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山青一口氣喝完了一碗酸梅湯,又自己去盛了一碗,坐在院子裡的棗樹下,一邊喝一邊同李梅兒聊天。“今兒先生問我要不要試試明年的秀才試。”
李梅兒聞言眨了眨眼,看著蔣山青問道:“那你怎麼說的?”
“我想再等等,明年我也才十一,就算考中了也不能參加秋闈。”蔣山青神情沉穩地說道。
“為什麼不能參加?咱們這兒考試又不限年齡的,你若是真考中了舉人,那可就是開天辟地第一人,十一歲的舉人老爺,說出去都沒人信。”李梅兒掩著嘴笑,顯然對蔣山青十分有信心,就不覺得他考會考不中。
蔣山青卻有些無語地看著李梅兒說道:“你還真把我當神童啦,我不過就是多活了一世,也沒比這兒的人聰明多少,秀才試我是有把握,可這舉人試我還真沒底,既然沒有百分之一百考中的把握,那就不如再等等。”蔣山青也有另外的考量,他如今年紀還太小,這會兒參加科舉總歸是太惹人注目,再等三年,等他十四歲,就算是考中了舉人,也沒那麼紮眼。
“你說的也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李梅兒點頭讚同,忽而又想起了什麼,有些失落地說道,“不知我爹這次秋闈能不能中,這要是他這次還不中,那下一次不是要同你一起考了。”
“上輩子你爹中了沒?”蔣山青想起李梅兒是重生的,便忍不住問道。
“沒有……”李梅兒回答的越發沮喪了,覺得自家老爹的科舉之路實在是太不順了,蹉跎了這麼多次都沒中。
蔣山青聞言也沉默了,不知該怎麼安慰李梅兒。
“唉……也是我太笨了,要是能隨便記起一次秋闈的考題,說不準就能幫我爹了。”李梅兒有些懊惱地敲了一下腦袋,沮喪地說道。
蔣山青趕緊拿下她的手,十分嚴肅地說道:“就算你記得秋闈的題目,我也不建議你跟姑父說,人不能想著取巧,自己學會了,這才真正是自己的。不然,今日取巧,後兒個就會又想著取巧了。你告訴了姑父秋闈的題目,他又會想知道春闈的題目,春闈之後還有殿試,你總不可能都知道試題,隻有自己真的學會了才不怕那些以後的考試。不然,那些有學問的人都是倚馬千言的人物,倘姑父因知道題目取得好名次,結果應答起來名不符實,那時要怎麼辦?會不會讓人懷疑他在考試的時候徇私舞弊,那樣才真的是名聲掃地。”
李梅兒聽著蔣山青說的這些道理,有些羞愧的低下頭,然後便連忙點頭道:“山青哥哥,你說的話我記下了,以後絕不會再想著取巧了。”
蔣山青滿意地點點頭,隨後語氣輕鬆地說道:“不過姑父為人端方,也不會想著取巧的法子,定是要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考中舉人的。”
兩人說了會兒話,蔣山青看天氣沒那麼熱了,便準備去印刷作坊看看。
李梅兒也許久沒去那裡了,便跟蔣氏李老娘打了聲招呼,準備跟著蔣山青一起去,順便把家裡煮好的一大桶酸梅湯一起帶去,犒勞作坊裡的師傅們。
蔣氏囑咐他兩人路上小心,並讓包子和丁一一起跟著去,丁一是李家新雇的小工,今年剛剛十五,生得高大壯實,很有一把子力氣。因著書香跟著李彥去了州府,李家少了個能乾重活的男人,李老娘便做主從外頭雇了他,簽的是活契,每月八百文工錢,包中午一頓飯。
丁一套了車,讓李梅兒和蔣山青坐在車上,包子則坐在車尾,吆喝了一聲“姐兒,少爺坐穩!”便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