍服,比如沙漠夏季軍服開始使用黃色為基調的偽裝色,而叢林作戰服則是開始使用綠色為基調的偽裝色。

不同地區裡服役執勤的將士們,配屬的是不同的作戰服……

以上這些,都還沒有細分步兵,炮兵,騎兵,輜重,工兵等不同兵種呢。

因為全球部署,全球作戰的要求,陸軍裡光是正式的製式作戰服就有十多種,細分顏色以及軍種的話,那麼達到了幾十種……很誇張的。

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大楚帝國的領土遍布全球,需要控製的地盤那麼大。

軍方高層哪怕想要儘可能的保持軍服等後勤物資的統一性,以降低軍費成本,但是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你總不能讓在北非、西亞等沙漠裡部署的軍隊,和在西伯利亞,北歐地區裡部署的軍隊使用同樣規格的軍服不是!

不過雖然這樣會很麻煩,費用也高,但是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大楚帝國針對各種氣候,地形的作戰需求,都有著充分的準備。

某個海外前線地區有需求,立馬就能夠從戰備倉庫裡調集一大批運輸過去。

哪怕是英倫地區這種多雨潮濕,相對來說溫度又比較低的地區裡,楚軍的後勤部門也能夠當場給你翻出來適合的軍服,被褥,帳篷等各種軍需物資,然後緊急走海運發往前線。

經過幾年的完善之後,如今在英倫地區裡的楚軍,在武器裝備以及後勤物資供應上已經完全適應了當地的情況。

比如軍服帳篷被褥鞋子等,都是選用的防雨防潮款式,同時還會額外給士兵們發放長寬的防雨防風披風……

這破地方不僅僅雨水多,空氣潮濕,而且時不時還刮大風……尤其是臨近北海的那一片,風很大的。

至於武器上,倒是不用怎麼擔心,楚軍裡的自從大規模裝備十八型步槍後,使用的都是全金屬整裝子彈,這玩意可不怕你雨水。

哪怕傾盤大雨的情況下,依舊能夠輕鬆開火!

哪怕是之前的外籍軍團,他們使用的火帽擊發槍,雖然不可能在真正的大雨環境下進行射擊作戰,但是如果雨不大的話也是可以作戰的。

這裡就要提一提楚軍裡的火帽擊發槍,其裝填和擊發模式了。

楚軍裡的火帽擊發槍,所使用的彈藥乃至定裝紙包彈,也就是彈藥在工廠裡就已經嚴格按照固定的分量把發射藥分開來用防水易燃紙包裝好,同時包裝的時候還會把鉛彈也一起包裝好。

這種定裝紙包彈到了士兵手中後,士兵們要開火時,直接拿出紙包彈,然後用牙齒撕開其中一頭,把發射藥倒進槍管,再把鉛彈連帶剩下的紙包塞進槍管,再用通條進行壓實。

然後拿出銅火帽安裝好……如此就可以進行擊發了。

注意,這裡頭沒有了給火藥池放火藥的步驟……因為火帽擊發槍根本就沒有這玩意,也不存在燧發槍裡的防風蓋這些東西。

這是火帽擊發槍的全天候擊發率遠遠超過燧發槍的根本原因……

因此,哪怕是使用火帽擊發槍的楚軍外籍軍團,在登陸英倫地區後也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當然了,太大雨了還是不行,畢竟你還得把槍口豎起來,把發射藥倒進去不是,這個過程裡如果雨水太大的話,雨水就直接跑進槍管裡去。

然而即便如此,楚軍的外籍軍團也具備了一定的全天候作戰能力,所以早些年的征服英倫戰役的時候,這些外籍軍團就特彆喜歡在小雨,微雨天氣裡發起進攻。

這種天氣下,當地使用燧發槍的土著軍隊基本沒有室外作戰能力,但是他們外籍軍團卻是能夠從容作戰。

這種情況也讓當地的土著看在眼裡,所以戰後英倫地區裡的五個王國,不管是英格蘭還是威爾士,他們都多次申請采購火帽擊發槍。

至於為什麼不申請采購更好的後裝線膛槍?那是因為他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那是大楚帝國正規軍使用的武器裝備,當時連外籍軍團和民兵都沒有線膛武器呢,是不可能出口這東西的。

所以,對於土著而言,他們所能接觸到,並有希望獲得的最先進單兵武器,就是火帽擊發槍了。

隻不過之前大楚帝國方麵考慮到外籍軍團和民兵都還在大規模使用火帽擊發槍,所以並沒有批準出口。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承順四十五年後才發生了改變,隨著兩種主力小口徑連發步槍大規模生產出來並服役一線部隊,民兵和外籍軍團也相應開始裝備正規軍退下來的單發步槍後。

火帽擊發槍的出口也就順理成章了……而後續出口的數量將會非常恐怖,預估至少會有五百萬支以上的退役火帽擊發槍將會進入出口市場。

同時國內的武器公司,也會重新上馬火帽擊發槍以及相應彈藥的生產線……五百萬支二手火帽擊發槍在軍貿市場裡也撐不了多久的。

畢竟步槍這東西是單兵武器,那些土著國家人手一支再加上一定的儲備的話,那麼使用量會非常龐大的。

此外步槍這東西,其實是消耗品……常規戰鬥下來,損壞,遺失一兩成的步槍那都是常態……這說的還是常規裝填,沒有發生大規模潰敗的情況。

如果大規模潰敗的話,那麼人也許會跑回來一部分,但是步槍肯定是要丟的七七八八。

所以步槍這東西,消耗量很大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