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還是他的情報能力太弱,李琮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大發雷霆,大罵武士首領餘華。
張通儒坐在一旁喝茶,他現在算是看明白了,天子為什麼不立李琮為太子,能力不行,讖書案都立案了,天子也終於同意抓人,忙了四五天,居然連人在哪裡都不知道?
要知道這個案子經不起推敲,機會一旦錯過,就會不了了之。
張通儒捋須眼珠直轉,他可是安祿山的心腹謀士,發現李琮這個蠢貨後,在考慮怎麼利用李琮挑起大唐內訌,為安祿山出兵奪取江山創造機會。
就在這時,一支箭‘嗖!’地射進大堂,釘在堂柱之上。
所有人呆了一下,侍衛頓時大喊起來,“有刺客!”
李琮也呆了半天,忽然怒吼道:“還跪著乾什麼,還不快追!”
侍衛首領餘華跳起來,向外麵追去.
張通儒搖搖頭,一支箭就把所有人都調走了,萬一是調虎離山之計,王爺不就死定了嗎?
他眯眼看了片刻,走上前道:“王爺,這是一封箭信,讓他們不要追了!”
李琮也看清楚了,箭杆上插著一封信,他回頭大喊:“都回來!”
侍衛們都回來了,有侍衛搬來一把梯子,爬上去把箭拔下了,將信遞給了李琮。
李琮打開信看了一遍,頓時臉色一變,回頭對張通儒道:“他們早就從涇源道走了!”
“不可能!”
張通儒也吃了一驚,沿途那麼多關卡,他們走涇源道,朝廷怎麼會一點消息都沒有。
“糟了!”
張通儒忽然反應過來,對李琮道:“他有尚方天子劍,還沒有收回去,所以一路暢通無阻。”
李琮的臉色也極為難看,張通儒提醒過他,必須把尚方天子劍收了,才能對李鄴下手,他把這件事忽略了,結果惡果出來了,李鄴居然跑了。
“先生,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李琮沒轍了,隻能求助地望向張通儒,張通儒緩緩道:“從時間上算,他們現在應該還在涇源道內,殿下立刻稟報天子,用飛鴿傳信的方式,封鎖各處關隘,不準他們通過,如果有必要,再通知哥舒翰,封鎖金城縣,他們一定是前往甘州,甚至讓哥舒翰大軍將他們包圍,他若不束手就擒,就視為造反殲滅。”
這就是張通儒挑起大唐內訌的毒計,李鄴可是安西節度使兼河中都督,一旦朝廷對他動武,那就是逼他造反,李鄴率軍殺進關中救妻兒父母,安祿山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李琮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後果,他一心想抓住李鄴,證明自己的才能,他點了點頭,“我這就去向父皇彙報!”
李琮匆匆走了,張通儒看了看信,又負手看了看木柱上的劍痕,心中卻在想,到底是誰射出的這一箭,是誰在給他們通烽報信?
李隆基聽說李鄴走了,也著實很生氣,他不滿地對高力士道:“一千多人離開長安為什麼沒有任何人通知朝廷?為什麼朕一無所知?”
高力士不慌不忙道:“陛下,他是安西節度使,他來京城述職是朝廷允許的,沿途各個關卡也有兵部頒發的牒文,所以在沒有新的牒文之前,隻要他的一千軍隊不進長安城,那麼他進關中也好,出關中也好,肯定都是暢通無阻,簡單說,隻要他在一月底之前準時述職,那麼這期間,隻要不犯罪,他去哪裡都是他的自由,請陛下明鑒!”
李隆基重重哼了一聲,“沒有朕的許可,他不得離開長安,立刻飛鴿傳信到涇源道的各個關卡,不準放李鄴出關,違者嚴懲不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