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在李家休息了三日,便去了書院參加入學考試,這一回同他一起考試的有幾十個小學生,個個都是州府或是附近各縣鎮過來的。年齡都不大,大多在十歲到十五歲之間,莊家這次也有兩個孫輩參加考試,不過這兩人也就是走個過場,憑著陸家大爺如今對庒素素的寵愛,莊家這倆孫子隻要不是水平太差,都能進書院念書。除了莊家,另外還有汪茹的弟弟,也是今次參加清風書院的入學考試。
李梅兒對清風書院的考試也有些好奇,想著反正也閒來無事,便準備陪著李昂一起去,也算是長輩關愛了,她順便還可以去麵館看看,上次去的時候看見街麵上好像又有一家差不多的麵館準備開張,也不知會不會影響她家的生意。
因為要趕著上山,李梅兒天沒亮就起來了,李昂因為緊張,昨晚上一夜都沒睡好,早晨起來的時候,臉上還掛著兩個黑黑的眼圈。
李梅兒便忍不住笑他,“不就是考個書院嗎,又不是考秀才,你這麼緊張乾嘛?”
李昂訕訕一笑,“我這不是怕考不上,給家裡丟人嗎。”
李梅兒卻是大喇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放心吧,要是考不上,鑫伯伯出些錢,你也是一樣能進書院讀書的,你看阿易哥,就他那水平都能進清風書院,你怕什麼。”
李昂聽了李梅兒這話,卻是苦笑一聲道:“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有些懷疑清風書院的水平了,可是真有傳聞中的那樣好。”
李梅兒十分客觀地評價道:“水平肯定是還可以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小學生想進去念書,但我覺得也沒有傳聞中的那麼神,畢竟你看上一科的案首就不是他們書院出來的。”
李昂聽完之後就是苦笑,無語道:“梅兒妹妹,山青可跟咱們不一樣,他是文曲星下凡,誰能考的過他啊,我覺得清風書院那些學生們輸給他,並不冤。”
李梅兒與有榮焉地揚起頭,說道,“所以說嗎,那清風書院也沒多厲害,反正肯定是比不上白鷺書院的,所以你也沒必要這麼緊張。”
李昂還真被李梅兒說的放鬆了許多,點頭道:“妹妹說的是,被你這樣一說,我還真不那麼緊張了。”
兩人說著話,隨意吃了些烙餅包子,就帶上各色行裝出發了,因為考試要進行一天,李梅兒昨日也專門幫李昂準備了今兒中午的吃食,雖說清風書院內是可以花錢吃午飯的,但李梅兒怕清風書院裡的吃食也像白鷺書院一樣的難吃,便還是給李昂準備了。
清風書院的位置在半山腰上,比去白鷺書院方便多了,不過一個時辰他們就到了書院門口,蔣氏李梅兒三人是步行上山的,快到書院門口的時候,就看到山路上有人騎馬縱行,路上小學生紛紛躲避,李梅兒眼神不賴,看得出騎馬的人也穿著墨藍色的學生製服,不禁道,“這書院裡還有人騎馬?”
倒不是說騎馬怎麼著,實在是,馬匹在這個年代是貴重牲口,故此,這年頭兒,人們多以騾、驢、牛代步。如李鑫、族長、周家,都是有馬車的。更彆說陸家這樣的大族,家裡在城郊還有片馬場,專門用來養馬的。但即便是陸家,也從不讓子孫騎馬上學,陸老太爺堅持“苦其心誌,勞其肌膚”的教育方式,陸家子弟上學都是走路。
莊家也騎得起馬,不過,莊老爺結了陸家的親,莊老爺努力將教育方式與陸家看齊,騎得起馬,也不叫孫子騎,一樣是走路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