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科舉取士(下)(2 / 2)

藏國 高月 4178 字 9個月前

韋應物又問蘇惠道:「蘇老弟的答題有什麼新意?」

「大哥,疏浚河道算不算新意。」

韋應物沉吟一下道:「疏浚河道也算是言之有物,但我估計大部分考生都會寫,所以談不上新意。」

蘇惠想了想又道:「在陸地運輸上,我建議北方用駱駝,南方用大象,碼頭上,我也建議使用大象。」

韋應物頓時有興趣了,「賢弟怎麼會想到大象?」

蘇惠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家在姚州有一座甘蔗園,裡麵就有二十頭大象負責搬運,我小時候就看見一頭大象拖著滿載幾千斤的大車運輸,而且它的鼻子

能卷起超過一千斤的重物,這在碼頭上搬貨上船,我覺得非常有用,而且大象不挑食,在南方很容易養活。」

韋應物點點頭,「大象能不能替代牛搞運輸我不知道,但大象用在碼頭上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也算很有新意!」

兩人鬆了口氣,韋大哥這樣說,他們又能看到一線希望了。

韋應物又道:「今天我來找你們,主要是為了囑咐你們兩件事,第一,暫時不要灰心喪氣離開長安,第二,不要去青樓,我們有規定,官員不準去青樓***,一旦被內衛抓到了,如果沒考上還好,如果考上了就算違規,要被取消錄取資格,明白嗎?」

三人連連點頭,「多謝韋大哥提醒,我們記住了!」

科舉結束後,第一件事就是歸卷,把每個考生三天的卷子合訂在一起,這件事由每目的監考官負責。

歸卷後,把每目的試卷裝在一個大箱子送去評卷院,由三十名考官進行評卷。

每科十名考官,看起來好像審卷官很少,閱卷很難,可實際上並不難,首先第一關就是把書法不過關的卷子全部淘汰。

書法非常重要,看似隻有十分,但那十分是錦上添花,前提是書法都不錯。

但第一關就是看書法是否合格,字是打門錘,每個學生都從小開始苦練書法,讀完縣學後,基本上都苦練了至少十年的書法,那肯定是不錯了,在科舉中也可以評判為合格,從而進入下個評卷環節。

可如果書法不合格,審卷官們就會認為你沒有好好讀書,哪怕你答得再好也沒有機會展現,還沒有看內容的時候,書法不合格就把你淘汰了。

書法這一關會淘汰兩成士子,然後第二關,第二關還是沒有正式審卷,還是屬於廣泛淘汰階段。

審卷官會大致瀏覽一下卷子,看有沒有答全。

如果有題目沒有回答,空在那裡,那麼這份卷子也同樣被淘汰,因為沒有回答題目,哪怕隻有一題,你肯定也進不了前五百名,看你的卷子也是浪費時間,直接淘汰,這一關會淘汰三成的士子。

所以兩關淘汰下去,一半的士子都落了榜。

第三關才叫初審,把所有書法合格,答題完整的卷子歸集在一起,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專門看貼經,有的專門看文學,有的專門看對策。

當然,每一張試卷至少要兩個審卷官看,各自打分,打分差不多,以分高者算分,但如果打分差異太大,則需要第三人來評審,這種情況往往出現

在文學和對策上,貼經是標準答案,除非是有錯誤沒有發現。

審卷在一天天進行,淘汰的考生也越來越多,這天下午,主考官岑參放下筆,一百五十名錄取名單出台了。

免費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