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自然要為婆婆打圓場,“姑媽,母親身子不爽利,您可彆嫌怠慢了。”
“哪裡的話,都是自家親戚,啥怠慢不怠慢的。”莊姑媽隻是笑,覺得嫂子家是今昔不同往日了,看大嫂子如今的穿戴,旁的還好說,就那一對翡翠鐲子,她就是在陸家夫人那裡,也沒見過這樣的好東西,隻是這李家小戶人家,哪裡得來的這樣的寶貝,莫不是也攀上了什麼了不得的貴人。
莊姑媽這般想著,對著蔣氏的時候,態度便越發親熱了,“我這邊給嫂子和侄媳婦兒你帶了些東西,都是陸家那邊年節的時候送的,著實有些不錯的東西,我挑了些拿來,你讓嫂子放著吃用。還有幾塊料子,是給你和阿彥的,幾塊活潑鮮亮的,給孩子們裁衣裳。”
蔣氏立即不好意思地笑,“這多不好意思,姑媽您過來就過來,還帶什麼東西,您這些個東西鐵定精貴,還是留著您和姑父自己吃吧。”
“我們平日裡吃的都有,這是特地給嫂子和阿彥的,阿彥平日裡讀書,自是要多補補的。”莊姑媽連忙笑說,讓蔣氏不必再推辭。
話都說到這兒了,蔣氏便沒再推辭。
蔣氏同莊姑媽說著話,便讓李梅兒領著莊二丫和莊三丫去她屋子裡說話。李梅兒剛剛觀察了這倆表姐一會兒,心中覺得不是一路人,但麵上一點不顯,依舊是十分熱情地接待了她們。
三人各自問了年齡,便排出了個姐姐妹妹,莊三丫雖說是十二歲,但她生日大,其實也就比李梅兒大了幾個月。
莊二丫看著李梅兒閨房裡的裝飾擺設,頗有些鄙夷地點評道:“妹妹這兒的裝飾都有些過時了,趕明兒我讓人送兩個時興的牡丹纏枝花瓶過來,州府如今時興這個,插上梅花最是好看。”
李梅兒笑而不語,牡丹瓶裡插梅花,甚好!甚好!是我不懂你們的時尚。
莊二丫見李梅兒不說話,想著這個表妹可真夠呆的,不知怎地,莊二丫自發開啟了收小弟模式,她道,“你初來州府,對這兒的事兒也不大知曉,以後若是在外應酬,你就跟著我,我會照看你,不讓你被人欺負。但你也得聽我的話,知道不?”
李梅兒:……難道她了一張傻白甜的臉不成。
李梅兒斟酌著該說什麼話讓莊二丫知道她並不是個小白,另一位莊三丫卻是先開口了。
“姐姐,你說這話,可莫要把表妹嚇著了,咱們州府又不是啥龍潭虎穴,哪有人會欺負她。”說完就衝著李梅兒眨了眨眼,拉起她的手十分親熱地問道:“梅兒妹妹,我知曉表叔已是有了舉人功名,他這般有學問,妹妹你定是也從小讀了不少書吧?”
“還好,還好。”李梅兒假假一笑,十分謙虛地回道。
“那琴棋書畫定也是學過的吧,不知妹妹你會不會作詩,咱們州府閨秀圈子裡,有個海棠詩社,我就是詩社裡的成員,若是妹妹對作詩也有興趣,我可以引薦你加入詩社呢。”莊三丫十分熱情地叭叭叭,介紹著那什麼海棠詩社。
李梅兒臉上的笑容有些掛不住了,作詩啥的,她還真沒啥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