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六台小型化的空天發動機可以各自調節輸出能級,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動力不同幅度的調節。
見徐川的目光落在機翼上的引擎上,常華祥院士走了過來,目光也落在了機翼上,輕笑著開口解釋道:
“二代航天飛機的機翼上每一側都部署有三台小型空天發動機,每一台在最大功率下可提供45.29KN的推力。”
“也就是說,六台小型發動機總共可以提供約莫270KN的推力。”
“當然,這是針對小型引擎單獨的測試數據來綜合判斷,具體二代機的完整實驗還沒進行測試,具體情況暫時沒有數據。”
“不過從計算的情況來看,這些小型發動機之間在運行時會形成一定的乾擾,會降低一些推力。”
“所以整體來說,六台小型發動機在全功率的情況下約莫可以提供230-250KN的推力。”
“這個數據,在地球上肯定沒法支撐它的垂直起降,不過在重力隻有地球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的火星和月球上來說,理論上是足夠了支撐它進行垂直起降的。”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很不錯了,走,進去看看。”
從目前常華祥院士彙報的性能和數據來看,這架二代航天飛機已經達到了他此前提出來的要求。
雖然並沒有像他一開始提出的建議采用雙發引擎模擬傾轉旋翼機來實現垂直起降功能,但多台小型引擎的串聯,在一些領域反而具有一定的優勢。
比如出現某一個引擎失效或出問題的情況下,多引擎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航天飛機本身起降的安全。
通過高大的舷梯,徐川和常華祥一起走進了二代航天飛機的內部。
相對比一代星海號來說,因為二代航天飛機的內部空間更大的原因,它設置的乘員室也更多,總部署數量達到了九個。
此外,二代機上還部署了專門的“鍛煉區”,並配備了太空自行車、太空跑台和抗阻鍛煉裝置等多種多樣的健身器材和設備,用於航天員的日常鍛煉。
而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為了保證航天員最舒適最優越的生存,這一架二代航天飛機可以搭載超過十八名宇航員進行‘長時間’‘大規模’的航天活動。
如果是短期的近地軌道運行或地月轉移,這個數字能突破四十。
在此前蘇米兩國僅僅能搭乘個位數航天員的基礎上,二代航天飛機能搭乘的航天員數量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哪怕是對比一代星海號,二代機的能搭乘的宇航員數量也提升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簡單的感受了一下二代機上的鍛煉室、休息室、盥洗室等功能性的配置後,徐川滿意的點了點頭。
相對比一代星海號來說,因為二代機有一個重要用途就是降落在月球和火星上充當臨時的前線科研基地的功能。
所以在各種功能室的配置上要比一代星海號齊全太多了。
可以說在月球和火星表麵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航天研究所的設計人員和工程師都進行了考慮。
比如月震和火星風暴,二代機都有考慮應對措施。
比如能源係統,除了小型化聚變堆外,在緊急情況下,還有另一套鋰硫電池功能係統。
它可以在小型堆全麵損壞無法提供任何能源的情況下,保持二代機及九名宇航員一周的最低電力生活需求。
而這個時間,理論上來說,在地月之間,足夠他們安排另一架航天飛機過去救援了。
此外,如果需要進行遠距離的航行,如前往火星執行任務。
那麼二代機還會攜帶一定數量的太陽能發電板,以應對突發情況。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除了無法實現人造重力,幾乎其他能為宇航員和科研工作考的情況,航天研究所這邊都進行了齊全的考慮。
“二代機還需要多久完工,大概什麼時候能進行二代機的首輪航飛測試?”
駕駛室中,透過厚厚的鋼化玻璃徐川看向外麵,朝著身旁的常華祥院士詢問道。
常華祥院士快速的回道:“從目前的組裝情況來看,這架二代機大概會在今年的八月份左右完成。如果沒有意外的情況的話,首輪航飛測試將在八月七日開啟,也就是立秋的那天。”
知道眼前這位比較熱衷於傳統節日,航天研究所這邊在經過討論後,最終將首輪的航飛檢測時間定在八月七日,也就是立秋節氣。
果然,在聽到這個回答後,徐川臉上也帶上了一抹笑容。
“不錯的日子,那就這樣吧。”
“對了。”
似乎是想起了什麼,他看向常華祥院士開口問道:“二代機的名字定下來了嗎?”
常華祥笑了笑,道:“還沒呢,計劃設計書上的那個隻是個代號,具體的名字還沒有取,這不是在等你嘛。”
取名這種事,怎麼可能繞得過眼前這位。
如果不出意外,二代機的名字和星海號一樣,也會是由他取名。
看著駕駛窗外浩瀚的藍天,徐川認真的思索了一下,笑著道:“不如就叫做‘瀚海’號吧,浩瀚藍天,浩瀚星海,永無止境。”
“瀚海,浩瀚藍天,浩瀚星海,好名字。”
常華祥院士念叨了兩聲,笑著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那瀚海號就是它的名字了!後續的報告書和文件中,將統一成瀚海號。”
徐川笑著點了點頭,道:“辛苦常院士了。”
常華祥咧嘴笑著道:“辛苦?”
“不不不!能親眼看到星海號到瀚海號的發展,能夠看到我們的航天事業超過米國,可以是任何一名從事航天工作人員的終究夢想了。”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夢開始的時代!”
PS:征求二代機名字,瀚海隻是我隨便取的(名字+寓意)