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度述職(下)(2 / 2)

藏國 高月 4188 字 10個月前

李鄴取出一份河中和吐火羅的簡易地圖,讓宦官掛起來,他的地圖顏色比較深,眾人都看得清楚。

“這裡是熱海和碎葉!”李鄴指著地圖道。

“從這裡直接南下吐火羅,將翻越上百座雪山,無法騎馬,隻能步行,人在雪山上呼吸不過來,翻山越嶺,艱難前行,至少要走一年才能到吐火羅,如果沒有充足的後勤支援,我的軍隊必然會全部死在半路,那有沒有辦法去吐火羅呢?答案是有!”

李鄴一指俱戰提,“俱戰提是一個巨大的缺口,也是吐火羅地區進入河中的唯一通道,穿過俱戰提便可以騎馬南下,沿著藥殺水河穀而行,二十五天後便能抵達護蜜城,向東走三天抵達朅師國,再走三天抵達小勃律,也由此可見,俱戰提是我們河中軍控製吐火羅的戰略起始點,戰略位置非常非常重要。

而在此之前,俱戰提被大食東方軍團的殘軍占領,首領叫做哈米爾.巴特,它就像一條毒蛇,時時刻刻威脅著河中各國,也威脅唐軍對河中的控製,所以不管是奪取戰略位置,還是鏟除這條毒蛇,唐軍攻打俱戰提都勢在必行。”

韋見素點點頭,“李都督講解得非常透徹,我也完全理解了”

這時,李隆基對李鄴道:“朕很關注吐蕃軍對吐火羅的影響,李都督一起說明一下吧!”

天子已經轉變話題,不再提俱戰提,俱戰提之戰就算過去了。

李鄴對眾人緩緩道:“經過幾十年和唐軍的拉鋸戰,吐蕃已經不太可能從隴右、河西進行突破了,那他們的目標隻能轉為安西和北庭,從吐蕃高原直接前往安西是不可能的,有莽莽的昆侖山脈阻擋,唯一的辦法就是沿著信度河河穀向西北走,到達大小勃律國,然後再迂回走到播密川河穀,或者走喝盤陀,這兩條路都可以抵達疏勒鎮。

尤其是播密川河穀,又叫瓦罕走廊,它是絲綢之路的南線,一路水源充足,隻要有充足的糧食補給,吐蕃軍就能輕鬆地進入安西。

天寶六年的小勃律之戰,我們占據了小勃律和婆夷水的北岸,切斷了吐蕃軍走喝盤陀這條路,但大勃律和婆夷水南岸還控製在吐蕃人手中,駐軍約有三萬人,這是安西最大的威脅。”

李隆基擺擺手,打斷李鄴的話,“之前的朅師國之戰,又是什麼呢?”

“回稟陛下,朅師國之戰其實是一場解圍之戰,或者說是保衛小勃律之戰,剛才微臣也說了,婆夷水南岸是在吐蕃人手中,吐蕃軍沿著婆夷水南岸西行,控製了朅師國,而小勃律的糧食主要來源於吐火羅,這就等於切斷了小勃律的糧道,所以儘管當時已經是秋天了,但還是強行出兵,否則小勃律百姓和守軍都熬不過冬天。”

李隆基點點頭,“朕明白了,李都督繼續說吐火羅。”

李鄴指著地圖上的播密川穀地道:“唐軍切斷了喝盤陀通道後,吐蕃要進攻安西,隻剩下播密川道,這樣,吐蕃軍必然會進入吐火羅,從吐火羅繞道去播密川,吐蕃軍不管在大勃律,還是在朅師國,都麵臨一個嚴峻地問題,那就是糧食不足,要解決糧食問題,隻有一個辦法,控製吐火羅。

一旦吐蕃軍控製了吐火羅,解決了糧食不足問題,吐蕃軍恐怕就會增兵到十萬,不僅控製吐火羅,攻占安西,還會北上進攻河中,形勢非常嚴峻。”

李隆基眉頭一皺,“吐蕃軍已經西進了嗎?”

“回稟陛下,在卑職出發前得到消息,吐蕃軍已經和吐火羅聯軍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作戰,都是以吐火羅聯軍失敗告終,吐火羅聯軍戰鬥力太弱,怛羅斯之戰時,他們隻能當後勤運輸,上戰場五個人還抵不過唐軍一人。”

李隆基緩緩點頭,“所以必須要拿下大勃律,徹底摧毀吐蕃軍在西北的根基之地,才能保證安西無恙。”

李鄴點點頭,“陛下說得一點沒錯,這實際上是天寶六年小勃律之戰的延續,但坦率說,僅靠河中一萬兩千唐軍,無法戰勝大勃律的三萬吐蕃軍。”

李隆基點點頭,又對眾人道:“各位相國還有什麼要問的嗎?如果沒有詢問,今天的述職就到此為止!”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