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海岸線。
海邊包括遠些的山脈原本屬於無人區。並非此處設立秘密設施禁止民眾靠近,而是實在偏僻,再加沒有修路,景色也無看點,自然被人冷落。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
山門入口位於海岸,為便於雙方接觸,華國官方不惜代價在山間鑿了基地,同時將飛船車間建造在此。
興建土木需要運送大量材料,道路自然得平坦通暢,一條通往最近城市,穿過山脈的柏油馬路就此落成。
得益於公路,局長去年舉辦的抽獎活動不僅在網絡引起轟動,大批感興趣的民眾也得以到場。
俗話道“要想富,先修路”,局長感慨此言不虛,這條路現在又排上大用場了。
常駐基地的工程師上柱山勘察過後,得出修一條安全有保障的山路,至少需要半年。
這還是政策上一路綠燈,資源不計代價的傾斜的成果。
當時局長腦殼有點疼。
如果那邊拜神拜的風生水起,自己修路就要半年,如何使得?
思索過後,局長提出解決方案——坐兩手準備。
先修一條不考慮形象,隻要足夠安全就行的索道,先把拜神的路開通。至於山路,慢慢修便可。
工程師表示這就好辦了,一個月保證完成任務。
立項當天,施工隊乘坐卡車到場,稍微歇息一會,抄起工具開工。
同時,局長在異調局官網發布拜神像活動,能獲得什麼沒提,隻強調了神像是山門拿出來的東西。
這說法算是取巧,好處頗多。
首先,身披山門大衣,潛藏的犯罪分子懾於超凡威名,不敢輕易冒用神像名義詐騙。然後麼,有超凡為神像背書,局長也不用煩惱如何儘快取信民眾了。
事實的確如此。
索道尚未完工,海邊沙灘已然被熱情的民眾擠滿。
他們來得早,隻能在原地等待。
局長準備了一些臨時板房供民眾落腳,但遠遠無法滿足恐怖的人數,好在大夥早有意料,轎車後備箱都塞了帳篷。
人多就有商機,機靈的商販嗅到了金錢的味道,紛紛驅車趕到,在民眾自發形成的居住區旁邊擺攤。
局長一樂,省了自己幫民眾運送生活物資的時間,上次抽獎活動中閒置的步行街也可以重啟了。
他派出幾名士兵引導商販入駐商業區——其實就是一塊水泥鋪設的空地,地麵用白線分割出相等大小的區域。
人們清早起床,在海邊遙望索道的修建進度,隨後去商業區吃早飯。上午則四處閒逛,偶爾入海暢遊一番。吃過午飯,下午小恬一會,就可以期待夜幕降臨後,那美麗的星空了。
遠離城市的野外確實有諸多不便。
蚊蟲叮咬、沒水沒電、生病無法及時就醫,但它也有專屬於自己的美。
比如,未被霧霾遮蔽的天空。
太陽西下消失在海平線後,黑暗籠罩大地,緊接著明月升起,皎潔月光朦朧如輕紗,灑落沙灘,灑在沙灘上的每一張麵孔。
他們有的一家三口盤腿坐著,有的雙手插兜獨自佇立,有的則和伴侶依偎,海浪沿著沙灘湧來。
如此過了一個月,伴隨著人們鑽出帳篷,麵朝大海的歡呼聲中,索道竣工。
“不要推搡擁擠哈,排好隊,神像跑不了,一個個來!”局長擔心發生踩踏事故,握著喇叭站在緊急搭建的木台上指揮民眾。
“那是不是異調局局長?”延綿的隊伍裡,有人瞥見木台上那人,仔細大量兩眼後,驚喜大叫。
局長麵露得意,我還是有點知名度的。隨即快速收斂,不行得保持官方的格調。
他清了清嗓子:“合影什麼的等以後……”
“找到局長就能找到駱組長,快問問!”
“局長局長,駱組長去哪了,怎麼沒看見她人?
我想和她拍張照片!”
局長臉色黑如鍋底:“駱組長被我關禁閉了。”
“啊?”眾人一臉茫然。
“準備上車廂,一車六個人,不要擠!”
索道上的纜車緩緩滑來,隊伍最前的兩家六口人似乎是朋友,正好湊一車。
他們在工作人員指引下踏進車廂,隨後往柱山山頂去。
鬨騰的小孩安靜不住,反跪在坐凳,臉貼著玻璃俯視大海。
這裡有山門,還有神,家長擔心孩子調皮會惹怒兩者,趕緊抱進懷裡。
纜車速度不很快,距離抵達山頂還有些時間,家長們無事可做,互相閒聊起來。
“我看異調局的官網說心誠則靈,不知道真的還是假的。”
“既然這麼說了,估計不會假,但和我們認知裡的神肯定不太一樣。”
“啥意思?”
“平常有人去拜神什麼的,不都是求財求平安之類的嗎,他們其實也清楚不可能管用,要不然還上班乾嘛,天天去廟裡就行了。
但這個不同,這是真的神,那許願就不能胡亂許了。”
“怎麼說?”
“你要是許願發財,神像可能不但不滿足,反而會發怒。”
“那要許什麼願才合適?”
“異調局不是說了,神像不會離開,我們可以先許小願,要真靈,再考慮其它的。”
“有道理!”
纜車在兩家人的嘮嗑聲中來到山頂,他們快速下車。
山頂並未修建太多設施,一副原生野外的模樣。腳邊雜草碎石地,遠處稀疏幾棵樹,樹邊幾塊光禿禿的岩石。
局長山頂安排了負責指引方向的工作人員。
他迎麵走向六人:“看到那幾棵樹了嗎,神像就在後麵。”
“謝謝。”
道了謝,家長各自牽著孩子走過去。
不曉得這個神是否在意各種規矩,保險起見,他們依然按照常識,儘量放慢步伐,說話時也壓低聲,像是再說悄悄話。
“說起來,這個不是佛也不是華國古代知名的神,我們要用什麼姿勢拜?”
旁邊家長搖搖頭:“異調局沒有說明,就正常拜吧。”
六人經過稀疏樹林,一眼看見立在地麵的無臉神像。
“媽媽,它怎麼沒有嘴巴?”
“噓!彆亂說話!”
大概是擔心孩子的無心之語冒犯了神像,他們跪拜時的姿勢格外標準,額頭在石板上磕的邦邦響。
直起身,他們期待的注視神像,然而等待許久,並無異常發生。
神像安靜如常,仿佛真的隻是一塊普通石頭,並沒散發光芒。
“咋說?”等了小會,有人心裡生疑,扭頭問隔壁家長。
“不知道啊……”他的臉色也透著疑惑,猶豫著回答。
身後傳來腳步聲,是第二輛纜車的遊客。
他眼睛一亮:“去旁邊,看看彆人有沒有反應。”
“有呢?”
“那就是我們心不誠。”
六人起身站到不遠處,目視第二批的六個人參半完畢。
結果和自己並無不同。
他們帶著相同困惑,與第一批六人站在一起,望著第三批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