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七章 太子之憂(2 / 2)

藏國 高月 3923 字 10個月前

偏偏這句話被李適身邊的一名小宦官聽見了,小宦官立刻向李輔國報告,李輔國又向天子李亨告密,讓李亨十分惱火,長子雖然是病死,但也間接死在他的手上,李適的意思,豈不是要追究自己的責任?壞自己的身後之名。

自從這件事後,儘管長孫李適經常來向李亨請安,但李亨越看他越不舒服,越看他越憎恨,所以說偏見是最可怕的,一旦有了偏見,對方越努力,隻會越會被人反感。

張皇後見丈夫沉吟不語,她忽然想到一件事,心中頓時一驚,如果現在立太子,自己兒子才五歲,可沒有一點勝算,自己剛才忽略了。

必須要完全搞掉李適,自己兒子才有希望。

張皇後又勸道:“其實陛下也不要著急立太子,哪怕陛下百年之後,留下了遺詔立太子,也輪不到李鄴,李鄴隻是癡心妄想罷了。”

“隻是李鄴的軍隊很厲害,朕很擔心他將來會兵臨城下,強行奪取皇位。”

“那陛下更不要急了,現在陛下需要勵精圖治,把軍隊搞大搞強,那時又何懼李鄴?”

李亨點了點頭,“皇後說得對,一切都靠實力說話,朕確實急也沒有用!”

下午時分,裴遵慶匆匆趕來,向天子彙報最新的談判情況。

“微臣提出了關中和關內道換取劍南道、山南西道的方案,劉晏表態要等齊王回來後才能決定,然後劉晏也提出了他們的方案,他們還是想用錢來買。”

用錢買的方案李亨也能接受,對於一個長期處於財政絕境的王朝來說,沒有什麼能比錢更有吸引力的條件。

“他們打算拿出多少錢?”李亨追問道。

“劉晏先提出拿三百萬貫買下關中的治理權,然後又提到關內道,他表態願意再拿出三百萬貫買下關內道。”

關內道是關中的屏障,是關中附屬,如果關中丟了,那關內道對朝廷也沒有什麼意義了,願意很簡單,被黃河阻隔,過不去了。

就像安西北庭一樣,名義上屬於朝廷,但朝廷根本就鞭長莫及,軍隊人馬都過不去,所以李亨和政事堂都一致同意用安西、北庭交換荊襄,關內道其實也是和安西、北庭一樣。

李亨倒是頗為動心了,六百貫啊!可以解決十個月的軍俸,完全可以用這筆錢剿滅李希烈。

沉思良久,李亨問裴遵慶道:“政事堂是什麼態度?”

“回稟陛下,我們一致認為,最好是能換回巴蜀兩道,如果實在不行,那麼接受六百萬貫補償也總比一無所獲要強。”

李亨點點頭,“朕也是這個意思,既然齊王還是想按照規矩來辦事,朕也非常歡迎,先以巴蜀為主,對方不同意,那就接受他們的六百萬貫。”

就在天子接見裴遵慶的同一時刻,張皇後也在暗中和李輔國商量對付皇長孫李適的辦法。

李輔國陰陰道:“越王李係是個沒用的窩囊廢,天子想立他為太子,也是因為他沒有用,所以不用考慮李係,關鍵還是李適,一旦天子被百官勸服,幡然醒悟,那他十有八九就是要立李適了,我們不能給李適時間和機會,儘快消滅他才是製勝之策,得想一個辦法才行。”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