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安慶緒接到了快報,他的六千輕騎兵中了埋伏,全軍覆滅,這個消息讓安慶緒暴跳如雷,破口大罵手下謀士和將領。
“都是一群飯桶,我說要穩紮穩打,你們偏偏都要去輕騎偷襲,是誰了解李鄴,是我還是你們!”
眾謀士和大將都慚愧低下頭。
副將田承嗣上前道:“啟稟殿下,我們確實輕敵了,魯陽關很重要,我們知道,對方也知道,李鄴騙過了我們的情報探子。
情報探子發來一個假消息,反而把我們給坑了……”
田承嗣想把責任推給情報探子,安慶緒不耐煩擺手打斷他話,“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想想下一步怎麼辦?”
田承嗣有些尷尬,隻得勉強道:“殿下說得對,我們確實要穩紮穩打,現在要考慮怎麼打魯陽關,怎麼建立後勤之地?”
安慶緒狠狠瞪了幾名謀士一眼,“你們說吧!這次不要再輕敵了。”
張通儒慚愧道:“還是殿下了解李鄴,魯陽關卑職曾經走過,這道關隘還是很險要的,這就意味著不可能短時間攻下來,那麼我們大軍的後勤就需做好保障,可以把葉縣作為後勤重地,但葉縣距離魯陽關兩百裡,卑職建議可以沿途修建兩座中轉倉庫,這樣就大大減輕了運輸後勤物資的難度。”
田承嗣擔心道:“修建中轉倉庫就怕唐軍偷襲!”
張通儒搖搖頭,“不能怕豬生病就不養豬了,多加一些兵力防禦,中轉倉修建得堅固一點,應該問題不大。”
另一名大將武令瑜道:“不如尋山道繞過去,直撲南陽,一旦占領南陽,唐軍必退!”
張通儒冷笑道:“這就和之前偷襲魯陽關同出一轍了,占領南陽當然好說,但李鄴就不會有防禦嗎?一旦奪不下南陽,這支軍隊該怎麼補給?沒有後勤、沒有援兵,人生地不熟,最後一樣全軍覆沒。”
安慶緒搖搖頭,“在李鄴麵前,不要想著出奇兵,還是要穩紮穩打。”
說到這,安慶緒看了一眼牛介庭,“牛侍郎今天為何很沉默?”
牛介庭緩緩道:“卑職在想,其實唐朝皇帝派襄王李環坐鎮襄陽,說明他不知道李鄴在襄陽,我們應該把這個消息告訴李隆基,再挑撥李隆基和李鄴之間的關係,讓他們矛盾激化,李隆基一定會解除李鄴的軍權,把李鄴召回長安,一旦李鄴回了長安,襄陽由李環坐鎮,那我們就會輕而易舉奪取南陽和襄陽。”
安慶緒點點頭,“這個反間計不錯,但不應該由我們來實施,我寫一封信給父皇,讓他安排劉駱穀實施,我們還是按照原計劃攻打魯陽關。”
安慶緒決心已下,他寫了一封信給父親安祿山,讓他實施反間計挑撥李隆基和李鄴之間的矛盾,他則率領五萬餘大軍和糧草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向葉城挺進。
襄陽,柳洵來到了一座府宅內,這裡便是襄王李環的軟禁之地。
柳洵最終選擇了效忠李鄴,被任命為襄州長史,成為李岱的左膀右臂。
今天他來找李環,也是想勸說李環麵對現實,保住性命要緊。
李鄴也不虧待李環,找了十幾個妓女陪同李環吃喝玩樂,晚上還有一顆龍須丸供應,過著極為荒淫頹廢的生活。
李環見到柳洵嚇了一跳,“先生沒有被土匪殺死嗎?”
柳洵搖搖頭,“我和殿下一樣,被土匪俘虜上山,也被官兵解救,隻是我被救時,殿下已經先走了。”
“原來如此,那先生在做什麼?”
“我給觀察使李岱做事,我倒是想為殿下效力,但似乎沒有我的用武之地了。”
李環歎口氣道:“我被李鄴軟禁在這裡,莫說軍權,什麼權力都沒有,先生說說看,我現在該怎麼辦?”
柳洵壓低聲道:“現在殿下處境非常危險,一旦天子和李鄴反目,李鄴第一個要殺之人,恐怕就是殿下了。”
李環大驚,“那可怎麼辦?”
“關鍵是要殿下有用,隻要殿下有用,李鄴就不會殺殿下!”
這句話李環深有體會,正是因為他有用,山匪才沒有殺他。
李環一臉沮喪道:“我還能有什麼用呢?”
柳洵建議道:“殿下要向李鄴正式表態,願意當監軍,然後殿下給天子上書,支持李鄴守襄陽,殿下則願意為監軍,這樣一來,殿下就不會威脅到李鄴的軍權,你們就能相安無事,天子如果為殿下著想,也會接受現實。”
似乎除此之外,也沒有彆的辦法了,李環隻得歎了口氣,“好吧!我聽先生建議,這就給父皇上書。”
曆史上是唐軍埋伏在蛇穀,準備伏擊叛軍,都是新兵,埋伏沒有經驗,結果被叛軍發現,反過來用火燒唐軍,唐軍慘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