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裴琇和安太玄三人前來大帳交令。
李鄴好好安撫他們一番,感謝他們半年來的辛勤付出,同時宣布了他們的新職務。
岑參出任河中都督府錄事參軍,職位在長史和司馬之下,王昌齡的判官、高適的記室參軍和他平級。
然後另外三名幕僚陳煥、楊韶華和仇玄,還有喬彬等人,他們是河中軍的文職軍官。
河中都督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政務,一部分是軍隊,隻有李鄴跨界,出任河中府都督兼河中軍主帥。
眾人很快適應了各自的角色,一連幾天,李鄴忙得氣都喘不過來了。
從前的碎葉隻是一個軍鎮,現在軍鎮升級為都督府,完全不一樣了,光是都督府府衙就需要擴建,原來的官衙太小。
還要招募數十名文官和從事,這件事便讓長史謝縉負責,岑參協助。
李鄴最關注的事情還是糧食,朝廷不會運糧給他,都需要他自己解決,一萬多人,每天一日三頓,自己怎麼養活這麼多人?
他們三萬頭駱駝攜帶不僅僅是糧食,還有大量軍資和日用品,糧食路上就吃光了,他們現在隻能指望碎葉的糧食。
好在碎葉軍的軍屯做得不錯,種糧、養羊、養魚、養豬和雞鴨等等,光羊就有三十萬隻,但最多也就能吃半年,半年後怎麼辦?
上午時分,李鄴帶著一眾官員來到了麥田,麥田在楚河大峽穀內,楚河大峽穀位於千泉山脈和昆格山脈之間,峽穀最寬處達一百餘裡,最窄處也有二十餘裡,河流兩邊都是大片大片草原和森林,不時能看見一群群羊,是一片極為難得的綠洲。
楚河呈西北向東南走向,麥田在南岸,而畜牧羊隻在北岸,這樣就可以避免了羊群糟蹋麥苗。
麥田有三十頃,種的是冬小麥,此時是四月下旬,麥子已經抽穗,正是青黃交替之時,再過一個月小麥就成熟了。
目前軍屯是安太玄負責,他給眾人介紹道:“這裡水源充沛,日照充足,能做到一年兩熟,我們在五月下旬收割了麥子後,還要再種一季粟米,產量都還不錯,小麥畝產三百五十斤左右,粟米畝產也有一百八十斤。”
李鄴搖搖頭道:“三十頃土地太少了,必須要四百頃以上,平均每個士兵三畝的口糧田,再加上羊肉補充,才能有軍糧保證。”
高適問道:“這裡的土地剛開墾就能種田嗎?不需要養熟一年。”
岑參笑道:“這裡的土質非常肥沃,插一根樹枝就能發芽,不要養熟,當年開墾就能當年耕種。”
李鄴點點頭,“這裡土地極為廣袤,把全軍動員起來開墾良田,搶種下半年那一茬糧食。”
謝縉有點擔憂道:“要熬到明年五月份才有大量糧食收獲,光靠下半年那一茬糧食,恐怕還是不夠。”
李鄴微微笑道:“問題不大,粟特各國所在的藥殺河流域都是著名的糧食產區,吐火羅也是產糧之地,我們可以購買一部分糧食,然後葛邏祿人還欠我六十萬隻羊,我把葛邏祿的踏實力給了婆匐部,他們還欠我一部分戰利品。”
眾人都鬆了口氣,一起笑道:“那就抓緊時間,一起開荒屯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