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鄴回到官房,隻見桌上放在一份報告,杜佑在一旁道:“是陳司馬送來的,殿下要的銅鐵報告!”
李鄴連忙拾起報告細看,報告中寫明有鐵九百六十萬斤,精鐵三百萬斤,銅八百萬斤,這些數量多嗎?
一點都不多,鐵算下來隻有六千噸多一些,銅也隻能鑄造一百多萬貫錢,去年鐵還有兩千萬斤,今年就剩下一千二百六十萬斤了。
消耗量太大了,每年產量也隻有幾百萬斤,主要產自隴右赤鐵山和朔方銅鐵山,還有就是益州的臨邛縣。
如果照這個量耗費下去,兩年後生鐵庫存就見底了。
這一刻,李鄴下定了決心,不能再拖下去了。
李鄴當即召集李泌等七名從三品以上高官前來議事,他們其實就是李鄴的七名相國。
包括齊王相李泌、長史劉晏、司馬陳煥、樞密使段秀實、監察使仇玄,都判崔光遠以及吏部司都司王維。
“召集各位前來,是要和大家商量一下銅鐵問題,我剛剛發現我們生鐵消耗太快,隻剩下一千二百六十萬斤,銅也差不多,但我們屬地的產量太少,我考慮進行一次銅鐵回收運動,用糧食換百姓手中的破銅爛鐵,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破爛的兵器什麼的,然後再把各地方官府的銅鐵存貨都收繳上來。
還是寺院,寺院可是用銅第一大戶,我們不滅法,但每家寺院隻能留一口銅鐘,其他銅鐘銅像全部收歸官有,我心意已定,大家看看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李鄴和李泌、劉晏商量過此事,他們都讚成齊王決定,銅鐵這種戰略資源,確實應該集中起來。
李鄴見眾人竊竊議論,便道:“這件事可以做起來再說,由劉長史和陳司馬負責,先從長安開始,我們看看能從長安民間收回多少銅鐵?”
銅鐵運動還要準備、動員,但坊牆拆除運動卻是在如火如荼進行,實際上大部分百姓,甚至權貴都支持拆牆,一代代長安人都飽受坊牆不便之苦,呼籲拆牆的聲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唐朝的統治者也多次考慮過拆除坊牆,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但李鄴成為長安事實上的統治者後,李鄴便開始付諸行動,在臘月二十二日這天,開始拆除第一批二十七個坊的坊牆,數萬軍隊和上萬民夫一起動手,用大車將坊牆泥土源源不斷運送出城。
原地卻留下了大量磚塊,這些磚塊絕大部分都很結實,是開元年間燒製更換的磚塊,可以用來修建房屋。
坊牆拆除後,很多人家的院子失去了一麵牆,這些磚塊會補償給這些人家。
平康坊也是第一批拆除院牆,坊內的酒樓妓院歡心鼓舞,一旦拆除了坊牆,客人們夜裡就沒有了回不了家的擔憂。
所以坊牆倒下那一刻,坊內敲鑼打鼓慶祝,坊內的百姓也同樣歡呼雀躍,拆除了坊牆,禁錮了百姓一百多年的威權壓製消失了,從現在開始,隨時可以出城,隨時可以進城,隨即可以離開家園,也隨時可以返回自己的家園。
很多商人眼光獨到,他們看到了拆除坊牆後出現的商機,原本地價最便宜的靠牆宅,忽然變成了金蛋,商人們立刻拿出真金白銀收購邊戶,平康坊最邊上的宅價,從原來的畝價一千五百貫,陡然間漲到了畝價五千貫,一天一夜就翻了三倍。
突來的財富讓無數住家都迷茫了。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