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鳥號的發射基地遠在山區。
大夥熱情高漲,附近城市的居民請假也要去現場圍觀,隻是距離太遠的人就有心無力了。
畢竟工作不能丟,要恰飯的。
為照顧這類人群,官方開了全程直播,並且允許各大知名網絡平台轉播。
這在火箭發射已成常態,甚至航空領域初步商業化的今天,是非常少見的。
負責在基地拍攝的團隊十分專業,儀器是最頂尖的一批,數量給足,確保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拍攝玄鳥號起飛的瞬間。
對於平日不太關注航空的人,官方準備的這些措施基本滿足觀看要求了,但對愛好者來說,還差了點。
玄鳥號啊,和超凡合作打造的新一代火箭,隻看起飛也太不儘興了
於是華國各地的愛好者,紛紛把自己的天文望遠鏡和配套設備搬進後備箱,駕車到光汙染較少的郊區,嘗試觀測玄鳥號衝出大氣層,飛往太空的過程。
在視野開闊的山頭把設備架設好,一邊掏出手機觀看官方直播,一邊安心等待玄鳥號途徑頭頂。
主播畫麵裡篷房被拆除,大夥興致勃勃盯著亮相的玄鳥號,同時和周圍的愛好者閒聊。
話題並不固定,想起來什麼聊什麼。
忽然,有人提出的一個疑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新聞說的是載人航空吧?怎麼沒有出征儀式?”
“對哎,而且宇航員的數量和具體任務都沒透露。”
華國發射火箭,尤其是載人火箭,有一套具體流程。
首先在官方公布日期、宇航員姓名和人數、此次的任務目標等等,後續宇航員會出鏡,發表一些激勵士氣的講話,最後才是發射環節。
這次則完全不同,跨過前麵的所有步驟,直接來到最後一步。
坐在小板凳上的眾人議論一會沒有結果,隨著話題逐漸延伸,反而有了新的困惑。
“新型火箭出來,應該先無人航空收集數據,然後才到載人吧?
直接載人會不會……不太安全啊?”
聽見這話,坐自己望遠鏡前的人,都不禁皺起眉頭。
確實如此。
要知道宇航員去的可是太空,是沒有任何可以依托身體的存在的宇宙,稍微發生一點變故,便意味著犧牲,絕無僥幸生還的可能。
“官方一直都很把穩的,這次……應該也有準備吧?”
“讚成,穩了這麼多年,我不信高層突然發癲。”
“那就等等看,後麵新聞大概會公布的。”
“唉,你們看玄鳥號,尾部沒有推進裝置。”
因為直播畫麵角度從前往後切換,他們比現場觀眾發現晚了點。
“我瞧瞧。”有人目光挪向自己的手機,看了幾秒後驚訝道,“真的沒有,推力從哪來?”
眾人討論一會,很快也想到反重力。
與現場觀眾一樣,他們也分成觀點對立的兩批。
一方覺得華國在超凡援助下突破了反重力技術,能夠成熟運用在火箭上,這才有了玄鳥號。
反對方則認為不太可能,超凡肯定有支持,但不太會是技術方麵。
依據是旭仙人。
旭仙人肉身都能飛來飛去,何況還有木舟這種代步工具,研究反重力不是多餘嗎?
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休,由於都缺乏有力證據,分不出勝負。
雖然大夥都不願退讓,但用詞並不激烈,總體氣氛還算和諧。
爭執持續了挺久,直到玄鳥號起飛才中斷。
飛船用的什麼動力,飛起來不就知道了?
眾人專注盯著手機,期待著答案揭曉的那一刻。
直播畫麵中,隨著倒計時歸零,玄鳥號的船身散發出微光,不見腹部噴射出火焰,垂直的緩緩上升。
“哈哈!我就說是反重力吧!”玄鳥號的升空方式印證了反重力的說法,有人高興起來。
“臥槽,還真是反重力啊?”被事實駁倒的一方,沒有失落或者嘴硬質疑。
本身就是消磨等待時間的娛樂活動,輸了也不會掉塊肉,不至於執著勝利。
“完了,玄鳥號使用反重力垂直起飛,我們還拍個毛啊?”大夥正看得熱血沸騰,有人突然驚叫道。
眾人心中一驚,是啊!
不了解航空的人或許不清楚,在玄鳥號之前的所有火箭,雖然也是垂直起飛,但並不是直直飛向太空的。
火箭正常升空後,立刻就開始調整角度斜著往上飛,以蚊香形狀的旋渦軌道環繞地球飛行,依靠環狀運動的離心力抵抗重力,好儘量節約能源。
因此火箭途徑的區域非常廣闊,大多人都能通過望遠鏡,觀測到飛行狀態的火箭。
然而玄鳥號用的是反重力,也就是說,會斜著衝向太空,這樣一來,可觀測到的地區就會大大減少。
“快去官網查下玄鳥號的飛行軌道,不經過我們這就慘了!”眾人連忙在手機屏幕上一頓戳。
“還好還好。”大夥查到軌道信息,對照了下地圖,都鬆口氣,“差點白等幾天。”
虛驚一場,眾人坐回自己帶來的小板凳。
玄鳥號已經脫離直播鏡頭,於是他們揣回手機,心情放鬆的聊起來。
玄鳥號的動力係統已經揭秘,大夥的話題自然轉向另一個謎團。
“你們說,這次玄鳥號的任務是啥?”
火箭發射不是鬨著玩,或者單純觀賞,都是有任務的。
“反正不是部署衛星,玄鳥號腹部背部都沒看見衛星部件。”
“實驗太空種植?前段時間聽說官方開了這個項目。”
“這東西隻有等官方公布,我們沒有信息渠道,說啥都是瞎猜。”
“也是。”
大夥覺著猜測沒什麼意思,興趣缺缺的斷了話題,轉而在心裡估算玄鳥號幾點經過上空。
時間在他們的苦等中緩緩流逝,時至黃昏。
“要來了!”一人看了眼手機,激動的挪著小板凳,坐到自己的望遠鏡前,左眼貼緊目鏡。
過去了幾分鐘,在眾人的期盼中,玄鳥號的銀白身影,終於“慢慢”飛進視野。
“真漂亮。”望著在夜空下“挪動”的流線型身姿,他們發出同樣的感慨。
“好了沒?快讓我看看!”
“行行行。”
大多人是結伴來的,就帶著一台設備,隻能輪換欣賞。一人的同伴催促,他雖然還沒儘興,但也起身讓出位置。
同伴興奮坐到小板凳上,眼睛湊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