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兒無奈起身回了自己房裡,心想著老鬼最近真是越來越囉嗦了,比她娘還要囉嗦。李梅兒每日盼望著蔣山青寫的更新,日子很快就到了八月,隨著鄉試的日子越來越近,李老娘也越發焦急起來,每日裡光在菩薩像麵前就要拜上好一會兒,菩薩麵前的供香是絕對不能斷的,搞得佛堂內整日都是煙霧繚繞的。
李梅兒就是這樣跟李元夏說的,“我祖母這些日子都快魔怔了,整日裡就差抱著菩薩像睡覺了,好像少拜一會兒,我爹就會落榜似的。”
李元夏隻是掩嘴笑著,附和道:“我娘也差不多,你不知道她盯我侄兒念書盯的有多緊,我侄兒每日裡連玩的時間都沒有,還說他是咱家難得的讀書種子,一定要好好念書,爭取將來光耀門楣。”
李梅兒想了想李昂的模樣,覺得他好像也不是那麼會讀書的樣子,起碼比蔣山青差遠了,不過他現在還小,以後提高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是不是老一輩的都這樣,希望兒孫讀書做官,可做官風險也大啊,珍姑祖母跟咱們講的曆史裡麵,不是有那麼多大官都被皇帝殺頭抄家了嗎。”李元夏拖著腮幫子,很是不解地說道。
“相比於風險來說,做官所帶來的好處更大一些吧,而且那些被砍頭的大官,大多是貪汙受賄的,其實隻要不貪銀子,應該就不會有什麼事兒吧。”李梅兒雖然比李元夏懂的要多一些,但她懂的也有限,歪著腦袋想了想說道。
“反正我覺得做官挺沒意思的,像我家這樣,做個商人就挺好的,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怕哪天惹了皇帝老爺不高興,被殺頭抄家了。”李元夏想的簡單,覺得自家如今的日子就很好。
李元夏這想法,跟大多數默默無聞的老百姓是一樣的,大家並不奢望多麼的大富大貴,隻要安居樂業,有衣穿,有糧吃,也就滿足了,向來普羅大眾的願望就是這麼樸實。
“我倒是希望去看看不一樣的風景。”李梅兒低聲嘟囔了一句,她終歸是重生一回的人,想的更多一點,這一世,她不甘被困在這小小的章水鎮,她想走出去看一看,看看這個國家各個地方的繁華,不同的風土人情,也不枉再在這世上走一遭。
八月初八,鄉試的第一日,李老娘一早就便穿上了新做好的紅衣,也勒令李梅兒和蔣山青穿了一身紅衣裳,以示吉利。
李梅兒倒還好,她本來就喜歡穿這種豔麗的顏色,可苦了蔣山青了,他平日裡最是愛素,衣服隻穿月白,靛青、湖藍的,這會兒讓他穿大紅的,他一整個早晨臉都是黑的,差點就不想去族學了,還是李梅兒勸了他幾句,他這才不情不願地去了族學。
送走了蔣山青,李梅兒回了李老娘那裡,頗有些無語地說道:“祖母,您也彆太誇張了,這科舉考試主要看的還是文章,您弄這麼些個東西,也不見得有用。”
“呸呸呸!趕緊給老娘吐口水,這日子,不許說這麼不吉利的話!”李老娘黑了臉,立馬抓住她,讓她把剛才的話重說一遍。
李梅兒無法,隻能“呸”了三下,又說道:“有用,有用,祖母您弄的這些一定有用,我爹定是能考中的。”
李老娘這才滿意了,放開了她,得意洋洋地傳授著自己的經驗,“當初你爹考秀才,你姑父考舉人,我都是這樣穿的,怎麼樣,他們倆後來都考中了不是,這法子靈的很,大吉大利。”
李梅兒不以為然,心想著祖母這封建迷信的,要真是求神拜佛,穿個紅衣裳,就能考中秀才舉人,那這世上就沒有寒窗苦讀的學子了,都去拜菩薩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