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牙婆笑嗬嗬地,“好,大姑娘也好。”又問李梅兒幾歲了,平日裡喜歡做些啥。
瞧著李梅兒小小年紀就是個小美人兒模樣,張牙婆暗歎,怪道汪太太對李家的閨女讚譽有加呢,當真是個頂好的人才。
張牙婆又笑著拍李老娘馬屁,“彆處不敢說,在咱們州府,我也算有些見識的人了。嬸子實在不凡,把自家姑娘調理的這般出挑兒。”
李老娘心下受用,嘴裡假假謙虛著,“出挑什麼呀,小門小戶的丫頭罷了。”
大家又說了會兒話,張牙婆便喚了那一排大小女孩子們過來,給李家來挑。
這些女孩子俱是單薄細瘦,粗布衣裳穿在身上空蕩蕩的,臉麵手腳都很乾淨,頭發也梳的整齊,除了有兩個眉眼有些水秀的,都是既說不上好看也說不上難看的尋常模樣。
康哥兒還是個急性子,姐姐尚未挑人,他先忍不住問,“姐,你覺著哪個好?”
李梅兒其實覺著都差不離,畢竟這些丫鬟不像包子,她是有前世濾鏡的,所以當初沒費什麼勁就挑中了她,但這些丫鬟她並不知根知底。便仔細問了,“你們在家可會燒飯?可會針線?”
張牙婆先笑了,“唉喲,我的大姑娘,她們又不是千金小姐,哪個不會燒飯,縫縫補補呢?”
李梅兒笑,“大娘莫急,聽她們說。”一個人的脾氣性情,自話語中總能瞧出些來。
這些女孩子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還是打頭兒的那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子斯斯文文道,“在家跟母親學過廚事,連帶針線也會一些,做衣裳也會,隻是繡工尋常。”
第二個女孩子眉眼不及第一位,性子卻爽俐,道,“在家時都是我做飯,打掃屋裡屋外,我沒學過繡花,簡單的衣裳會縫。”
第三個年紀較這前兩位略小些,十二三歲的樣子,年紀雖小,眉眼卻是幾個女孩子裡最好的,輕聲道,“我會做糕點,還會繡花。”
第四個就更小了,八九歲的模樣,怯生生的,還沒說話,臉先紅了,盯著地麵兒,聲音直發顫,“燒火,做飯,洗衣裳,打豬草,喂豬,放羊,補衣裳,盤扣子,補襪子,帶孩子。”
第五個女孩子麵皮有些黑,道,“我燒飯針線不大在行,在家時都在種地。”
第六個女孩子道,“我會燒飯,補衣裳,種菜,養蠶。”
張牙婆即便是做人口買賣的,手頭上也不可能總有許多孩子買賣,李家打算買一大兩小三個丫環,張婆子便帶了六個來給她家挑選。
聽這六個女孩子說完,李梅兒想了想,又道,“伸出手來我瞧瞧。”一個人,乾什麼營生的,從手上就能看出大半。
李梅兒問過之後又看過,心中已是大致有了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