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機密外泄(2 / 2)

藏國 高月 4850 字 10個月前

袁思藝問一名宦官,“好像叫做火藥!”

這是安祿山特地派人交代袁思藝的,想辦法把飛龍造的火藥偷出來,還有《寶冊》》下卷,他們會出高價。

宦官向西北角指一指,“總管去那邊看看,那邊好像有黑色粉末!”

袁思藝又來到西北角一名宦官麵前,見他正在查看一隻木桶,木桶裡正是一種黑色的粉末,袁思藝猜測安祿山要的就是這個東西,他聞了聞,有一股奇怪的氣味。

“這是什麼?”袁思藝不露聲色問道。

“卑職也不知道,蓋子上寫著火藥,估計是一種道士的煉丹物品。”

這時,旁邊另一名宦官道:“卑職好像剛才在哪本書裡看到,有記錄,這好像是一種軍事物資。”

袁思藝心中大喜,果然是火藥,宦官所說的書應該就是寶冊了,他連忙吩咐道:“是哪本書,快找給我看看。”

宦官找了片刻,找到一個很大錦盒,上寫兩個大字,‘寶冊’。

裡麵有兩隻卷軸,上麵有字,民用卷和軍事卷,袁思藝在桌上展開了軍用卷,裡麵都是各種軍事器械的製作方法,包括大型攻城武器,還有各種兵器的打造,在最後他看到了,‘火藥,遇火則燃,為引火之良品,若一桶藥密封燃爆,屋舍坍塌,人馬皆為齏粉,威力驚人,乃戰爭之利器也,下麵是配方和詳細製作方法。’

袁思藝心中怦怦跳了起來,就是它,這可是自己發財的機會啊!

他若無其事將寶冊收起,隨手遞給手下,又吩咐道:“這些東西不是什麼財富,是引火之物,放在這裡不安全,統統送去藥材庫保存。”

至於另一卷民用篇,他不感興趣。

下午,劉駱穀匆匆來到袁思藝的府宅,袁思藝請他到內堂就坐,劉駱穀急問道:“袁公找到了火藥嗎?”

“正是!”

袁思藝笑眯眯道:“劉統領知道它的作用嗎?”

“我們天子再三交代我,但我從未見過它,更不知道它的作用!”

袁思藝一招手,兩名壯漢將一個小銅鼎搬上來,裡麵裝滿了黑色粉末,袁思藝使個眼色,壯漢將一支火折子扔進銅鼎,‘轟!的一聲,赤焰騰空,濃煙彌漫。

劉駱穀嚇了一跳,站起身後退兩步,等濃煙散去,他才慢慢坐下,心有餘悸問道:“袁公,這就是火藥?”

袁思藝笑眯眯道:“這就是你們天子一直想要的火藥,從飛龍的密室裡抄出,一共五十桶,我估計是他煉丹時發現的,用在軍事上點火,可比什麼硫磺、乾草之類厲害多了。”

劉駱穀是識貨之人,他一眼就看出這種火藥在軍事上的廣泛用途,非常方便攜帶。

“這種火藥有多少?”

“五十桶,每桶二十斤,大概有千斤左右,還有你們想要的《寶冊》下卷,火藥的原料、配方和製作方法上麵都有記錄,另外還有其他攻城武器的製作,連火藥和寶冊,咱家也不多要,一口價,五萬貫。”

袁思藝讓人拿來寶冊,遞給劉駱穀,劉駱穀打開看了看,前麵各種兵器和攻城器械的打造,他興趣不大,這些軍器監都有,他們早就搞到了,關鍵是最後的火藥,他仔細看了一遍,頓時如獲至寶。

“一言為定,五萬貫,我今天就把東西運走。”

飛龍雖然是元末明初人,但他畢竟隻是一個小地方的三流道士,對宋元時代的軍事知識一無所知,火藥配方及製作還是他們煉丹時學到的,所以他寶冊中的內容其實都是唐朝的技術,對於西域小國或者大食國當然是寶貝,但對安祿山而言,談不上什麼高深的東西,他們也能輕易搞到這些軍事技術資料。

唯一的亮點就是火藥,這是安祿山點名要的東西,袁思藝也心知肚明,他知道這是自己唯一可以賣錢的東西。

劉駱穀取出一份五萬貫的寶記櫃票和核對玉佩,袁思藝心滿意足地收下了。

當天晚上,劉駱穀便派人帶著五十桶火藥和寶冊北上,走延州渡黃河前往河北。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