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楚國的剝削和楚國文化等於叛亂!(1 / 2)

哈爾布蘭德,代表瑞典王國提出來希望采購單發線膛步槍,以增強王國的軍隊對叛亂勢力的鎮壓力度,減輕駐紮瑞典,芬蘭地區的楚軍的壓力,並使用同樣的線膛武器裝備,也能夠更好的協同外籍軍團的軍事行動,並增加外籍軍團的後勤供給能力,降低外籍軍團的軍費開支。

沒錯,哈爾布蘭德提出來的采購理由,並不是什麼加強瑞典王國自身的所謂國防力量,而是為了加強對內部的彈壓力量……以更好的協助楚軍作戰,降低大楚帝國在歐洲地區裡的重要軍事力量,外籍軍團的軍事開支成本,優化後勤能力等。

這完全就是一副狗腿子為主人考慮的模樣!

當然了,話說是這麼說,但是大家都是聰明人……就算是哈爾布蘭德不主動說,帝國藩務總司的人也知道瑞典王國的真實目標裡,除了對內彈壓外,防備再來一次分裂內戰外,也是為了防備芬蘭王國,獲得對芬蘭王國的軍事優勢!

不過瑞典王國的軍事采購請求,已經脫離了單純的藩務範疇,還關乎到了軍事安全乃至國防工業的訂單等諸多問題。

而最重要的是,最近兩年帝國高層明顯放寬鬆了對藩屬國的軍事出口限製,甚至以間接的方式批準了西非王國,美宋王國采購裝備二十四型步槍以及相應機槍,火炮的計劃……

雖然這裡頭還掛著一層安保公司的皮……但是誰都不是傻子。

沒有帝國高層的批準,這種借用安保公司的操作根本就玩不動。

這對楚裔藩屬國開始限量供應使用二十四型步槍了,那麼對其他的普通土著藩屬國,是不是也有所放開,借此再刺激一波這些藩屬國的軍事采購計劃,獲得更多的武器訂單呢?

此外,之前的軍方的部分將領也提出來了,單純的限製武器出口,固然可以限製這些土著國家的軍事力量發展,但是同樣也刺激了這些土著國家偷偷摸摸發展軍事工業的想法。

這些年來,大楚帝國陸續發現了在部分土著國家地區裡私底下開設的兵工廠……這些兵工廠雖然基本上都清一色打造各路反叛軍的名頭,但是人家卻是實打實的利用從楚國走私進口的機械設備和材料,造出來了一些單發線膛步槍。

這還是已經發現的,但是沒有發現的呢?

有多少?

這是誰也不知道的事。

反正最近幾年裡,歐洲,西亞等地區裡的一些叛軍,時不時的就會出來一批仿造的線膛步槍出來刺激楚軍的神經……搞的楚軍在歐洲駐紮的外籍軍團,時不時就來一場軍事行動,以以摧毀這些叛軍以及兵工廠。

雖然說效果也挺不錯的……但是這種事哪有千日防賊的,這防著防著,說不準人家就把連發步槍也搞出來了。

不是楚國人高看了這些土著一眼,而是楚國人很清楚自家的那些走私商人們想要賺錢的心有多麼的強烈。

隻要大楚帝國持續封禁這些先進線膛武器,那麼這些土著國家們就會持續的想著偷偷摸摸仿造這些線膛武器……為此不惜開出高價采購這些走私設備和原材料乃至天價雇傭楚國人的工程師。

這有了市場,有了需求……那些走私商人們才不管那麼多,就會屁顛屁顛的把各種設備和原材料走私過去,以賺取驚人的利潤。

至於這種走私行為會對國家安全造成什麼後果,他們才不管呢。

此外這種走私行為其實也很難徹底攔截……因為造槍,尤其是造一些落後的單發步槍所需要的機械設備對於大楚帝國的工業而言,那都是入門級的機械設備……隨便搞一些機械設備都能搞出來。

而這些機械設備,在楚國範圍內到處都是……很多三流的設備廠家都能提供。

怎麼說呢,如果這些土著們隻是想要偷偷摸摸搞一個小規模,手工作坊模式的小型線膛步槍兵工廠,其實走私商人們很容易就能夠弄到設備,然後通過各種方式運輸到歐洲去。

對於這些土著國家,對於那些走私商人們而言……最難的並不是從楚國裡采購到這些設備,因為這些設備在楚國國內到處都是,隨便找一家倒閉破產的小型的機械廠,用收購廢品的名義把他們的設備收購後……這些設備改一改,湊一湊,都能用來造槍……

而是如何把這些二手報廢設備運輸到歐洲,運到歐洲後,如何繞過楚國的監管運輸到各土著國裡。

這才是真正的挑戰。

而這種挑戰雖然難度很大,但是架不住利潤高啊……那些走私商人們為了賺錢可聰明了,各種各樣的走私辦法都能想出來……比如把設備拆了,以零部件的方式分開來走私。

也不用搞什麼麻煩的在海關裡蒙混過關,隻需要在國內本土裡偷偷摸摸的裝上船,然後到了歐洲後,都不用靠岸,直接在目的地附近的海岸邊放下小船運輸就行……

楚國海軍可不會到處閒著幫這些土著國家打擊走私……而土著自己……人家自己打擊自己乾啥!

