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璘點點頭道:“確實有,這次本王來江夏視察,運來了一批糧食,其中有二十五艘三千石的貨船,現在就停泊在長江邊。”
渾惟明有點擔心道:“王爺把船隻停在長江邊,恐怕會被漢陽的水軍進攻。”
李璘擺擺手道:“李鄴沒有進攻你們的船隊,也不會進攻我的船隊,不提此事,我就想知道,能不能用船隻攻城?”
季廣琛沉思片刻道:“應該可以,不妨試一試!”
敲定了方案,季廣琛立刻派數百名隨軍工匠趕往長江邊,去改造二十五艘三千石貨船,實際上就是在船上用木頭搭建一個高約一丈的簡易攻城台,再裝一塊天橋橋板,很容易,兩三天就能搞定。
此時,李鄴還在漢陽縣耐心觀戰,江夏縣和漢陽縣用鴿信保持著聯係,每天他都能知道簡短戰報和城中情況,同時也向城內發出自己的指令,比如組建長斧手和長錘手,破壞攻城梯頂部就是李鄴提出的方案。
李鄴已得知李璘趕到漢陽的消息,這就意味著大戰即將到來。
李鄴知道江夏城內還有一萬軍隊和五千民團,憑江夏城的高大堅固,隻要不出茬子,守住城池問題不大。
一旦李璘軍隊攻不下江夏城,他就不敢和自己決戰,那麼,李璘在洪州就呆不下去,必然會向東發展。
曆史上,李璘之所以敗亡,就是謀奪揚州以及江南失敗。
次日上午,有斥候來報,“啟稟殿下,長江南岸有工匠在改造大船,一共改造二十五艘。”
李鄴正在和李泌閒聊,聽到彙報,李鄴笑道:“軍師,我們去看看吧!估計永王軍隊又在想什麼鬼點子了。”
李鄴和李泌登上萬石大船,一支數十艘戰船組成的船隊緩緩向江夏方向駛去。
果然,在江夏城以東約二十裡外的南岸,一溜停泊著二十幾艘大船,都是三千石以上的貨船,上麵的工匠在忙碌地改裝著什麼,一個個丈許高木台的雛形已經出現了。
看見有戰船隊到來,工匠們都緊張地停住了手中的活,忐忑不安望著越來越近的船隊。
但船隊在距離岸邊大船約三百步時便停止了前行,慢慢從二十五艘貨船對麵橫切過去。
李鄴站在萬石大船上看了片刻,笑問道:“軍師覺得他們在做什麼?”
李泌冷笑一聲道:“他們在打造攻城台,很顯然,他們是想把大船當做巢車攻城。”
李鄴點點頭笑道:“如果是這樣,李璘會親眼看到極為壯觀的一幕。”
當天中午,一隻信鴿飛進了江夏縣城,信使立刻將一卷鴿信交給了雷萬春,雷萬春看完了節度使的鴿信,他快步走到東城頭,向遠處觀望,腦海中卻在沉思節度使方案的各種細節。
三天後,夜幕降臨,永王李璘帶著官員和將領們登上了一座位於城牆一裡外,東南方向的高台,他今天晚上要親眼看著自己的大軍如何攻進江夏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