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是黃河上遊第二大的支流,長約一千三百裡,發源於青藏高原,在崇山峻嶺中蜿蜒流淌。
上遊都是在峽穀深淵中流過,水流湍急,到了中遊和下遊,水流就變緩了。
洮河中遊和下遊便是著名的洮河河穀,兩岸都是低緩的丘陵,唐朝的隴右氣候溫暖濕潤,森林密布,土地肥沃,丘陵山坡上,百姓建造梯田,開墾土地,加上水源充足,使得長達數百裡的洮河河穀一直是隴右重要的農業區之一,盛產小麥,僅次於河湟穀地。
目前吐蕃軍還是以掠奪為主,趁隴右唐軍空虛的機會大肆掠奪隴右和河西,直到數年後,吐蕃朝廷發現唐朝極度虛弱,已經無法再奪回隴右和河西,吐蕃王朝才開始改變策略,從掠奪變成占領,開始全麵吞並隴右和河西。
所以每個重要的州內都設有掠奪點,蘭州的掠奪點有兩個,一個是狄道縣,一個是金城縣。
一支五千人的吐蕃軍正在洮水河穀內疾速向南行軍,這支吐蕃軍正是駐紮在狄道縣的五千軍隊,奉主帥馬重英之令疾速趕往支援洮州。
吐蕃軍以步兵為主,但也有少量將領騎馬,他們行軍速度很快,幾乎相當於普通百姓的小跑了。
兩天後,吐蕃軍抵達了雞鳴山,這裡是三州交界處,有一座很大的峽穀,峽穀長二十餘裡,兩邊都是懸崖峭壁,隻能東麵的一條狹窄山道穿過峽穀,這裡也是洮河蘭州段最險峻的一段河道。
這時,前麵似乎被亂石堵住了去路,大軍隻得暫停行軍,忽然,眾人感到了什麼,紛紛抬頭向懸崖上望去,這一段的懸崖不高,隻有二十餘丈。
士兵們頓時驚恐萬分,隻見無數的大石從頭頂上滾落下來,士兵們根本就無處躲閃,一時間,大量石塊砸進了人群,上千吐蕃士兵被砸得頭破血流,翻滾落進江中,瞬間被激流帶走。
吐蕃千人長急得大吼:“前麵怎麼回事,趕緊走人!”
一名百人長在前麵焦慮喊道:“將軍,走不過去了,通道全部被大石堵死,隻能回頭!”
“奇怪了,路怎麼被堵死?”吐蕃千人長著實想不通。
就在這時,北麵吐蕃再次發出一片慘叫,這次山頂上滾落的岩石更大更多,而且不是一陣,而是連續不斷,吐蕃士兵傷亡極為慘重,大部分士兵都被直接砸下水中,被激流吞沒。
“不好,有埋伏!”
千人長大叫一聲,他終於反應過來,針對性的石頭砸下來,隻能是埋伏。
“後撤!後撤!”
吐蕃軍已經傷亡了一千三百餘人,剩下的三千多士兵跌跌撞撞向北奔逃,企圖逃出峽穀。
但他們已經沒有機會,北麵的退路也被唐軍掐斷了,實際上過這段大峽穀還有另外一條小路,樵夫、采藥人都知道,但吐蕃人不會知道,沒人會告訴他們,就算知道的人也會被他們殺死,這也是他們的宿命。
在峽穀北麵十餘裡處有一處缺口,從缺口走進去,可以一路走上山頂,此時山頂上有兩千唐軍士兵向下拋砸大石,唐軍準備了大量石塊,足以將吐蕃砸光三遍有餘。
吐蕃千人長在前麵奔逃,後麵是連續不斷地哀嚎慘叫聲,一路不絕,跟在他身後士兵也越來越少,原本有三千六百餘人,漸漸降到兩千多人,奔出五六裡後,已經降到千人以下,其他士兵都生死不知。
前麵就是大峽穀入口了,是一片開闊地,當吐蕃千人長帶著數百名手下衝出峽穀,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在這時,隻聽一陣急促的梆子聲響起,“梆!梆!梆!”
緊接著,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從山坡上的樹林中射出來,吐蕃軍躲閃不及,一片慘叫倒地,吐蕃千人長身中一百多箭,當場慘死。
數百名吐蕃士兵全部倒地而死,無一活命。
上千唐軍士兵衝了過來,用弩矢封鎖了峽穀出口。
李鄴騎馬出現了,他命令將敵軍屍體全部拋入河中,又問道:“峽穀中還有敵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