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在距離城外三裡的空地紮下大營,開始炙烤羊肉,這裡是河穀地帶,海拔不高,吃飽喝足,全軍都倒下睡覺,把精神養足。
唐軍斥候則嚴密盯著城池,隻要吐蕃軍出城,就立刻發出警報。
不僅如此,李鄴又派出數十支探哨去附近探查,這就是為了尋找吐蕃軍真正的藏身之處。
黃昏時分,兩名唐軍斥候正遠遠跟隨著一名吐蕃哨兵,當吐蕃哨兵回頭時,兩人立刻匍匐下來。
兩名唐軍斥候是數十支探哨中的一員,他們在大營西南方向二十裡外,無意中發現了這名吐蕃騎兵。
吐蕃騎兵顯然也是在觀察周圍的動靜,沒有縱馬疾奔,他很謹慎,走幾步,就停下回頭看一看。
大約一刻鐘後,吐蕃騎兵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便催馬向一條山穀內奔去,片刻人影消失不見了。
兩名唐軍不敢進山穀,但他們依舊發現了端倪,在山穀口有不少馬屎坨,看起來很新鮮,最多幾個時辰,這就說明,山穀深處至少有幾百人甚至幾千人。
這可是無人區,突然出現這麼多人馬,隻有一個可能,他們要找的目標就在山穀內。
兩名唐軍士兵急忙趕回去報信.
夜漸漸深了,三更時分,一支吐蕃軍從二十裡外的一座山穀內出來了。
這支吐蕃軍約有兩千五百人,主將正是論悉若,他確實是用空城計,命令三百士兵守城,佯裝主力在城內,他自己則率領兩千五百人躲在一條很隱蔽的山穀內。
論悉若很清楚,憑他的兩千八百人根本守不住頓多城,不光守不住頓多城,而且還會全軍覆滅。
但他絕不會像巨石山的吐蕃軍那樣,守不住就撤走。
那個五百人長可以放棄巨石山,但他不能放棄小勃律。
吐蕃軍主將論悉若明知守不住頓多城,但又不願撤退,那麼隻有一個辦法,夜間偷襲唐軍大營,說不定在混亂之中,自己能大獲全勝。
想法不錯,也做了周密部署,但百密一疏,或許是過於緊張的緣故,城內士兵全部站在城頭上,忘記安排吹號角的士兵了。
偷襲的兩千五百吐蕃軍分為一千騎兵和一千五百步兵。
馬蹄都包著厚厚的皮子,行走無聲無息,兩千五百吐蕃軍在主將的率領下,向唐軍大營偷襲而去。
唐軍的斥候哨兵都在盯著頓多城,沒有人注意從側麵悄悄殺來的吐蕃軍。
吐蕃軍距離唐軍大營越來越近,主將論悉若心中終於燃起一線希望。
還有一百五十步還有一百步還有八十步.還有五十步.
主將論悉若忽然覺得不對了,唐軍不可能沒有哨兵,怎麼可能這麼安靜?
他剛要下令撤退,但已經來不及了。
大帳中忽然響起一陣急促的梆子聲,唐軍大營前瞬間燈火通明,壕溝內驟然出現一萬唐軍弓弩手,他們早已埋伏多時,一起放箭,箭矢和弩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吐蕃軍,吐蕃軍士兵措不及防,大片大片中箭倒地,走在最前麵的主將論悉若身中上百箭,連人帶馬射成刺蝟一般,當場斃命。
但吐蕃軍的噩夢才剛剛開始,他們腳下忽然起火了,火勢蔓延極為迅猛,熊熊烈火瞬間將剩下了吐蕃軍吞沒了,無數吐蕃士兵都被烈火點燃,他們慘叫著逃命,戰馬也成了火馬,痛苦嘶鳴,在火場上奔跑,渾身是火,仿佛是從地獄中奔出的魔馬。
唐軍毫不憐憫,繼續密集放箭,吐蕃軍的身後也出現了一萬唐軍騎兵,將吐蕃軍後路切斷,一起向吐蕃軍放箭。
箭如奪命暴雨,腳下烈火焚燒,根本就沒有一條生路,無數吐蕃士兵奔跑著一頭栽倒地上,很快被燒得蜷縮起來,徹底被烈火吞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