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中天梵氣紫虛元君,萌發種子的甘露(2 / 2)

【當前萌發進度:1%】

【當前萌發進度:2%】

【……】

【當前萌發進度:10%】

【寶瓶中的甘泉已吸收完畢不剩一滴。】

【你等待許久,又再次對元君神像奉上香火行禮,卻並未見到寶瓶繼續滲出甘露,隻能收回還未萌發的‘琉璃淨火之種’。】

林尋打開物品欄查看道具。

隻見琉璃淨火之種道具描述並未發生任何變化,唯一改變的就是多出的了一行注釋【當前萌發進度:10%】

“才百分之十?要是一個月隻能吸一次,那豈不是得吸十次,要花費近一年時間?”

林尋剛找到升級琉璃淨火之種的方法,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眼前的情況整無語了。

高難度章節的流程長短基本在一到兩個月,要是不卡關,攻略的再慢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如果等待大半年時間,章節的終點事件說不定早就結束了。

留在皇宮之中傻等一月一次的機會,直至琉璃淨火之種萌發,絕對不可能是正確的攻略方式。

“這水也太少了,根本就不夠用,有沒有什麼辦法多弄點甘露出來?”

【你陷入沉思,繞著元君神像上下打量。】

【雕刻神像的工匠技藝極其高超,即使是堅硬而冰冷的石質神像,都能雕刻出道法自然的獨特韻味。】

【元君身姿綽約,天青雲錦法服外露出的肌膚猶如凝脂白雪,透著清透玉光,胸脯飽滿圓潤、腰肢纖細柔弱,就算麵容雕刻的非常模糊也能猜想到元君的真容必定極其美麗。】

【不知為何,這位陌生元君卻給你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之感……】

【你觀察許久,並未在神像上發覺有什麼暗藏著的玄機。】

【你是否要離開欽安殿,等待下一次月圓之夜再來?】

林尋毫不猶豫的按下‘否’。

他開始琢磨寶瓶生出甘露的儀式流程。

無論是武皇帝,還是他都得在月圓之夜,燃香膜拜之後才能使得寶瓶生出甘露。

“難道是因為香火?”

惡之子在朱赤多地都有神像豎立,有著數之不儘的虔誠信徒弟子,每時每刻都有著香火願力往惡之子身上彙聚,提供大量經驗值。

【思及至此,你立刻切換惡之子的軀殼上前,將朱赤大地四方向你彙聚的香火之力傳導至神像。】

【惡念香火化作一根根觸須,向著元君神像纏繞攀爬……】

【然而,化作觸須的惡念氣息才剛剛要接觸元君神像,就見其身軀上閃爍純白光芒,靠近的惡念觸須紛紛滋滋作響,如同豬油碰上烈火一般融化消散……】

【似乎是元君神像極其排斥惡念香火。】

林尋一拍腦門:“不好意思,差點忘了友方大佬對惡念避之不及。”

“不過這樣一來,我去哪裡弄大量且純淨的香火呢……”

林尋嘗試切換幾具沒有惡念的強力軀殼,對著神像供奉自身香火之力,結果並沒有什麼用。

香火之力明顯是按照自身靈魂算的,而不是用一具具不同軀殼相同的靈魂就能產生額外的香火之力。

【你思索片刻,就把門外等候的白象大師兄喚進來。】

【白象妖一頭霧水,但還是按照你的吩咐,對著元君神像參拜行禮,奉上手中燃香……】

【白象妖已被‘琉璃淨火之種’淨化乾淨,供奉上的香火之力十分純粹,不帶有半分惡念氣息。】

【隨著燃香煙霧嫋嫋升起沒入虛空,好似呼喚了某位偉大存在……】

【元君手中托著的泥塑寶瓶再次閃爍微弱光芒,瓶中內壁無聲無息滲出一滴滴甘露,甘露滿溢彙聚成甘泉,充滿整個寶瓶。】

“成了!”

林尋立刻投入‘琉璃淨火之種’,順利把萌發進度提升到百分之二十。

他精神一震,在本章節內想要找到沒有被香火惡念沾染的劇情人物可謂是極其困難。

就連在躲在昆侖之中陸吾身上也沾染著不少惡念,隻是如今尚未達到墮入極惡的程度罷了。

不過這點難不倒他。

林尋立刻大手一揮,召出雪女、滑頭鬼、三頭獅、九尾狐、女武神等幾隻召喚物。

“來來來!都來給我參拜友方大佬!”

結果,事情並沒有林尋想的那麼簡單。

幾隻召喚物中隻有女武神和九尾狐參拜之後才能溢出甘露,而雪女、滑頭鬼,包括被林尋摁著三顆腦袋膜拜的三頭獅都無法觸發甘露。

琉璃淨火之種的萌發進度提升到百分之四十後,就無法再提升了。

林尋本來還想回到圖書館,用靈性攻勢多買下幾隻召喚物用以供奉香火,然而事與願違,供奉元君的所需香火明顯有著門檻限製。

“估計是幾隻召喚物靈魂太弱的緣故,按照現在的情況判斷,可能需要有神隻境界才能供奉上令元君產出甘露的香火。”

“可是我上哪找那麼多神隻境界的召喚物?”

“能有九尾狐和女武神都是因為我付出了大把大把的辛勞與汗水……”

林尋有些頭疼,陰間遊戲根本不給活路。

他仔細思考,隻感覺用召喚物這種方法雖然有奇效,但明顯不是正確的攻略手段,正常人哪有那麼多強力召喚物。

連他這種本身永恒境界的開掛玩家,都隻有兩隻神隻境界的召喚物,更何況正常的使徒?

如此推斷就能證明用召喚獸絕非是正確的攻略途徑。

他眯起眼睛,眼中閃過無數字符。

很快,林尋就想起了一個之前漏掉的線索。

武皇帝已墮入極惡,不可能再帶著那件能驅散惡念的奇物。

奇物能驅散惡念,雖然功效比不上琉璃淨火之種,但多半有著與淨火之種同樣的來源。

如果能獲取那件奇物,是不是就能解決眼下的難題了?

“看來,得把紫禁城掘地三尺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