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妖怪沒有猶豫,果斷拒絕你的解救與其餘妖怪的勸解。】
就在你愁眉不展時,它卻向你吐露另外一件事……】
其實解救它們還有一個法子!】
如今尚存於世的‘滑瓢一族’不止有它,還有它的爺爺。】
滑瓢爺爺的實力強大無比,乃是滑頭鬼一族的首領。】
如果神裔大人能找到它的爺爺,那就能輕而易舉的將它們解救出去。】
你不由開口詢問,它的爺爺如今身在何方?】
‘朔源的幼年滑瓢’訕訕一笑,坦言道,它的爺爺如今被鎮壓在‘無執神社’中,如果您能前去‘無執神社’解救它的爺爺,就相當於解救它們一眾小妖怪。】
林尋滿臉黑線。
這是什麼套娃劇情?
他隱隱有預料,法相寺與‘無執神社’之間有關聯事件。
但沒想到是如此的攻略流程,先救爺爺,再救孫子?
加入勢弱一方的誓約陣營,果然會增添許多遊戲難度。
少年妖怪也覺得它的要求有些無理,連忙張開嘴,從舌下取出一枚五彩斑斕的鱗片。】
它將這把沾滿口水的鱗片遞給你。】
你獲得了‘蜃龍斑斕之鱗’道具!】
少年妖怪向你解釋,在金堂之後的五重寶塔是滑瓢一族的修煉寶地。】
不過新神信徒並不了解其中奧秘,隻以寶塔為是收藏經書之地。】
神裔大人可登上五重寶塔頂使用此鱗片,便能快速修煉龍胤之力。】
林尋一挑眉毛,打開物品欄查看。
‘蜃龍斑斕之鱗’道具:蘊含著些許蜃氣的龍之鱗片,其表麵的五彩斑斕之色便是蜃氣所化。】
在特定地點使用該道具,鱗片中所剩餘的蜃氣就會蒸騰,在蜃氣中打坐修煉,即可提升‘厄墮龍胤’層數。當前剩餘使用次數:3/3】
‘朔源的幼年滑瓢’繼續講述,原本當‘蜃龍斑斕之鱗’中的蜃氣耗儘時,將其供奉於‘混沌源龍’神像前,燃香祭拜就可以恢複其中蜃氣。】
隻不過,這種神靈恩賜在龍神戰敗後便不再顯靈,如今耗儘鱗片中的蜃氣就無法恢複……】
“可惜了,如果這玩意不是消耗品就好了……”
林尋有些感歎,不過解救任務的前置獎勵還算說得過去,隻是不知道成功解救滑瓢的爺爺會獲得什麼獎勵。
你收下鱗片,承諾必定會去‘無執神社’一探,至於能不能救出它的爺爺,隻能儘力而為。】
在一乾小妖怪希冀的目光中,你與它們揮手道彆,離開金堂……】
你繞過金堂,在主殿之後就是一座五重寶塔。】
五重塔是櫻落學習模彷朱赤帝國建築的產物,從原本的渾厚雄大風格,轉變櫻落本土的纖細優美和風。】
故而五重寶塔並非十分高大,五層高的寶塔僅僅隻比金堂高出一線。】
你大步來到寶塔前,果不其然,在寶塔底層入口處,依舊豎立著一塊警示牌。】
其上的警示語大致意思為,切勿翻閱塔中所藏經書,以免被‘邪魔神’的妖言蠱惑,違者重罰……】
你越過警示牌,推開寶塔底層大門,進入其中……】
寶塔一層書架環繞,藏書眾多,隻不過沒有你想象中的墨香四溢,而是散發著一股書籍腐朽的味道。】
一層名為‘龍藏層’,匆匆掃過所藏經書,在其中看到‘龍門經’、‘本願龍驤經’、‘龍華真論’、‘龍說無量壽經’等等。】
你是否要在其中搜尋一番?】
林尋眼睛一亮,又到了尋寶時刻。
他連忙按下‘是’。
搜索中……】
你在書架的縫隙裡發現一張薄薄的書簽。】
你獲得了‘入侵書簽’*1】
搜索中……】
……】
你在書架頂部發現一卷名貴古畫。】
你獲得了‘雙龍戲珠圖’廢品!】
搜索中……】
……】
你在書架底部發現一本妖術秘籍。】
你獲得了‘妖術·變化之術’精良+級!】
搜索中……】
……】
你再無找到有價值的物品。】
林尋打開物品欄查看。
入侵書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直接略過不看。
新得到的廢品‘雙龍戲珠圖’本來也要略過,卻突然發現這玩意並不是廢品。
‘雙龍戲珠圖’廢品:一副古董水墨圖畫,描繪著兩條真龍戲耍寶珠的情形。將此物品出售給某個典當行商人,將會得到一些靈性。】
“嘖,說來好久沒去‘魚售集市’了,也不知典當行那裡的貨物更新了沒有。”
‘妖術·變化之術’精良+級:變化之術乃是妖術中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術法,由於入門極其簡單,這是每個妖怪的必修術法。但又由於精通十分困難,除了真身就與人類十分相似的妖怪之外,能完全將異類容貌變化為人樣的妖怪寥寥無幾。】
使用該技能將根據自身的‘厄墮龍胤’層數,幻化部分異類形體成為人類模樣。】
此技能隻有妖怪之身方能學習。】
“技能是好技能,就是品質也太低了點。”
林尋搖搖頭,沒著急立即學習技能。
他把技能書收好,向寶塔二層走去。
你沿著木質樓梯,登上寶塔二層……】
寶塔二層名為‘天龍層’,其中景象與一層無異,仍舊藏書無數,隻不過相對於一層稍小了一些。】
你是否要在其中搜尋一番?】
“該不會寶塔上麵的幾層都是這樣的?”
林尋懷著疑惑,開始搜索。
二層搜索完畢爬上三層,寶塔三層的也依舊是如此。
兩層搜刮完畢隻得到幾張書簽和可以賣錢的字畫。
另外還獲得一本名為‘妖術·妖火紅蓮’的輸出技能。
隻不過這技能與變化之術一樣,是品質極低的技能,唯一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能享受‘厄墮龍胤’的屬性加成。
……】
你沿著木質樓梯,登上寶塔四層……】
寶塔四層名為‘寶樓真龍層’,其中景象與一層無異,仍舊藏書無數。】
隻不過,其中有一位身穿黑色和服,手捧經書的老人,盤膝坐在蒲團之上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