限製設備,材料走私……乃至軍火走私其實都是常態……哪怕強如大楚帝國也很難徹底的掐死這種走私行為。

這意味著,這些土著國家,遲早是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獲得足夠的設備和材料,然後仿造出來單發步槍的。

當然了,對此大楚帝國還有一招更狠的……帝國直接擺明態度,不準許各藩屬國發展所謂的工業,連蒸汽機都不能自己造。

你偷偷摸摸,小規模的搞,帝國一時半會的也找不到……但是你也彆指望著能夠光明正大的搞什麼兵工廠,乃至其他什麼的現代工業……

大楚帝國在這方麵是很強勢,乃至不講道理的……秉承的是我不管你咋樣,隻要我發現了工廠,直接就派兵摧毀……

有本事你咬我!

杜絕土著國家發展工業,這是大楚帝國對外政策的核心政策之一……這土著國家的人都去搞工業了,誰來給楚國人種田挖礦?

這不種田挖礦的土著,那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楚國裡一大票極端激進派就敢叫嚷著,反正這些土著也不給我們種田挖礦了,還不如要地不要人,然後自己去種田挖礦……

這可不是瞎說的,而是帝國內部,真有相當多一部分人是堅定的支持要地不要人。

大楚帝國之前搞了幾十年的要地不要人,打下來了偌大一個美洲,還把南洋地區,中亞,東歐地區徹底收入囊中……這效果是杠杠的,因此在帝國內部,依舊有相當多一部分人是支持這一做法的。

而更多的楚國人則是雖然不明確表態支持,但是你們要搞我們也不反對……典型又當又立。

當代明確反對要地不要人政策的楚國人,其實很少很少的……

說實話……當代這些土著藩屬國們能夠存留到現在,真心得感謝大楚帝國在三十年代末期開始人口增速降低,同時又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對各種工業原材料以及農產品的需求也海量增加。

然後讓楚國人覺得,與其要地不要人,不如留著人給自己種田挖礦……

要不然,這歐洲大概率也是美洲一樣的下場!

而這也意味著,大楚帝國對歐洲地區的掌控力度是強悍的。

但是……上述都是現在,未來呢?

現在的大楚帝國有絕對的把握控製住這些藩屬國,發現他們的工廠就直接摧毀。

但是未來呢?

未來會發生什麼誰都不知道,不說多的,哪怕是二十年後的事其實楚國人,乃至羅誌學自己都難以預測。

未來的變數太大,誰也不敢輕易斷定……

未來存在著各種的可能性,這意味著潛在的藩屬國叛亂風險也存在。

如此情況下,楚國高層開始考慮的是,如何進一步增強對這些藩屬國的控製力度。

在經濟上已經做的很不錯了,全球一體化經濟模式結合各藩屬國單一產業化……這一套東西再玩個十年,二十年,到時候楚國人想要打擊某個藩屬國,都不用自己動手,隻需要把某個藩屬國排斥出全球經濟貿易體係後,他們都得自己餓死……字麵意義上的餓死。

因為絕大部分土著國家的農業種植模式在,在楚國人的控製下都大麵積種植各類經濟農作物……糧食種植麵積得到了限製,大部分土著國家的都無法做到糧食自給,一旦楚國人給他來個糧食斷供,分分鐘餓死。

彆說什麼到時候這些土著不種植經濟農作物,改種糧食了……原時空非洲那麼多所謂的獨立國家,有幾個能做到?沒幾個,大部分都是連年饑荒……但是很詭異的是他們同時還大規模出口各種經濟農作物以賺取外彙。

很多地區的農民們種植經濟農作物幾十年上百年,甚至都不會種植糧食了……

地區單一經濟體係……這玩意可是很致命的。

要不然,楚國人豈能把這玩意當成基本國策來搞,這一套東西可不僅僅在藩屬國裡用,實際上在廣闊的帝國直轄領地,行政領地裡也這麼搞,其目的自然也很簡單,避免未來分裂!

經濟深度綁定之下,你想分裂都分裂不了……比如北美地區,如今遍地都是各種機械化農場,每年生產了海量的各種農作物。

而一旦沒有了本土的龐大消費市場,當地的農場主都得集體破產……你總不能指望北美三省地區裡的幾千萬人口,消化掉本來為數億人口生產的農作物不是。

而且,糧食生產,那也是有成本的……尤其是這種機械化種植的農業生產模式……其產出的農作物,其實和工廠裡生產的工業商品沒啥太大的區彆,每一粒糧食的背後那都是明碼標價的成本,人工費用,土地租金,機械設備的折舊費,維護使用費用,種子,化肥的采購費用,後續糧食外運的運輸費用等等……這些成本都堆在上頭呢。

一旦糧食價格崩盤,那麼無數農場主都得一夜之間破產。

如何避免糧食價格崩盤?這就需要東亞本土地區裡的龐大人口來消費了,所以,美洲需要東亞本土的各類農畜產品的市場,而且是極端需要。

同樣的,反過來東亞本土地區的百姓,也需要來自美洲地區的農畜產品降低生活成本,提升人均糧食消耗水平……一旦沒有了來自美洲地區的大量農畜產品,東亞本土這邊的七億人口,不說餓肚子吧,但是生活水準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那是肯定的。

因此,東亞本土和美洲地區,乃至其他帝國領地之間,是相互需求的關係……一旦脫離這個體係,誰都很難受!

這就是,大楚帝國的高層官員們,費儘心思所構架出來的全球經濟體係……以及地區單一經濟體係。

把本土和海外領地搞的跟連體寶寶一樣,誰也離不開誰……避免以後有傻子想要分家,這種經濟體係下,一旦分家那就是一起死,退一萬步來說不死也得重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