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兒,山青,你們都沒做過裹頭香吧,要不要試試看。”蔣言之並沒有像李梅兒那樣找人,而是從附近的商販那裡買了彩紙和長香,準備做裹頭香。
李梅兒當然是做過的,不過這會兒也要裝作沒做過的樣子,看著蔣山青手裡的東西,好奇地問道:“大舅,這東西怎麼做啊?”
“我給你們示範一次,你們看好了。”蔣言之這般說著,就把手中一市尺左右的線香每十支一束裹好,再在外頭包上了彩紙,一隻裹頭香便完成了。
“很簡單嗎。”李梅兒隨手接過蔣言之拿過來的線香,三兩下就裹好了一支裹頭香。
“梅梅兒真聰明。”蔣言之忍不住誇讚,像她這樣的小孩兒能有這樣的動手能力實屬難得。
李梅兒很得意,轉頭看向身旁的蔣山青,想跟他炫耀一番,卻見他已經悶聲不響地裹好了好幾支香,且支支工整漂亮,便瞬間噤了聲。
李梅兒幾人把做好的裹頭香送到前頭,這兒已經有手藝好的男女香客在搭建香橋了,她們用裹頭香搭起一座約四五公尺長、五十公分寬的香橋,再用雙支粗官香裝成橋欄杆,並在欄懺上紮上花花綠綠各種顏色絲線做成的花紋裝飾。
橋的正中央,放著各家各戶送來的檀香包,更有些手巧的女子,會將那紅綠紙包搭起一座精巧的香亭。
香亭東西兩側還各有對聯一副:一聯是“一年一度七夕會,依依難舍話彆離”;另一聯則是“雲影當空兩水平,簫笙何處玉人來”。
蔣言之默念著這兩副對聯,雖然在他看來,這兩副對聯的文字對仗不夠工整,甚至個彆用詞也含混不清,可是,在此時此地,卻是十分應景。
等香橋和香亭全部完工,時辰也已經過了午時,有各家人陸續送來一串串紙折的金黃色元寶錠,全都堆放在橋上。
李梅兒幾人也去放了一些,很快,那香橋就變得金碧輝煌起來,在燭光照耀下屹立著,煞是好看。
“大舅,我餓了,咱們去哪兒吃飯啊?”李梅兒玩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餓的咕咕叫了,這會兒拉著蔣言之的手問道。
蔣言之正想著隨便找個路邊攤解決午飯問題,便看到茯苓又朝她們走了過來。
“蔣舉人,大小姐在旁邊酒肆包了雅間,讓您和少爺小姐一起過去吃飯。”茯苓恭敬邀請道。
難怪一直沒見著周姐姐她們人呢,原來早就找了地方吃飯去了,李梅兒心中如此想著,便看向了蔣言之。
蔣言之思忖了片刻,便搖搖頭道:“不用了,我們自己找地方吃就可以了,不用麻煩你家小姐了。”
茯苓聞言,麵上露出為難神色,“蔣舉人,小姐讓奴婢務必要把您請過去,您看……”
“大舅,咱們就去吧。”李梅兒也想見見周菡萏,便拉了拉蔣言之的衣袖說道。
蔣言之又是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
茯苓鬆了口氣,便領著幾人往酒肆的方向走。
此時,酒肆之中,周菡萏和周菡含兩人臨窗坐著,這裡視野很好,正好能看到香橋的位置,周菡含唇邊噙著一抹譏誚的笑容,看向周菡萏問道:“姐姐,你就不怕我攪了你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